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葉出口貿易中需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2018-01-19 13:13石翠仙
福建茶葉 2018年2期
關鍵詞:農藥茶葉監測

石翠仙

(河北行政學院法政教研部,河北石家莊 050011)

我國是不折不扣的產茶大國,同時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幾個茶葉出口國家之一。然而近二十年來,尤其是在2001年我國加入WTO以后,因為新標準、新規定的出臺,我國茶葉出口貿易開始面臨這樣或者那樣的法律問題。對于此,我國茶企就要認真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通過提升自身法律意識和法律維權能力,來更好地解決這些法律問題,從而促進我國茶產業的更好更快發展。

1 我國茶葉出口貿易面臨的問題

1.1 西方一些國家在農殘監測標準上更加苛刻

從實際情況看,我國近十幾年來的茶葉出口貿易盡管在北美、東亞、歐洲等國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特別體現在歐洲等國家當中。究其原因不難發現,其問題的根源是由于歐盟在茶葉農殘監測上面制定了一系列近似苛刻的標準和規定。

其實,像我們的近鄰韓國、日本,以及北美大陸的加拿大和美國,其對于農殘監測的標準已經夠嚴格了,然而跟歐盟對比之下,則要寬松許多。歐洲在農殘監測上一向嚴格,早在2000年也就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前,歐盟開始實施的新農殘監測標準就比其它國家的標準更為嚴格。嚴格到什么程度呢?舉例來講,像世界衛生組織這樣的專業結構,對于茶葉的農藥殘留只規定監測九種便可以。但是歐盟則規定至少要監測六十五種,這已經遠遠超過其它發達國家或專業結構的最高要求了。但是這還不夠,等到2001年我國加入WTO后,為了保護自己的農業,歐盟又極大提升了監測標準,將農藥殘留的監測種類擴大了兩倍,達到了134種。兩年之后又增加至近二百種,其苛刻程度令人咋舌。

在農殘監測上的苛刻還體現在殘留限量指標上。尤其是歐洲在我國加入WTO后,將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提升了一百多將近兩百倍。同時歐盟對茶葉進口進行專門規定,也就是在入境港口可以任何時候抽查入境茶產品,有不符合規定者,馬上進行封存,然后按照規定銷毀或是退回其產地。應該說,諸如此類的苛刻監測規定,給我國茶葉的出口貿易造成了很多法律問題,對我國茶產業的對外貿易有著不容小覷的負面影響。從實際看,現在我國很多茶企尤其是一些中小型茶企,其在生產技術水平、生產理念、質量標準等諸多方面都與歐盟的要求相去甚遠。另外,現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有效仿借鑒歐盟的趨勢,其檢測標準也是越來越嚴,可以預想的是,在未來幾年我國茶葉出口貿易面臨的困難必然會更多。

1.2 西方茶葉在品牌、質量、美譽度等方面開始挑戰我國茶葉

過去幾十年間,我國茶葉之所以能夠大量出口國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茶葉物美價廉。但是在近十幾年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一些國外的著名茶葉品牌如英國立頓等,開始憑借其強大的品牌優勢和資源整合能力,迅速席卷全世界茶葉市場。再加上各國消費者尤其是一些經濟社會發展較為迅速國家的消費者,消費理念不斷變化升級,因此他們也越來越青睞那些有品牌保障的茶產品。

反觀我國茶產品,很多都依然停留在散裝茶葉、原料茶葉的層次上,知名品牌少之又少,有的甚至都沒有品牌。在對外出口貿易中的話語權越來越小。因此,一些歐美著名茶品牌便利用我國茶產品的這一弱點,同時瞄準我國加入WTO后在農產品進口方面的開放規定,迅速打入我國消費領域,并利用其品牌影響力和全球資源整合力度,很快便“反客為主”,在中高端消費市場對我國茶葉品牌產生了很大的威脅。比如說英國的“立頓”茶葉品牌,在來到我國茶葉消費領域后,便憑借著其強大的品牌營銷力度、良好的品牌影響力,很快就奪走了大量的中國茶葉消費者。有一組數據顯示,在速溶茶葉消費領域中,立頓品牌的忠實消費者竟然達到了令人咋舌的十分之三,也就是十個速溶茶產品消費者中,就有三個人基本上只會鎖定立頓速溶茶。

