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生活走進政治課堂

2018-01-19 12:31李茂容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政治課生活化創設

李茂容

我們的學校是一所半封閉學校,課程安排比較緊,學生走出校園,參與實踐的機會比較少。針對這樣的現實,要想充分的讓生活走進課堂,就得在課堂上做文章,教師準備好備用資料,設計好教學環節,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讓學生在親身參與教學環節中,體會到政治課的樂趣,讓生活走進課堂,并能潛移默化的提高他們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一、需要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注重情境創設的生活化

思想品德課關注的是學生的德智發展,而離開了生活的德智培養就是缺乏生命品質的道德規范的簡單教化,因此,注重內容設計上的生活化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學生德智發展的內在需要。初中政治課的情境化教學旨在通過道德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做出思考、做出選擇,進而體會道德要求,增強道德判斷能力,提升德智水平。而生活化的情境最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教師要學會傾聽,做個有心人,真正走近學生,走進學生的生活。只有了解學生生活的老師,才能創設出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傳統的政治課教學中,教師是社會要求的代表者,往往以一種傳道者的姿態高高在上,所以在內容設計上只關注如何完整地講述教材中的社會要求,而很少顧及學生能否接受。生活化的情境設計,就需要教師在平時注意了解學生的生活熱點,收集學生的關注點,并努力將學生的關注與教材的關注相結合,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出生動的生活情境。案例中的做家務數據展示之所以能產生很好的課堂效果,就在于我事先做了大量的調查工作,把學生的生活實際帶進了課堂。

(2)情境創設要典型,更要切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生活化的情境,不等于簡單的生活場景再現,關注學生的生活也不意味著要一味迎合學生的需要。教師要在對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整合、提煉的基礎上,創設出一個有利于激發學生思考、提升能力的生活化情境,它既來源于學生生活,更要高于學生的一般生活經驗,要使學生在情境的引領下,通過反思、交流、討論、互動,深化認識,提升德智水平。如案例中最早的兩個生活情境,雖然來自學生的生活,但是不簡單停留于生活場景的再現,而是從不同角度對學生的生活應變能力做出考查,并通過學生的共同合作,總結出正確的應對做法,也提升了學生的生活應變能力。

二、需要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注重引導學生以生活的方式學習

新課程改革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這恰恰也是每種生活經驗的獲取方式。就像學游泳,你努力把游泳的技巧爛熟于心,也不及在水中多撲騰幾次取得的效果好。初中生的感性認知能力較好,所以我們的政治課教學就應該引導學生充分感受生活情境,在生活化的課堂學習方式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明晰價值取向。

(1)克服傳統的“灌輸”方式,創設條件,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自我體驗?!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睂W習,特別是思想品德課的學習,尤其需要學生在情境化的教學活動中獲得道德認同。如,案例中把火場逃生、爸爸生病這樣的日常事件設計成一個個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模擬活動,學生必然要設身處地去思考,去謀劃。在這一過程中,充滿了學生自身的新舊觀念的對話、新舊知識的對話、理論與實踐的對話,而這種矛盾沖突基礎上的自我體驗所形成的正確認知遠比教師的簡單傳授來得深刻、有效。

(2)相信學生,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主動權,積極嘗試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探究學習。生活本不是一個人的事情,生活經驗的獲得也多是對群體經驗的分享,所以政治課教學也要關注學生群體的教育價值。正如馬卡連柯所說:“對個人進行工作最實際的方式是將個人保留在集體中?!彪S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日益多元,而課堂也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渠道,所以教師應該努力適應這一時代發展的要求,充分相信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案例中,無論是生活情境的創設、調查數據的展示,還是學生的自立宣言以及最后的實踐演練,都有意識地把學生置于一定的群體中,這既能夠發揮群體的力量,彌補學生個體學習能力的差異,也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觀念,從而引導學生在群體的活動中學會學習。

三、延伸課堂,享用回歸生活

我們現在倡導的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就是要在實踐中認識和發展真理。站在生活化教學的角度來講,教學內容來源于生活,同時教學運用生活實踐才能真正施展自身的教學力量。從學生學習的角度看,課后探究是課堂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是讓學生用已掌握的知識指導現實生活的橋梁,也是讓學生用生活印證知識、深化認識的手段。

(1)在回歸生活中加深對理論觀點的理解。初中政治課程涉及社會生活中的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它們都是來自真實的生活,課堂教學應回歸生活,加強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去做,讓他們走進社會,在社會生活中捕捉材料,然后把這些素材帶進課堂。這樣既可以大大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也可以使學生感知到生活的生動。例如講授民主管理時,請同學開展調查,您所在的居委會有哪些組織形式?社區的居民遇到事關居民利益的問題怎么辦?您認為居民怎樣才能更好的參與民主管理?然后概括調查內容,以板報的形式或課堂討論的形式互相交流。社會實踐給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活動和思維空間,更利于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發展?;貧w現實生活,使得學生在真實生活環境中感知相關理論知識,同時能夠運用所學的理論、觀點去創造性地解決現實問題。

(2)在延伸生活中增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贊可夫指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會變得高度有效。教師就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創設與教材內容相應的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營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氣氛,使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受到感染,引起共鳴,從而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產生正確的行為動機。例如,討論:你有沒有過最囧的時候?來源于生活的情景和問題符合學生的情感需要,學生肯說、愛說、會說,并在討論中生成問題。在分析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原則時,結合關于學生購物時是否考慮環境的保護調查結果,思考:請你為發展低碳經濟做到綠色消費提出中學生能夠做到的四條以上具體建議。通過“生活-探究-理論-生活”引起學生情感共鳴,樂于探究,參與學習,使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且落實到行動中去,達到知行統一。

四、作業設置,回歸生活

課外作業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并留給學生創造的空間,在引導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社會、走進生活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我們要努力使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成為他們參與經濟、文化和政治生活的過程,這不僅可以鞏固所學知識,享受獲得學習成果的快樂,還能幫助學生認識到思想政治課學習與實際生活的息息相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回歸生活和思想政治課教學,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獲取富有活力的知識、深刻的情感體驗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思想政治課教師只有以生活為活教材,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悟和發展,才能幫助學生在多彩的生活世界盡情吸納成長的營養?!吧罴唇逃?,政治從根本上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應該把政治學習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促進政治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和社會化,激發政治課堂的活力和效率。

這些生活情景的呈現、生活問題的探究創造了生活課堂。它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的學習過程,貼近學生的生活,把知識技能的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重視學生經驗的建設,促進學生書本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從而讓學生感到學習的重要意義,促進學生濃厚學習興趣的產生。endprint

猜你喜歡
政治課生活化創設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創設未來
作文生活化教學指導策略
“則”與“擇”:指向生活化學習的幼兒園數學活動實施的原則與選擇
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美育優化探析
高中政治課培育學生政治認同素養的教學策略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答案
談談“誘思導學”教學模式在農村中學政治課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