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

2018-01-19 19:41張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弘揚傳統文化

張翎

【摘 要】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核心即中華傳統道德文化。中華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稱的禮儀之邦,經過數千年的積淀和發展,已深深融入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記憶和中華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這無疑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是我們中華民族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傳承和發揚這些傳統的道德文化精髓,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才能夠真正實現偉大復興。

【關鍵詞】弘揚;傳統文化;道德精神;教育導向

一、國家高度重視傳統道德文化建設

自覺維護中華民族的“根”,守住中華民族的“魂”,保存中華民族的“印”,中華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

因此,完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于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唱響主旋律,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質,創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當今社會現狀及成因簡析

世界衛生組織把人的道德品格納入健康范疇,成為衡量健康的重要指數。而我國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物質日益豐富,道德卻出現滑坡。人們在追逐名利的同時已經將道德文化、道德精神淡忘甚至拋棄,拜金、享樂、自私自利這些價值觀充斥人心。以至社會上出現不孝兒拿刀弒母;老人跌倒無人敢扶;食品藥品安全事件頻發;貪污腐敗、奢侈浪費現象嚴重等等,其歸根結底是道德文化教育的缺失,道德精神傳承的斷代,經濟建設與思想道德文化建設不同步。

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教育做起

身為教育工作者,就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德精神談一些我的看法:

(一)教育導向必先改變

人的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它包含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者相互關聯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而貫穿其中的就是正確的教育導向,只有教育導向正確,才能教育出優秀的人。然而社會現狀是,唯以升學論成敗,升學獨以分計,由于這種錯誤的教育導向,致使家長和學校都只看重分數,而忽視對孩子的道德素質教育,要想改變現狀,必須先從改變教育導向入手,將學生的德育情況作為升學、評優的一個重要考核標準,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學生高分低能、有知識沒文化的現狀。

(二)家庭教育至關重要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將是孩子終身的老師,孩子在父母的關懷撫愛中逐漸認識世界,在父母的行為中潛移默化,接受人格和行為的陶冶,孩子對父母是信賴和尊敬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子女都有著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的重點是以品德教育為主,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會孩子如何學“做人”。父母應該注重環境的教育作用、注重以身作則,不應該只注重培養孩子的技能,跑各種補習班,特長班,而忽視了培養孩子的品德教育、道德教育。

(三)更好的落實學校的德育教育

人的一生中從幼兒園到大學,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學校度過,所以學校是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標準最重要的地方,學校雖然有德育課程,但基于追逐升學率,德育教育都流于形式,停留在字里行間,沒有落實于學生的行動上。在改變教育導向的同時,應更多的從改變行為上著手,學校應該每學期組織一次道德小模范、十佳小孝子等的學習評比活動,形成一種學習榜樣、踐行道德文化的良好風氣。

(四)加強教師隊伍的道德素質培養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一個優秀的教師可以改變一群學生的生活道路,一批優秀的教師可以改變和影響一個時代的文化和文明進程。作為文明傳播者的教師,應該以身示范?!皫熣?,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把“傳道”放在教師職責的第一位,可見師道、師德的重要性。建議把優秀的傳統道德文化納入教師的培訓計劃,定期進行道德文化師資培訓,著力培養出熱愛中華傳統道德文化,崇尚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德精神,師德高尚,修之于身的強大的教師隊伍。只有這樣才能將更多的正能量傳遞給學生們。

(五)整體提升社會公民道德文化水平,建立良好的社會氛圍

人的思想受到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影響,社會環境、社會風氣對人的思想道德觀念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道德文化支撐,經濟發展越高,社會問題將會越嚴重,社會矛盾就會越多。諸如現今社會上不忠不孝不悌不義充斥,道德滑坡、信仰缺失、誠信危機、人情冷漠、自私自利。社會這個大環境不改變,所有的基礎教育也將付之一炬。

1.要建立正確道德信仰,即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德精神

中國傳統的道德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過五千年的積淀,不斷凝結、升華而形成的一種偉大的民族精神、一種有生命力的道德信仰,不是古代文化、古代道德的一味繼承,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優秀的傳統道德文化與現時代相結合,用科學的發展觀總結、整理、提升。

2.組織開展國學經典教育,解析古文化,輸送正能量

讓更多的人進一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讓很多人聽了之后懂得了應該怎樣去孝順父母,怎樣去教育子女、如何用誠信經營企業,如何行善立德,如何做個有道德的人。

3.樹立道德模范、評選孝賢,舉辦可持續性特色活動,掀起學習模范風潮,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百善孝為先,孝是眾德之根,諸善之源,立身之本,齊家之寶,治國之道,是民族認同,民族團結、民族振興的基礎。所有的教育包括倫理教育、圣賢教育、道德教育,都是從孝道引申而來的。教人要從教孝道開始,做人要從行孝道做起。小孝為家、大孝為國。

4.擴大中華傳統道德文化傳播,以道德精神引領主流

通過各種媒介進行宣傳教育,組織并鼓勵觀看有益的文化作品,如影視作品《建國大業》、《亮劍》等就是藝術性、思想性和商業性相結合的成功范例;多開辦有特色的電視欄目如《職來職往》、《一站到底》、《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即能做到寓教于樂。

大力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道德文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德精神任重而道遠,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將我們的民族精神發揚光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endprint

猜你喜歡
弘揚傳統文化
延安精神和三線精神的共性特性與繼承弘揚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弘揚國學文化 暢游藝術天地
弘揚雷鋒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保護歷史遺產 弘揚傳統文化
“圖書館+書院”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探析
就陜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創意設計談幾點看法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