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五則

2018-01-19 22:03
金融博覽 2018年1期
關鍵詞:金融體系系統性金融風險

1.拉爾斯·羅德:警惕比特幣風險

丹麥中央銀行行長拉爾斯·羅德(Lars Rohde)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比特幣是非常危險的。他甚至拿投資比特幣和賭博相比,并且稱:“如果你覺得賭場不過癮,那么有一個更好的選擇——投資比特幣?!绷_德指出,比特幣就是下一個郁金香,是一個失去控制的泡沫。目前比特幣市場完全不受監管,因此政府當局也不會給投資人提供任何保護。投資比特幣完全是個人行為,如果出現風險問題,投資人不應該向丹麥央行抱怨。

羅德指出,2014年丹麥央行就表示比特幣更像是“玻璃珠”——在幾個世紀之前,丹麥國內就出現過“玻璃珠”騙局,利用它交易黃金、象牙和其他商品。不僅如此,丹麥央行也已經明確表示比特幣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因為它沒有發行機構的支持。在此之前,丹麥央行發布了金融行業分析報告,其中認為,中央銀行發行數字貨幣并不會給市場帶來更好的支付解決方案,但是卻極有可能帶來金融不穩定的風險。該分析報告指出,就丹麥本國而言,相比于目前的支付解決方案,中央銀行發行數字貨幣能夠提供哪些優勢并不明確?!?/p>

2.周小川:牢記使命擔當 建設現代金融體系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近日撰文指出,金融系統必須牢記使命擔當,嚴格按照黨的十九大要求,切實抓好金融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積極建設適應現代化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

一是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努力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二是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優化社會融資結構。積極發展債券市場,擴大債券融資規模,豐富債券市場品種,更好滿足不同企業的發債融資需求。

三是不斷擴大金融對外開放,以競爭促進優化與繁榮。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便利對外經濟活動,穩妥有序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

四是嚴密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盡快實現金融監管全覆蓋,避免監管空白,搞金融的都要持牌經營,所有金融業務都要納入監管。

五是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加強統籌協調。充分利用人民銀行的機構和力量,統籌系統性風險防控與重要金融機構監管,對綜合經營的金融控股公司、跨市場跨業態跨區域金融產品,明確監管主體,落實監管責任,統籌監管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統籌金融業綜合統計,建立行為監管框架,強化監管的專業性、穿透性?!?/p>

3.梁濤:以科技為驅動,助推保險業回歸保障初心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近日發表演講時指出,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等保險科技消除了物理網點和營業時間的限制,降低了保險服務的門檻和成本,促進了普惠金融的發展,但在帶來機遇的同時,對行業和監管形成了一系列挑戰。

一是潛在的寡頭壟斷風險。大型互聯網企業的規模和盈利能力遠高于其他中小競爭者,贏者通吃的現象在保險科技領域更加突出。從產業鏈來看,部分平臺依托用戶、流量優勢形成的市場地位,在與金融機構合作中處于強勢,搶占了金融服務內容和服務模式的話語權,金融機構淪為牌照提供方,極易造成金融風險脫離監管視野,形成外溢效應。

二是對金融安全的挑戰。防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一方面,一些機構借金融科技之名,行金融詐騙之實,依托互聯網巨大的傳播效應,具有極大的欺騙性和風險性;另一方面,大型互聯網平臺通過不斷的產業整合和用戶積累,在部分重要領域逐步具備了類似中央交易對手方的地位和功能,成為準金融基礎設施的提供者,這類平臺一旦出現風險事件,很容易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災難性影響。

三是對消費者保護的挑戰。在金融科技快速發展過程中,部分企業追求利潤的沖動比較強烈,同時自身風控能力較弱、內控制度不健全,加上監管體系不完善等因素,導致金融消費者的權益沒有得到有效保護。

四是對監管能力的挑戰。亟須加快監管政策研究和規則完善。同時,部分監管者還未完全適應保險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速度,理念和思維的調整還沒有到位,對如何防范風險和規范創新還沒有形成有效的辦法和手段?!?/p>

4.金中夏:中國的金融體系擁有強大的風險抵御能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于2017年12月7日發布了《中國金融體系穩定評估報告》。IMF強調,中國應弱化GDP預測,從而避免增速目標帶來的信貸過快擴張。同時,IMF也對規模和復雜性顯著增長的中國金融體系提出強化“穿透”原則、打破隱性擔保的建議。IMF中國執行董事金中夏對此次評估發表了看法。他認為,中國已經充分認識到,在日益復雜和高度關聯的金融體系中,彌補監管缺口十分必要。2017年7月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加強金融監管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決定,包括成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加強中央銀行的宏觀審慎管理和防范系統性風險職能,強化監管當局問責,開展綜合的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等。

宏觀審慎評估框架在監測和防范系統性風險方面運行良好。作為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建立了宏觀審慎評估框架,其以規則為基礎,對銀行的關鍵性宏觀審慎指標開展評估。評估過程對央行和銀行雙向透明,評估結果告知銀行。人民銀行貸款工具使用資格的有關政策為鼓勵銀行審慎經營提供了必要的激勵措施,同時,準備金利率政策在實踐中從未使用過。

對資管產品的統一監管正取得進展。蓬勃發展的資管產品對傳統的融資模式形成了補充,支撐了經濟增長,但在快速擴張中風險也有所累積。人民銀行和相關監管當局正在制定資管產品的監管政策,旨在消除不同監管當局在類似產品上的監管差異。具體來說,資管產品將適用統一的監管標準準則,以盡量減少監管套利?!?/p>

5.吳曉求:重新思考中國未來的金融風險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近日發表演講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里提出,“要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睆睦碚摻鐏砜?,我們要思考健全監管體系。

第一,中國金融的結構正在發生歷史性的變化。這種金融資產結構的變化,意味著中國金融風險體系也發生了變化,這對我們理解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非常重要。

第二,中國金融科技化的趨勢非常明顯??萍嫉牧α繉χ袊鹑陬嵏残缘挠绊懺絹碓矫黠@。也就是說,新的金融業態占比會越來越大,科技的力量會促使金融的效率提高,金融服務的面會更廣,會使得金融服務的成本下降。

第三,國際化的程度會越來越高。中國金融未來五年或更長時間,是中國金融開放的時代,重點在國際化。人民幣的國際化,這個改革對中國金融體系來說,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鮡ndprint

猜你喜歡
金融體系系統性金融風險
甘肅“強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體系
對于單身的偏見系統性地入侵了我們的生活?
金融風險防范宣傳教育
構建防控金融風險“防火墻”
健全現代金融體系的適應性之“點論”
大力增強憂患意識 進一步防范金融風險
超聲引導經直腸“10+X”點系統性穿刺前列腺的診療體會
關于當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若干思考
《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解讀
論《文心雕龍·體性》篇的系統性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