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千年記憶的陳香

2018-01-19 22:15王英偉
金融博覽 2018年1期
關鍵詞:普洱茶普洱茶文化

編者按:

千挑萬選白云間,銅鍋焙炒柴火煎。

泥壺醇香增詩趣,瓷甌碧翠泯憂歡。

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于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而作為國人最喜歡的普洱茶,其無疑又是中國茶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從本期開始,“品茗齋”將陸續刊登昆明茶葉行業協會副會長王英偉撰寫的“穿越千年記憶的陳香”,展現博大精深的中華茶文化。

一片樹葉的故事

茶,起源于中國,自古人最初發現和利用以來,在中國的歷史上已經吟誦了幾千年之久,伴隨著中華民族的繁衍而生生不息。

關于茶的淵源,古人傳說始于黃帝時代,《神農本草經》中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鄙褶r就是炎帝,炎帝所在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因此稱之為炎帝。傳說,一日,神農嘗了一種有劇毒的草,當時正在燒水,水沒燒開就暈倒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神農在一種沁人心脾的清香中醒來,睜開眼一看,清香來自燒煮的水中,水里飄散著數片葉子,水已經變成了黃綠色,他便舀了喝下去,一下子覺得渾身舒暢,于是神農才知道這種樹葉可以解毒,取名為茶。

盡管是個傳說,但茶最早是一種藥用植物,它的藥用功能就是解毒!

文字記載表明,中國古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然而,說到茶的起源,肯定比這要早得多。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為人們發現和利用。在國內,也有關于茶樹最早原產地的爭論,盡管有好幾種說法,但有一種觀點逐漸被多數人認可——世界茶樹起源于中國云南,并且這種起源不特定指那個地方,而是一個地域,這一地域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臨滄和普洱地區。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種茶、采茶、制茶、飲茶以及與生活有關的茶禮、茶俗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文化體系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世界茶樹的起源中心,云南具有豐富的茶文化資源,并形成了在種植、加工、品質、花色及保健功效等方面具有諸多獨特性的普洱茶文化。

千年神話普洱茶

云南茶葉發展的歷史,也是一部普洱茶的發展史。要認識有著千年淵源的普洱茶,發現它的厚重和傳奇,需要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順著普洱茶發展的軌跡,不斷地探尋。

普洱茶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名茶,但“普洱茶”這一名詞的由來卻是因普洱這一地名而來。歷史上,云南思茅地區、西雙版納一帶所產的茶葉,要運到當時的文化、經濟中心“普洱”集市上交易,于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就形成了一定茶類的專有名詞。清雍正年間,當時的云貴、廣西總督鄂爾泰于雍正七年(1729年)奏請設置普洱府,轄現在的普洱市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隨著普洱茶的發展及普洱府的繁榮,普洱府產茶地的茶葉都經該地集散、銷售,普洱府漸漸成為最重要的茶葉集散地,經這里銷售并運往各地的茶葉都統稱為普洱茶,這樣,以集散地命名的普洱茶名稱便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并廣為流傳。

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普洱設府150年后,因茶葉貿易的繁榮,整個普洱府達到了鼎盛時期,公元1887年,沿湄公河遠道而來的法國海軍軍官路易·德拉波特以純寫實手法繪畫記錄了普洱府旖旎風光和繁榮商貿的風物人情,他通過銅版畫的形式精確描繪了普洱古城、運茶的馬幫、大理的洱海等諸多勝景,普洱府城盛極一時的榮光讓人歷歷在目,云南普洱也由此聞名海外。

在這里不得不提到“茶馬古道”。對茶馬古道的定義,越來越多的學者都認可一種說法,就是茶馬古道并不是某一條或某幾條道路,而是一個交通網絡。這個交通網絡以云南為中心,涵蓋整個中國西南地區,甚至包括一些東南亞地區。茶馬古道其實就是多條商道驛道的統稱,開始以茶葉貿易為主,借助馬幫運輸,茶馬古道成為連接普洱和中原、南亞、東南亞各國的交通樞紐。經大理、景東、鎮沅、景谷深入普洱壩子的藏族馬幫,通過沿途出售藏馬、毛皮、藏藥和收購茶葉,在經年累月中打造出一片范圍相對固定的貿易地帶。另一條從中原經昆明到元江深入普洱的官商道,在向普洱源源不斷地輸送中原文化的同時,也承擔起貨物交易的重任。隨著瓷器和絲綢等名貴商品流入普洱,產自當地的普洱貢茶也從這里走向京城,聲名遠播。從普洱到江城再到越南江萊的商道,則加速了普洱與沿海地區的連接。此時的普洱城,不僅匯集國內中原和沿海的商客馬幫,還吸引了南亞各國的商人和歐洲傳教士、探險家,紛紛沿湄公河前來。由此帶來的中原文化和世界文化在此交融滲透,讓普洱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至此,普洱自然形成了茶馬古道中心和商品貿易中心。