1.3 西方一些國家對我國茶葉出口不斷增設一些新的“貿易壁壘”

這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美國所推廣實施的農產品有機食品標簽。從其相關法律條文看,在美國想要獲得有機食品標識的權限,農產品的有機程度必須要達到95%以上。而因為美國人“不差錢”的特點以及熱衷于消費綠色食品的習慣,在美國國內,有機農產品的價格要比其它同類非有機產品的價格最高能高出50%左右。更多的利潤和更好的市場前景,就使得該國茶葉市場更加青睞于進口更多的有機農產品。另外,美國對有機農產品的管理和監測是嚴之又嚴,造假的代價非常之高,這就從源頭杜絕了虛假宣傳的可能性。而我國很多茶產品是達不到這一要求的,因此這些技術壁壘無疑對我國茶葉出口起到了雪上添霜的作用。

2 我國與歐美國家在茶葉標準上的對比研究

不管是中國抑或歐美諸國,在對茶產品的監測上,基本集中在微生物監測、重金屬監測、農藥殘留監測等內容上,盡管監測內容大同小異,但是在相關規定的指向性上,我國與歐美諸國則有著很大的區別。比如說像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對茶葉進行監測和管理上,一般采用的是該國的法律條文中的相關規定。而我國在這方面主要采用的是行業內的一些標準及規定。雖然這兩者在科學性、嚴謹性上沒有太大區別,然而由于西方采用的是法律法規,而我國采用的是行業標準,因此二者在約束性和監管力度上有著很大的不同,西方國家的監督管理要更為嚴格。

2.1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現行的茶葉標準較為落后

歐美國家在茶葉的監測標準制定上有一個特點,就是其會根據形勢發展而不斷做出修正和更新,因此一般來講其現行的法律規定一般來講都不會落后于農業科技的發展,不會出現某些新型農藥出現后而監管制度跟不上的情況。但是再看我國現行的相關檢測標準及規定,從20世紀80年代出臺后一直沿用至今,在30多年間很少做出修正和更新。這就使得其檢測內容遠遠落后于農業科技的發展,如對茶葉農藥殘留的監測只囊括“六六六”和“滴滴涕”兩種而已。從現實看,這兩種農藥因為毒性太強,殘留難以去除,對人體有不可小覷的傷害,因此現在我國絕大部分的茶園在種植茶葉中已經將其摒棄。這就使得規定對這兩種農藥的監管失去了應有的意義。但是近些年其它一些農藥品種競相涌現,但是相關規定卻停滯不前,沒有將新的農藥品種和新的檢測標準包含進來,這就讓我國茶葉生產和出口面臨著一些安全隱患和法律問題。

2.2 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法律法規的修訂效率較為落后

其實我國很多行業人士和專家學者也看到了我國茶葉現行監測標準所存在的一些落后之處,關于提高茶葉生產和監測標準的呼聲也很高。然而由于我國現行制度的原因,就使得農產品相關標準的修改要涉及到很多部門,譬如說工商、衛生、質檢等等。在實際工作中,這些不同的部門在很多領域是自成體系的,協調性和聯動性不夠,大多是單打獨斗、各自為戰,在管理制度上呈現出分割的現狀。因此與歐美發達國家的高效率相比,我國在相關規定修正更新上的這種滯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為我國茶葉出口貿易造成了一些負面作用。

2.3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設置的“貿易壁壘”還不夠強

從實際看,很多貿易組織內部都會通過設立一些貿易壁壘,來對本國的農業貿易進行適度的保護,以此來防止其它國家的產品傾銷和其它不正當競爭,這是國際慣例,是符合相關規定的。比如說,歐盟對農產品的監測指標有將近三百種,而我國則只有寥寥幾種。因此在進行茶葉出口貿易中,我國很容易因此吃到不必要的啞巴虧。在今后,我國相關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更加科學實用的貿易壁壘,并充分將其利用起來,一方面更好地保護我國茶產品,另一方面也能夠在國際貿易中掌握更大的話語權。

