?

達爾豪斯音樂史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

2018-01-18 05:16陳博
北方文學·上旬 2017年36期
關鍵詞:自律性豪斯音樂史

陳博

摘要:達爾豪斯對音樂史學理論的反思、對結構性思維的充分應用,在當代中國依然具有極大的借鑒與啟示意義。本文對達爾豪斯音樂史學研究的理論和實踐展開了相關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達爾豪斯;音樂史學

作為西方音樂學界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學家之一,達爾豪斯的影響力似乎總是與爭議并行。西方音樂學界對達爾豪斯學術成果的接受狀況普遍呈現出比較復雜的局面,不少經歷過“新音樂學”的當代西方學者對達爾豪斯維護審美自律性、聚焦音樂作品并承襲德國學術傳統的理論頗為不滿,而達爾豪斯自身較為艱澀的行文風格與復雜的辯證思維方式也常常令讀者難以領會[1]。然而縱觀整個西方音樂史及達爾豪斯所作出的貢獻,不難發現,“新音樂學”中最為重要的特征與主旨,例如對社會文化內涵與歷史語境的關注、對多遠方法論與跨學科研究的強調、對“主敘事”之外其他方面的關注、對傳統歷史敘事結構的顛覆等等,其實都在達爾豪斯的音樂史學研究中能找到端倪。

一、達爾豪斯音樂史學研究的理論

縱觀達爾豪斯對于音樂史學理論問題的研究就能發現,其并沒有提出一套系統的理論方案,而更多的是進行“反思”。達爾豪斯并沒有對舊有的史學問題處理方式采取一味的反對態度,而是在充分認識到理論模型的簡單僵化和研究實踐的復雜多樣化、充分意識到新的治史方式與史學思想所存在的問題及其在音樂始終的有效性程度后,建議對一切模式、流派、方法、角度都一視同仁,并在舊有方式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采取對應的緩解性措施。綜合而論,達爾豪斯的音樂史學原理主要呈現為對新舊博弈的反思,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2]:

第一,對于審美自律性的態度。審美自律性存在著其歷史局限,這也是達爾豪斯一直強調與反思的重點之一。審美自律性雖然有局限性,但其在音樂史中的地位與效用并不容忽視。達爾豪斯認為,不同學者對審美自律性的分歧其實主要來自于研究目的與研究側重點的差異,對任何一個視角的肯定并不意味著對其他視角合理性的否定。審美自律性是所有歷史學家都必須面對與接受的歷史現象與歷史事實,并應該將其作為指導歷史寫作的支配原則。

第二,達爾豪斯認為,作品是音樂史的中心范疇,音樂史學應密切結合作品。雖然作品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無法呈現出音樂作為過程的一面,而作品歷史也往往無法正確地認識歷史發展的動因,但是一味貶低作品地位的音樂史學觀點顯然是存在缺陷的。只有將對藝術領域中特定體裁與問題的探討、社會建制與思想觀念等音樂之外因素的審視落實在音樂本身的技術與審美層面,才能夠真正與音樂的歷史融為一體。

第三,關于音樂史的敘述方式與組織模式,達爾豪斯認為由于音樂史具有自身領域的特殊性,音樂史從未以敘事史的形式出現過,其本質上其實更靠近于結構史。而敘事史與結構史也并非完全互相排斥,二者實際上也可以形成互補。在創作音樂史時,需要正視其結構性的內在要求,并在此基礎上兼顧事件,用敘事的因素來加以調和補充。

二、達爾豪斯音樂史學研究的實踐

相對于達爾豪斯關于音樂史學研究理論的思索,其對于研究和撰述方面的實踐,無論是從涉及的維度上還是成果的數量上來看,都相對更豐實,并形成了系統的方法論。而“結構性思維”可謂是達爾豪斯在音樂史學研究實踐中最為獨特之處。

首先,在達爾豪斯整個音樂史學研究的過程中,“理念型”的理論模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貫穿其著述結構、分析思路以及史學思想。相對而言,理念型是一種對社會現實有側重的片面審視,是都用主觀思維將混亂的現實進行有序整合的一種理念建構,其通過對經驗資料分析工具的掌握,讓研究者通過現實與理念型的比較,對社會現象進行比較客觀的考量。達爾豪斯將理念型引入了對音樂史學的探索與寫作中,從而得以清晰地意識到紛繁多樣的共存現象,并對歷史進程的復雜性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與靈活應對,進而合理組織自身的分析架構,在《19世紀音樂中的現實主義》一書中,理念型就得到了豐富的體現,并形成了一種基礎性的結構,構建起對具體作品及作品之間聯系的分析。

其次,達爾豪斯往往能夠敏銳地洞察到特定體裁與特定時期中存在的主要藝術問題,并將各個作曲家的具體作品與手法看做是其針對共性問題而提出的多種解決方案,進而對每種方案的有效性與理路進行觀察和評估,并比較判斷。

第三,達爾豪斯善于通過社會建制、審美觀念、作曲技術等多維視角的散點透視,對同一研究對象進行觀測分析,最終形成扎實深刻的洞見與論述。例如在《貝多芬及其時代》一書中,達爾豪斯避開了生平加作品的通用寫作法,而是從貝多芬的音樂藝術中提煉出多個范疇和問題,從方法論、思想觀念、技術要素等多個維度和視角展開了論述,使得作品更富深度與獨到之處。

三、結語

達爾豪斯對當時興起的學術風潮有著清醒的認識,而不是一味的盲從;對于新史學思維對傳統史學的批判有著扎實的認知,將其合理地移植到了音樂史領域,并進行了豐富的實踐,因而其學術成果在今天仍具有極大的啟示與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劉丹霓.達爾豪斯音樂史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D].上海音樂學院,2014.

[2]吳思富.達爾豪斯音樂史觀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

(作者單位:甘肅中醫藥大學定西校區)

猜你喜歡
自律性豪斯音樂史
英國議員偽造了自己“溺水死亡”的事件
“混蛋”醫生的魔力
淺談豪斯翻譯質量評估模式在漢譯英中的應用
回顧與反思:河北民歌研究述要
構建西方音樂史專業課程體系的方法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讀楊和平《浙江音樂史》有感
加強中國音樂史教學的探索與思考
文化產業化發展研究

北方文學·上旬2017年36期

北方文學·上旬的其它文章
做客浩罕村
海邊
我期待
吶喊者的心
溫柔
一夜思親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