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2018-01-19 17:35及之剛李京友吳培忱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途徑創新能力改革

及之剛+李京友+吳培忱

【摘 要】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更是高校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目前我國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普遍不足,人才培養存在明顯短板。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積極推進和加強創新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刻不容緩。

【關鍵詞】創新能力;改革;途徑

創新是引領一個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第一動力。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了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到2035年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高校應擔負起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重任,把創新教育作為推進高等學校綜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將創新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為現代化強國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可靠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一、我國當代大學生創新能力現狀

創新能力是人們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當代大學生是未來國家建設的棟梁,社會主義現化強國建設的主力,只有具備創新能力的人方能擔負起這一歷史重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發展,但與經濟社會發展還不完全適應,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據查,目前我國大學生總體創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現為:

1.創新欲望不強,創新思維欠缺

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限制和文化觀念影響,也由于創新啟蒙教育的欠缺,我國大學生習慣于安于現狀,創新欲望不強,缺乏創新思維能力,其思維方式往往是直線型的,而非創新性的跳躍式,思考和解決問題往往缺乏創意。

2.創新技能缺乏,創新成果乏善可陳

這主要是由于長期以來學校缺乏必要的創新課程。長期以來,高校課程設計普遍不夠科學,知識過于陳舊,脫離實際。加之創新環境不夠完善,缺乏必要的創新理論和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學生普遍缺乏創新技能,也因此造成創新成果相對匱乏。

3.缺乏堅強的意志力和堅定持久的毅力

事實證明,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具有巨大的熱情和堅定持久的毅力。堅韌的意志和超人的毅力是事業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質,是創新成功的最基本條件。調查顯示,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新所必需的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毅力,思考和處理問題比較草率,做事易淺嘗輒止,半途而廢。

4.缺乏敏銳的觀察力

一切創新和發明都來源于科學細致的觀察。沒有觀察,就沒有發現,更沒有創新。如果離開了周密細致的觀察和縝密的思考,人們就難以發現事物的真相和問題所在,找不出解決問題的路徑。不論是在在觀察的速度和廣度,還是觀察的整體性和概括性,以及觀察的計劃性和靈活性等諸多方面,大學生普遍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二、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新能力現狀與實現創新型國家的要求極不適應,全面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大力加強創新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途徑和根本保障,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科學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當前,高校加強創新人才培養應做好以下幾點:

1.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創新意識

創新能力是一個人整體素質的最重要內核。創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改革創新的大背景下,作為人才培養的“人才工廠”,高校及其教師應牢牢把握新的形勢和機遇,首先轉變教育觀念,牢固樹立創新意識,加強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培養,并努力將其轉化為對國家民族繁榮發展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要實現這一目的,教師要實現自身角色和教學方式的轉變:變知識傳授為主為創造為主,變教師為主體為以學生為主體。其中,教師必須首先具備創新觀念和創新技能。

2.建立創新課程體系,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目前,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方面短板效應明顯,教學內容重理論、輕實際,人才培養缺乏創新能力。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改革現行人才培養模式。高校首先必須以國家創新政策為參照系,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構建科學合理的創新課程體系。其次,要根據國家發展和社會需要,結合實際,面向全體大學生開發開設創新教育專門課程,納入學分管理,大膽試點,規范管理。三是要加強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強調主體意識和自由精神。四是加強右腦訓練。因為右腦是靈感腦和創造腦。要針對大學生研究和開發右腦思維訓練課程,并由專家進行有效組織和積極引導。

3.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在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人才需求日益多樣化的今天,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人才評價體系,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等教育生存與發展的必然。要徹底改變以分數論成敗的教學制度,建立全面、多維的人才考核評價機制,把評價重心轉向重創新能力。首先,對現行的考試制度進行改革,根據課程特點和學生實際,采取形式多樣的考試方式,著力考察學生的創新能力。其次,構建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最后,建立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發展的長效機制,對學生的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發展進行動態跟蹤與指導。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創新環境

高校要結合自身實際,努力創造條件,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校園創新文化環境,為大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自由表達的空間。高校要把對大學生創新教育的宣傳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形成鼓勵大學生創新的輿論氛圍。加強教學實踐環節,積極為學生搭建創新實踐平臺,鼓勵他們參加各類創新實踐,拓展學生視野。要積極聯合社會各界,盡可能為大學生提供創新實踐的機會和場所,充分激發學生參與創新實踐的積極性,同時制定和實施相配套的各項支持和鼓勵政策。

參考文獻:

[1]夏志強.大學生創新能力現狀與問題分析[J].教育學文摘,2015(11).

[2]岳曉東.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之我見[J].高等教育研究,2004,(01).

[3]武海英.加強高校創新教育.人民日報[N],2015.3-11(07).

[4]李才俊.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新探[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endprint

猜你喜歡
途徑創新能力改革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改革”就是漲價嗎?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用“分拆”法探索數列不等式放縮裂項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