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如何在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8-01-19 19:41楊淑敏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學生

楊淑敏

【摘 要】做好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意義,而且對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有著重要作用。受心理因素的作用,他們的情緒會躁動不安,需要同學、老師、家長的理解、賞識與溝通。這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和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鍵詞】班主任;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在這個時期特別需要成人做他們的朋友,給他們心理上與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班主任——作為一個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師長,學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擔者,應當及時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利用班主任工作優勢,在日常的班級管理過程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同時注意發現學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及時進行疏導。

一、科學地看待學生的心理問題

“在班集體的建設中,學生出現問題,往往是因為學生的心理暫時不平衡所致,并不一定是思想品德問題。如果我們都以思想品德有問題來評定學生,教育工作不僅沒有實效,還會引起學生的心理反抗,有時會造成學生終生的心理創傷。在學生出現問題時,班主任不要急于給問題定性質,要細心了解情況,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透過表面現象分析其心理動機,然后施以心理疏導和教育?!崩?,一個學生趁放學教室無人時,弄亂班里的桌椅,把同學的書仍了一地,還把垃圾丟滿教室,作為班主任的我沒有簡單地指責他“破壞班集體”,而是通過和他交談中發現,他是因為沒有朋友,內心感到孤獨而引起了心理失衡,企圖通過這次“破壞”行動,引起同學們對他的注意。

二、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創設班級良好的心理環境

1.師生心心交融,共創和諧空間

對于小學生正處在一個多動,對事物充滿好奇的年齡階段,為了保護孩子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努力挖掘班級中的情感交流機會,放下教師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親近學生讓他們從心理上接受我,和學生聊天幫助他們發揮其內在的潛能,給學生創設自我發展空間,給他們自由表現的機會。例如,我把一些班級管理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參與班級制度的制定、執行和監督。在學生的自我管理中班風和學生的關系,都有了較大改善,使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組織合作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有益于激活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得以生動活潑的發展。

2.與人友好交往,建立高尚情操

交往是人的重要社會生活內容。隨著獨生子女學生的不斷增多,學生的交往問題將是以極其嚴重而又緊迫的問題。為我至上,唯我獨尊,使現代兒童的通病,不善交往會給學生的心理帶來極大的困擾。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同伴交往,指導、培養、鍛煉他們的交往技能,幫助他們掌握各種交往策略,學會和同伴和睦相處,真誠合作,從而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交往能力。充分利用班會、隊會等,使學生在合作交往互幫互助的過程中發揮主體能動性,例如;在開展題為:《我為班級添光彩》的班會活動中,讓每一位學生爭先恐后的發言,圍繞如何為班級添光彩展開大討論,從而培養他們的整體意識和觀念,學會在班集體中與人相處,使他們在愉悅的環境下,培養自己的高尚情操。在開展《爭做文明小使者》的活動中,提高學生文明禮貌的認識標準,在互相督促,互相提攜中約束自己的行為,提高自己的文明意識。在《比一比,我最棒》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鼓勵每一個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并向學生傳播競爭的思想,使學生具有競爭的觀念,以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

三、做好學科滲透工作,建立恰當的教育契機

在教學中我還抓住學科特征,將心理滲透與課程資源有機結合,通過恰當的切入點調適學生的心理和行為。

1.挖掘文本內涵,滲透心理健康

不管是語文、數學、品德、科學的文本中,都蘊含著一些深刻的內涵,這個內涵也正是心理健康的滲透點。因此,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自己所教學科內容的契機,把握教學的最佳時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我所擔任的是語文教學工作,其中語文課中蘊含著很多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因素。小學課文中塑造了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的科學家;有民族英雄、鋼鐵戰士、勤勤懇懇的農民,有純樸善良、互謙互讓的童話人物形象,這都是一條極其精美、豐富的人物形象,我讓學生在認識這些人物高尚靈魂的同時,引導學生把這些人物形象作為榜樣。如我在教學《滴水穿石》一文時,結合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充分認識到做什么事,只要有恒心,不斷的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為了更好地矯治和預防學生攀比心理,學會與人合作,在《美麗的公雞》一課,設計“看一看”“選一選”“小組討論”等情境扮演角色,談感受,讓學生自省自悟。最后學生總結出:“美不能光看外表,還要看心靈?!?/p>

2.利用評價語言,滲透心理健康

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僅直接影響到小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發展,更關系到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教師可以通過使用有效的課堂評價語言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用飽含情感的話語,營造和諧課堂氛圍,滋養學生心靈成長;傾注真情感,體現評價的人文性,使學生獲取積極的情感體驗;通過準確積極的評價語言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養成健全人格;通過言傳身教,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幫助學生學習人際交往技巧,學會與人合作。

我在教學中努力抓住評價契機,努力創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用富于童趣的語言感染學生,使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快樂,滿足。時刻注意發現并表揚學生的優點,抓住教育契機,給予恰當的激勵評價,不同方式的贊許,鼓勵他們進取。有時還巧妙地設置難題、制造挫折等,使學生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也不是輕而易舉,而是需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以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尤其家長會中與家長的交流,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條件

學生心理負擔加重,不僅有著學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著重要影響。有的家庭父母關系緊張,孩子因缺少關愛而變得自卑、情緒低迷,易沖動;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對孩子無暇顧及,放任自流,導致孩子不求上進,自暴自棄;還有的家庭過分溺愛孩子,養成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這些家庭因素的影響,都可能導致孩子在性格上孤僻、膽小、憂郁、人際關系不良、以自我為中心,不能與人合作等。這些都危害著孩子的心理健康。針對這些問題,作為班主任,就要主動與家長聯系,爭取家長的支持,協同工作,共同研究和解決孩子們的心理問題。班主任只有充分重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真正與家長真誠、和諧地溝通,才能客觀、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心理成長過程,減少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效果。

總之,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而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心理問題也日益增加。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在乎我的學生是否健康,我在乎他們有沒有道德修養,我在乎他們有沒有責任感,我在乎他們懂不懂得尊重他人,會不會欣賞他人,會不會與人相處;我更在乎他們是不是快樂……我愛我的學生,我希望他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因此,時刻注意結合心理健康教育來開展工作,關注每一個孩子,給孩子創造更多的快樂。我們老師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方法充分運用到教育教學中,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和諧發展,為適應未來的社會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準備,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百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97.

[2]朱小曼.中小學德育專題.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柏鳳岐.新時期班主任工作實踐與研究.甘肅.甘肅教育出版社,2009.endprint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學生
我的班主任①
趕不走的學生
當一名輕松的班主任
學生寫話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聰明的學生等
我們的班主任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