3 我國茶葉出口貿易法律問題的對策分析

3.1 要加強內部監管,通過修正更新相關法律法規,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

西方一些國家在農產品監測上的標準盡管嚴格甚至是苛刻,但是其是有法可依的,也是一視同仁的。因此我國的茶企就要少一些抱怨,而是苦煉內功,達到標準要求。在這方面,就需要我國相關部門出臺和制定更為嚴格、要求更高的茶葉質量標準和監測機制。在質量標準的修正上,要充分研究西方尤其是歐盟的監測體系,在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做到更有針對性,更符合西方國家的要求。至于質量監測機制,則是一套系統工程,涉及到茶產品的各個環節,從種植到包裝,從運輸到銷售都要囊括其中。并通過科學的監測管理方法以及明確的責任分工,讓茶葉在每個環節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人管理、有人負責。

3.2 在監測機制建立過程中,要大力吸取和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手段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取法其上得其中,取法其中得其下”,只有用最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才能做到與一流接軌,以此來解決我們之前的各種差距,從而使我國的茶葉能夠跟國外產品在同一個高度進行正常的市場競爭。把這項工作做好,首先需要我國有關部門加強對監測部門工作人員的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水平和監管能力。其次需要廣大茶企要增強自身的軟硬件實力,通過設備投入、技術升級、完善監測機制等方法,讓自己從內到外都得到迅速提升,能夠更好地站在全球范圍里參與到茶葉的市場競爭中。

3.3 要通過分析歐美國家進出口貿易相關法律法規,認真學習其先進經驗和做法,并更好將其法律意識和法律理念用到我國實踐當中

歐盟、日本等國家設立的綠色貿易壁壘,并不是簡單粗暴的“護犢子”,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提高本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更是通過這些限制,對本國土壤質量、水環境乃至整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固的“盔甲”。而我國一些省市的“區域性保護”政策,則更多的是通過限制外地同類產品的銷售來對本地產品進行一種最低級而原始的貿易保護。這不僅不能提高本地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反而極易使其在這種不正當的保護中“小富即安”、“小進則滿”,失去創新發展的動力,一旦這種保護政策取消,很容易就讓本地產品迅速衰落乃至消失。由是言之,我國相關部門要做到“師夷長技以制夷”,通過學習借鑒歐盟、日本等國家的綠色壁壘經驗做法,來讓我國茶葉產品得到督促性和保護性發展。同時還要嘗試一些靈活的做法,盡量避開國外一些有針對性的法律規定,如可以運用國外投資經營或是與國外國家合資經營的方式,通過這種“曲線救國”的方法,為我國茶葉出口貿易減少更多的法律問題,創造更加良好的國家貿易環境。

[1]張星海,蘇成祝.我國茶產業國際競爭優勢及可持續發展的對策[J].福建茶葉,2002(2):36-37.

[2]鎖放.茶葉貿易中的綠色壁壘及法律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23):46-46.

[3]曾玲,劉仲華.提高我國茶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策略探討[J].中國茶葉,2008(6):20-22.

[4]楊波.我國茶葉出口遭遇綠色貿易壁壘的原因及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07(7):2171.

[5]田濤.中國茶葉產業比較優勢狀況及發展對策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

猜你喜歡
農藥茶葉監測
《茶葉通訊》簡介
無人機噴灑農藥 農藥混配順序
特色“三四五六”返貧監測幫扶做實做細
未來三年將淘汰十種高毒農藥
農藥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來越多了
藏族對茶葉情有獨鐘
農藥二次稀釋 防治一步到位
香噴噴的茶葉
網絡安全監測數據分析——2015年12月
網絡安全監測數據分析——2015年11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