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革命詩人的侯汝華

2018-01-23 12:24鄭少斌
客家文博 2018年1期
關鍵詞:梅縣詩壇詩人

鄭少斌

侯汝華(1910—1938年),梅縣三坑麻子崗良訓堂侯屋人,是上世紀30年代詩壇上比較活躍的一位優秀詩人?;蛟S因為英年早逝,或許因為生于亂世,侯汝華成了鮮為人知的詩人。然而歷史終不會遺忘,近年來楊宏海、關夢南(香港)等知名學者發掘史料,分別發表了《侯汝華與“七星燈”文學社》《香港新詩:七個早逝優秀詩人》等著作,讓侯汝華再次走進我們的視野。

侯汝華一直被視為現代派詩人,著名學者謝冕在《百年新詩》中這樣介紹:“侯汝華(1910—1938),廣東梅縣人?,F代派詩人。著有詩集《海上謠》?!崩罱鸢l曾在侯氏詩集《單峰駝》的序中說:“我從來不曾打算認自己為象征派,若是承認的話,則侯君和上述諸位,盡可追認為象征派?!焙钊耆A也曾在上?!冬F代》、香港《紅豆》、南京《橄欖月刊》等著名雜志發表了具有現代派風格的詩作近百篇,出版有《單峰駝》《海上謠》等詩集,多首詩作入選聞一多《現代詩抄》、艾青《中國新文學大系(1927—1937)·詩集》。筆者近閱民國舊報,發現侯汝華不僅寫過“現代”詩,還寫過不少抗戰詩歌,辦過以抗戰詩歌為主的詩刊,可稱得上一位出色的革命詩人。

一、《中國詩壇》設詩人遺作專頁

《中國詩壇》是一份有全國性影響的詩刊,1930年代創辦于廣州,在國家民族的危難關頭,團結了一大批進步詩人和廣大詩歌愛好者,以詩歌作武器,發出時代的吼聲,鼓舞人民起來反抗侵略,爭取自由幸福,并由此形成了一個具有革命化、民族化、通俗化鮮明時代特色和南國新詩歌特色的詩歌流派,郭沫若、茅盾、老舍等多次為之寫詩撰文。

在中國詩壇社中,有不少是來自梅縣地區的青年詩人,如蒲風、溫流、野曼、黃藥眠、樓棲等。1938年,正在梅縣東山中學讀書的野曼,和同班同學李烈(原名李泉隆,后來曾任東山中學校長)、燁火(原名宋松星)成立了中國詩壇社梅縣分社,由野曼主編《中國詩壇》梅縣版,社址在梅縣義化路大眾書店。1939年4月,蒲風回到家鄉梅縣教書,親自參加編務工作,該刊從第一卷第5期起更名為《中國詩壇嶺東刊》,直到1940年4月20日被迫???,共出版10期。其中,1939年1月25日出版的《中國詩壇》梅縣版開辟了“侯汝華詩人遺作專頁”,野曼專門寫了序言,全文如下:

“中華民國廿七年八月,詩人侯汝華氏病歿于家。

侯氏十年來致力詩壇,才力渾厚,聲譽卓著,印行詩集有《單峰駝》、《海上謠》等篇。

生前與戴望舒、邵洵美、王平陵、李金發、葉靈鳳、林庚等相交甚深。九一八后侯氏也常制作國防詩歌(即“抗戰詩歌”,筆者注),惟多未發表,遺稿現存其摯友林英強處,除《殺敵歌》、《流亡者的春思》、《孩子,你沒有了家》、《刺刀彈子在身上鳴》等篇已見東方詩歌外,茲特向林氏取得未發表詩稿數篇編為侯氏遺作專頁。本社同人雖與侯氏無一面之緣,但念及詩人生于苦難中對國家民族亦有不少精神上貢獻,乃決以本刊一部分篇幅,發表專頁,聊表紀念之意?!?/p>

這篇序言既總結了侯汝華在現代派詩歌創作的成就,以及與戴望舒、李金發等著名詩人的交往,又結合《中國詩壇》的特點突出其在革命詩歌方面的貢獻,可以說是對侯氏生平詩歌創作最全面客觀的評價。這期《中國詩壇》刊載了侯汝華的《我是支那人》《三月》《歌》等三首抗戰詩歌。侯汝華的革命詩歌,在抒發抗戰激情,追求形式的大眾化、通俗化的同時,也融合了現代派詩歌的藝術美,如《三月》:

三月了,

但是我們沒有春天!

想可愛的前方,

青蔥的麥穗

已經給溫暖的陽光

染上黃色了,

許多樸實的農夫

一面彎下腰兒

刈著他們的麥草,

一面低著聲兒

吟著他們的高原之歌。

三月了,

但是我們沒有春天!

