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古詩詞誦讀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的推行與應用

2018-01-19 16:02程紅勇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劉家古詩文古詩

程紅勇

老祖宗留下的古代經典詩文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耀眼明珠。它不僅內涵豐富,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而且韻律優美,語言精煉,對仗工整,節奏感強,富有想象力。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從小讓兒童接受中國古典詩詞,不僅能促進兒童口語的發展,增強記憶力、創造力,更能陶冶幼兒童的情操,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上個學年及本學期,我班以古詩文為載體相繼開展了古詩誦讀活動,讓學生從小走進經典,自然接受我國傳統文化的熏陶,通過古詩誦讀活動的開展它在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也提高了老師的文學藝術修養,同時也形成了我班特有的班級文化。

把經典誦讀融入班級文化建設中,不是嘴上功夫。它需要的是恒心與毅力,還需要班主任靈活多樣的引導。只有制定一個切實可行、不空泛的實施目標,并在班級劃定固定的時間進行經典誦讀,表彰先進、鞭策落后,用不了多長時間,誦讀經典就會成為班級的主旋律。

在本班經典誦讀方面的推廣中,我做了以下嘗試:

(1)用好學校安排的誦讀時間。我們學校每周二都有固定的社團活動,而我們低年級的活動內容就是誦讀《弟子規》等優秀經典古詩文。我班學生在我的帶領下,進行誦讀經典,主要以《中華傳統文化啟蒙讀本》為教材,誦讀《三字經》、《弟子規》經典詩文,以及《古詩七十首》等一些廣為傳誦的古代詩詞。每次誦讀50-100字不等,并且爭取在當堂熟讀成誦。

(2)抓好每天課前二分鐘誦讀。每節課課前都有兩分鐘的候課時間,我安排學生巧妙利用好這兩分鐘進行古詩文的背誦,以達到鞏固、熟讀成誦的效果。長此以往,學生平日積累的古詩文由于經常性的回顧,而牢牢的印在學生的腦海中,產生根深蒂固的效果。

(3)利用每天中午的閱讀時間,讓學生自由閱讀。就自己感興趣的作品寫讀書筆記,寫讀書筆記的次數不求天天寫,一周二、三次,根據時間的推移,要求不斷更新簡單的記錄一些好詞好句,要求高一點寫點讀后感受,也有時根據學生狀況因人而異,基礎好一點的學生與基礎差一點的學生標準可以不一樣,其它課程作業多的話,可以少寫;少的時候可以多寫。目的在于讓學生能讀經典,讀精品、積累語言,增長見識。讓學生喜歡經典,樂于接觸,而不讓經典誦讀成為學生的負擔。

通過一個學年古詩詞誦讀校本課程的開發,激發了學生對我中華詩詞的熱愛,潛移默化地傳播了祖國的優秀文化。通過古詩詞誦讀,學生認識到我們國家有著燦爛的五千年文明史,有著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認識到中國語言的改革發展興衰史,就是中華民族尋求進步、探索文明的歷史;認識到熱愛祖國,離不開祖國語言文字的傳承和依托。所有這些,對學生的人格塑造、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對學生良好道德觀的形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祖國傳統優秀文化的浸潤和影響下,我們大劉家中心小學的學生,遵紀守法,刻苦學習,關愛別人,助人為樂,在學生中已蔚然成風:拾金不昧,寬容誠信,敬老愛幼,言行文明,已成為大劉家中心小學的亮麗風景。在學校里,在社會上,我們大劉家中心小學的小學生用文明的言行,詮釋了“文明少先隊員”的含義。上學期,我校學生在校外拾到幾千元人民幣,主動將錢交還給失主。失主很是感動,親自到校來贈予錦旗,表示感謝。不得不說,這也正是受到經典文化的熏陶與影響。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留下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遺產。然而,面對西方外來文化洶涌而至的波濤,我們既不能因為曾擁有一個輝煌的古代文化時期而夜郎自大,更不能因急功近利而盲從。繼承祖國燦爛悠遠的文化遺產,在小學生中開展經典文化的誦讀,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推行、應用經典古詩文誦讀,不讓中華古典文化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流失,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一個趨勢。endprint

猜你喜歡
劉家古詩文古詩
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
劉家祎 打破少年禁錮 詮釋赤子靈動
古詩教我珍惜時間
勞勞亭
高中教育如何從古詩文中感受中華文化之美
強化古詩文教學中的“素讀”
何處覓詩意 添翼其自飛
My Summer Holiday
媽媽的白發
唐.歐陽詢《九成宮》集古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