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古詩文教學中的誦讀法

2018-01-19 20:03李紅軍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范讀文言古詩文

李紅軍

【摘 要】誦讀法是語文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據中職學生基礎差、學習能力較弱的實際情況,在古詩文教學中采取誦讀法,能夠使學生直擊文本,加深學生的直接體驗。本文就古詩文教學中誦讀法的必要性、意義及作用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誦讀法;古詩文教學

現行的中職語文教材分3個模塊,側重于培養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基礎模塊中古詩文的比例有所增加,這些古詩文是幾千年來我國傳統文化、進步思想的精華,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價值取向,閃爍著哲理的光芒,張揚著民族精神。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古詩文教學中應重視誦讀法的重要作用。

一、運用誦讀法是古詩文教學的必然要求

誦讀法原本就是我國傳統而有效的教學方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提倡學生要多讀,在誦讀中理解文字含義、增強語感、把握文章的主旨。古代的諸多先賢圣人,都是從誦讀起步。白居易讀至“口舌生瘡”;歐陽修“晝夜廢寢食,唯讀書是務”;韓愈“口不絕于六藝之文”。誦讀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它可以使學生識字正音、明辨句讀、把握句式特點、積累經典語言。

長期以來,我們的古詩文教學,可以用一個“講”字來概括其特點,一般都是先逐字逐句解釋,然后疏通大意分析一下主題及寫作特點,最后要求學生背誦了事。這種教法有點“死”,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閱讀和理解古詩文的能力,更談不上欣賞其中的妙處了,學生永遠只能依靠老師的“澆灌”,成為死記硬背的工具。

因此,學生應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誦讀、細細品味,如此方能體會音韻之美,步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與作者達成情感共鳴?!笆熳x深思子自知”說的就是讀賞結合便可漸入佳境的意思。所以,古詩文教學應該從“誦讀”入手,以順利達到解讀鑒賞之目的。

二、運用誦讀法是提高古詩文教學效果的關鍵

“誦讀”是學習古詩文入門的途徑。所謂“誦讀”,朱自清先生曾說“誦讀是一種教學過程,教學的時候先由教師范讀,然后由學生跟著讀,再由學生練著讀,有時還得背誦,除背誦以外,都可以看著書?!庇纱丝梢?,誦讀法是古詩文教學中必須采取的一種方法。關于“范讀”,朱自清在《誦讀教學與文學的國語》說到:如果從小學到初高中一直注重誦讀,教師時常范讀,學生時常練習,就養成了好的習慣。通俗講,“范讀”就是示范朗讀?!胺蹲x”在誦讀教學中舉足輕重,教師“范讀”能否起到真正意義上的示范作用,主要的還是取決于教師在備課這一環節中對“讀”的重視程度,只有教師自己注重“讀”,而且在備課中認真備“讀”,課堂上的誦讀效果才能有保證,“范讀”才能成功,學生才能通過“范讀”捕捉到對文章的腔調、感情、氣勢、停頓、輕重緩急等方面的最直接的印象和認識,從而激發起學生誦讀的強烈欲望。

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誦讀時只要求做到洪亮、整齊與準確,但這只是誦讀的初步階段。中職學生在此基礎上要加強訓練,教師在學生誦讀前,要向學生講清誦讀的技巧及要求:一是準確清楚,即吐字發音準確,句讀分明,節奏合理;二是自然流暢,即語句流利,音韻鏗鏘;三是表情達意,即能用抑揚頓挫的聲調傳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內涵。當然做到這些,教師首先要讓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經歷及作品的創作背景,這樣,有利于加深對內容的理解,有利于激發學生朗讀時的情感。

三、運用誦讀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學生通過反復誦讀,能夠很快將文章熟讀成誦,爛熟于心。這樣,他們不僅能積累大量的古詩詞,而且通過誦讀也能逐漸理解、掌握和領悟古詩文中的一些文言現象、文言知識以及蘊含的深刻哲理,形成以讀促說,以讀促寫的良好局面。

以讀促說。學生將古詩文熟讀成誦后,日積月累,通過這些優美古詩文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能有所提高,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等文言名句經常出現在學生的口頭上,給人以啟迪與感悟。

以讀促寫。2014年江蘇省高考的一篇滿分作文《綠色生活》,一名考生就以通篇駢體古文的方式完成。閱卷老師在評價這名學生時,他表示:事實上光會用文言,會寫古字還不算什么,這畢竟是高考作文,切題才是第一要務。而這篇文章,熟練運用“恰到好處”的古文,緊扣“綠色生活”的主題,“古為今用,十分切題?!碧骄吭?,就是這位考生平時就對古詩文感興趣,先后買了《史記》和《尚書》,還把《資治通鑒》翻爛,此前在多次考試中還嘗試寫過武俠小說、文言文小故事等。

可見,誦讀對寫作能力的提高多么重要。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就是這個道理。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古詩文,既能培養很強的語感和思維,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又能吸取古文在篇章結構、選材立意等方面的技巧。在不斷的背誦與積累中,學生在作文中就能學以致用、引經據典,不會再感到無話可說,而是可以使作文表達更加充實、更具文采,這樣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也得到了提高。

四、結語

實踐證明,古詩文教學要遵循以誦讀為本的原則,強化學生的誦讀訓練,注重經典古詩文的積累,能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促進語文素養得以提高。但教無定法,以上觀點僅僅只是筆者在實際教學中摸索總結出來的一己之見,對于古詩文教學來說實乃冰山一角。愿跟所有同仁一道,探索古詩文教學,傳承古典文化,共享詩意人生!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2009.1.6.

[2]劉陽.淺析誦讀法在中職語文現代詩歌教學中的運用[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5,(10).

[3]江渝,袁兵.誦讀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2).endprint

猜你喜歡
范讀文言古詩文
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
淺談教師范讀的“放”與“收”
高中教育如何從古詩文中感受中華文化之美
活用課外資料 助力文言教學
強化古詩文教學中的“素讀”
文言之美美不勝收
熟讀精思 尋求規律
何處覓詩意 添翼其自飛
漫談范讀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回歸本真
對《文言是母語嗎?——解讀內地〈課程標準〉一思》的質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