探究普洱茶的歷史,還是要從普洱茶成為貿易商品開始,據《普洱茶記》記載,“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時”(618~907年),普茶即是指普洱茶,西蕃是泛指現在貴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肅等地區,可見早在1400年前西南大部分地區已經流行普洱茶。到了宋代(960~1279年),史稱“茶興于唐,盛于宋”,普洱茶也不例外,成為“易西蕃之馬”之物。到了元代(1279~1368年),普洱茶已經成為人們在集市交易的重要商品,元代李京《云南志·諸夷風俗》“金齒白夷”(指傣族)條說“交易五日一集,以氈、布、茶、鹽相互貿易”。明代(1368~1644年),謝肇制《滇略》卷三中云“士庶所有,皆普茶也”,此時,普洱茶已經以一個專有名詞出現。隨著茶葉貿易的發展,普洱也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發展為眾人皆知的地方?!缎伦朐颇贤ㄖ尽分性疲骸捌斩谌A茶中占特殊位置,遠非安徽、閩浙可比?!逼鋾r普洱茶的名貴已經傳至全國。

清朝前期是普洱茶的興盛時期,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僅從普洱運往西藏的茶葉就達300萬斤之多。據老人們回憶,在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時間里,思茅茶葉市場非常興旺,正所謂“云南通省用茶,俱來自普洱”。此外,藏族同胞每到冬季,人潮馬龍,成百馱馬前來運茶,用馬匹、藥材等換普洱茶。19世紀初期,云南普洱茶還遠銷到緬甸、泰國、老撾、越南等國。

在清朝,普洱茶之所以受到青睞,不僅僅是普洱茶的甘醇美味打動了清朝皇室,更主要的是來自東北的滿族統治者鐘情普洱茶“消積食、去脹滿、克牛羊毒”的功效。普洱茶的這種功效對我們現代人“油膩食品過多、缺少運動”來說其實更有針對性。自雍正年間開始,普洱茶正式入冊上貢朝廷。此后的兩百多年里,普洱茶的身價一路飆升,成為王公貴族爭相追捧的茶中至尊。普洱茶是最早有歷史記載的、皇宮中用量最大的、唯一用作國禮的貢茶,是進貢時間最長并且從未間斷的皇家貢品。道光年間,由于普洱府商號“車順號”進貢的普洱茶深得皇上的喜愛,被皇上親賜“瑞貢天朝”匾額?!叭鹭曁斐逼湟鉃橛米詈玫牟枞~、極致之茶、祥瑞之物貢奉給朝廷。我國古代達官貴人、文人墨客常把茶葉譽為瑞草,杜牧詩中就有“茶稱瑞草魁”的詩句。大匾系用楠木雕刻,長約2米、寬約70厘米、厚約15厘米?!叭鹭曁斐彼膫€手書行楷金色大字赫然居于匾中央,筆跡豪放,蒼勁有力,牌匾右邊端刻著“欽命頭品頂戴云南等處承宣布政使捷勇巴圖尚史為”的扁形宋體字樣,牌匾左端落款豎寫著正楷小字“例貢進土車順來立”,時間為清道光十八年(1839年)?!叭鹭曁斐迸曝沂侵袊枞~史上受皇帝賜予的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匾額,現保存于普洱市當地博物館。它為挖掘云南普洱茶的歷史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作者簡介

王英偉,男,1969年3月出生,云南農業大學茶學碩士研究生,云南省茶葉研究所古林古茶保護研究中心專家組成員,現任昆明茶葉行業協會副會長,熱心公益,2014年被推選為中國好人榜候選人。

曾就讀云南師范大學計算機本科專業獲理學學士,云南財經大學金融研究生班。2006年接觸普洱茶后傾心鉆研,后投云南普洱茶標準化研究學術權威、云南農業大學茶學教授周紅杰門下攻讀茶學碩士研究生專業,熟悉普洱茶生產加工工藝并進行親身實踐。致力古樹普洱茶研發和保護,主要研究方向為普洱茶與少數民族茶文化,曾經發表《普洱茶年份品鑒》《老山茶制作工藝研究》《文山州少數民族茶文化歷史》等文章?!鮡ndprint

猜你喜歡
普洱茶普洱茶文化
在普洱半山酒店尋找詩和遠方
綠色是普洱的底色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別具特色的俄羅斯茶文化
收藏普洱茶對市場供需量的影響
普洱茶怎么泡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懷
普洱茶葉加工大賽
普洱茶膏抗小鼠衰老的保健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