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存在的不足及策略

2018-01-19 16:11馬文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不足教學改革策略

馬文虎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過程意義重大。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存在的不足,接著提出了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效果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不足;策略

近年來,素質教育和新課改在我國教育領域開展的勢頭十分迅猛,給傳統教育領域帶來的沖擊和挑戰前所未有。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于采取一層不變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學習上沒有絲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可言,只需要充當好“收錄機”的角色即可。在新形勢下,這種按部就班墨守成規的教學方法顯然與現實需求格格不入,如何全面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成為了業界人士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一、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差之千里”

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之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之路逐漸走上了正軌,在時代主題的召喚之下,小學語文的教材內容和形式編排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傳統的教學內容相比,現在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的豐富且多元,但是真正針對于學生實際需求的內容卻少有涉及。這種看似改動十分之大的教材能夠給學生帶來的實際效益卻是少之又少,與學生的生活嚴重脫節。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的一些外國名著節選諸如《凡卡》、《賣火柴的小女孩》等雖然立意深刻,但是其與現如今大部分中國小學生的生活相差甚遠,無法在短時間內引起學生的共鳴,能夠產生的實際教學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2.教學改革重形式不重內容

近年來,雖然小學語文改革之勢“愈演愈烈”,但是“換湯不換藥”的方式和“新瓶裝老酒”的教學改革無疑相當于“隔靴撓癢”,改革之路已經開始,但是改革的成果卻遲遲未見成效。根據筆者調查,現如今的小學語文改革逐漸體現了一定的創新性和豐富性,但是教師的主體地位依然高高在上不容撼動。同時,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也是少之又少,對于學生質疑精神的培養更是鮮有涉及。學生回答問題往往被限制在一個預先設定好的“圈子”中,凡是超過這個“圈子”的內容就會被教師全盤否定。很顯然,改革之下學生主動性的提升也是舉步維艱,對于學生思維的約束和禁錮更是顯而易見。

3.語文功能相對弱化

在改革之路下的小學語文教育功能沒有得到很好的凸顯,語文功能的弱化現象日益明顯。不少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為了改革而進行改革,在教學中形式過于“浮夸”,內容卻往往十分空洞。在語文教學中越來越多其他學科的知識摻雜其中,語文本該具有的功能變得相對弱化。例如,多媒體是近年教師十分熱衷的一種教學方式,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固然能給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但是大量的圖片、視頻卻容易讓學生產生眼花繚亂之感,語文教學中應該傳遞的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變得形同虛設。

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效果的策略

1.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

在小學語文改革的進程中,教師自身素質的欠缺是影響教學改革效果的一大瓶頸因素之一。首先,學校應該高度重視教師的素質培訓工作,對語文教師開展各種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業務培訓。培訓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不拘一格。專家講座、同行交流等都可以作為教學培訓的形式內容。學校完全可以根據教師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他們的方式開展培訓活動。其次,教師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也離不開自身的不斷努力。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教師自身的能動性不能得到很好調動的話,最終的學習效果往往是收效甚微。教師應該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不斷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知識和內容都應該有所涉獵,只有如此才能擁有豐富的內涵,讓語文課堂教學的維度變得十分廣闊。

2.讓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

在小學語文改革之路上,教學內容必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不接地氣和與學生實際需求格格不入的教學看上去似乎很“高大上”,但是學生對其的反感情緒往往“溢于言表”。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必須讓自己的教學內容“接地氣”,與學生的生活產生息息相關的聯系。對于理解能力和認識能力都很弱的小學生而言,教學內容一旦“超綱”,學生勢必會覺得云里霧里,摸不著頭腦。教學內容必須“看得清,摸得著”,且具有十分濃烈的時代氣息。同時,教師在進行課程內容講解的時候還應該盡可能的使用平實、樸素且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連的語言。這些語言的使用看上去不起眼,但是卻十分對學生的“胃口”,學生覺得教師的講解自己能夠聽懂,并且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效果,這個看上去簡單平常的過程就是小學語文改革之路上的“重中之重”。例如,教師在進行《小小竹排》這篇課文教學的時候就可以事先讓學生準備一些自己和家人旅行的照片。通過自己照片的引入,教學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教師后續的教學開展過程變得游刃有余,順理成章。

3.教師全面優化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改革過程中,學生對于教學模式的需求變得十分的多元化,教師如果在教學中不順勢而為的話,改革之路必然走得磕磕絆絆。首先,教師應該全面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摒棄以往同質化的教學模式,采取個性化、針對性的教學模式。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需求,教師應該在堅持共性的前提下兼顧個性、因材施教,讓學生的學習潛能被全面激發出來,始終保有熱情進行堅持不懈的學習。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快樂、享受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法、情境教學法和討論法等都可以被一一的利用起來,只要“形式對味”,改革的成效必然會得到最大限度的彰顯。例如,教師在進行《雪孩子》這篇課文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先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引入。特別是對于南方的孩子而言,幾乎沒有在現實生活中看到過下雪,就更別提雪孩子了。而多媒體則活靈活現的呈現了生動的教學效果,學生對于雪孩子的理解變得清晰透徹。

三、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任重而道遠,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戒驕戒躁,緊跟時代步伐,利用全新的理念和教育方式武裝自己,讓小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快樂學習,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喻占偉.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學周刊,2017,(10):54-55.

[2]曹建.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亞太教育,2016,(23):202-202.

[3]劉純.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5,(12):212-212.endprint

猜你喜歡
不足教學改革策略
關于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關于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研究
論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