我們的屋子前后的

木莓也抽了新芽,

可愛的羊群

在草地上

2.2 環境溫度 在生理溫度和Na2+濃度條件下,MSU晶體的溶解度為0.68 mg/L;當溫度從37℃降為35℃時,尿酸鹽的溶解度即從0.68 mg/L降低到0.6 mg/L;溫度低于25℃時,MSU在血漿中的溶解度迅速降至原來的1/4[10]。而人體許多外周組織和關節溫度低于37℃,即使在正常尿酸濃度下,這些部位血漿中的MSU也可能長期處于過飽和狀態。痛風石常發生在四肢、耳廓等部位可能與此有關。盡管血漿局部過飽和與尿酸鹽沉積有關,但在健康人中很少發生,因此痛風患者尿酸鹽沉積的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對于升高局部溫度能否促進尿酸鹽結晶的吸收,從而達到消除痛風石的目的,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嚼著清利的饸子

呼喚著和煦的三月——

蜂蝶們炫目的夢。

三月了,

但是我們沒有春天!

然而我們失掉了家鄉,

我們整日夜都在

戰爭的毒害中,

狂亂的環境里

敵人的炮彈,

三月了,

但是我們沒有春天!

我們知道,

敵人不撲滅

春天是再不會

來到我們的跟前的。

伙伴啊,

堅決這我們的信念,

向敵人猛沖吧,

在我們的血肉中

將要生長出更美麗的

春天來——

這春天才是屬于我們的!

三月了,

但是我們沒有春天!

相對而言,侯汝華的《歌》顯得比較直白,有著剛健壯闊的力之美,他這樣寫:

誠然,敵人的

從飛機上擲下來的爆炸聲,

一聲聲毀滅了

我許多的屋宇和田園

——這些都是我們祖先的遺留,

一聲聲飛機毀了

千山萬水,一聲聲砸在

我們每一個同胞的

心上。

但是,我們的血和肉,

也是人類的血和肉的,

我們須要生存,

世界的文化和一切精美的構造……

也需要我們的血和汗

去建筑,

聽吧!黑龍江,黃河

揚子江,珠江……

千萬里的兇涌;

看吧!喜馬拉雅山,

昆侖山……

千萬里的茂綠。

這是我們民族的血脈,

這是我們民族的骨干。

我們的民族的生命,

已經發出響亮的怒號,

我們一個個將從,

敵人的炮火里爬起!

二、創辦抗戰詩刊《東方詩報》

1938年1月,侯汝華和摯友林英強創辦了《東方詩報》,由東方詩作家協會印行,上海東方圖書雜志公司、漢口華中圖書公司銷售,林英強任東方詩作家協會主席。這是一曼在《侯汝華詩人遺作專頁序》中提到的《殺敵歌》等詩篇。遺憾的是,因為侯汝華的逝世,《東方詩報》在當年8月出版第2期后宣告???。經查閱,《東方詩報》現僅存第1期,藏于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林英強(1909—1975年),梅縣人,還曾與侯汝華、廖宗灝、劉果因、楊青萍、陳廉觀黃偉強等一起創辦“七星燈”文學社。三十年代在上海、北京、天津、香港等地報刊上發表大量詩作,出版有《蝙蝠星》《麥地謠》《沙漠船之旅歌》《驄馬驅》等詩集。1939年,林英強移居南洋,任職于馬來西亞、新加坡報界,從事南洋民俗和藝術研究,為當地的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三、徐遲最早撰文紀念

就目前所見資料,最早撰文紀念侯汝華的為徐遲。1938年10月20日,徐遲在香港《星島日報·星座》上發表《悼憶侯汝華》,文中這樣寫道:

他的死就是這樣不現實的,僅由《東方詩報》印了一頁報告,就算給我的訃文了……

在上海的時候,常和施蟄存、戴望舒他們談到他。我弄不清他是什么籍貫,我只知道他是生長于南中國的,我老想:這個南國的詩人,他的詩就是海,他的詩是熱帶的花,但是他仍然非常樸素。他歌唱林檎、蜂、艇子和洞簫,若然我履行到南國去,這是我第一個要拜訪的人。

徐遲與侯汝華素未謀面,卻寫下了這篇情深意切的悼文,可見侯氏詩歌風格獨特、才氣渾厚、情感豐沛而又含蓄細膩,極具滲透力和感染力,讓人深受感動。在短短的28年生命里,才華橫溢的侯汝華,在現代詩壇上留下了不該遺忘的閃光足跡。

猜你喜歡
梅縣詩壇詩人
梅縣區客家門神畫展
關于推薦《當代詩壇百家文庫》入選詩家的啟事
我理解的好詩人
詩人貓
梅花知音
梅花知音
荷珠亂滾:詩壇重現唐大郎
梅花知音
詩人與花
當代詩壇上的空谷之音——讀《空谷幽蘭十四行詩九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