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建構主義理論應用于博物館教育活動的研究
——基于廣東省博物館教育活動實踐的思考

2018-01-23 12:24
客家文博 2018年1期
關鍵詞:講解員建構主義學習者

王 婷

一、博物館的社會教育活動

(一)對博物館教育活動的重新認識

自2010年5月廣東省博物館新館開館以來,以教育推廣部為主的工作團隊策劃并實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動。但在初期,教育項目的策劃和實施并不能說是科學的、主動的和成熟的。以“小小講解員”培訓為例,自2010年至2014年,廣東省博物館(以下簡稱粵博)連續舉辦了五期的“活力粵博小小講解員”培訓班,活動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熱烈追捧,廣州的幾所重點小學也積極與我館合作,選拔了校內“精英”直接輸送進來。筆者作為活動主要的組織者,從策劃到實施到活動結束的反饋評估,都有著直接的感受和體驗。為何從2015年開始,這個活動沒有繼續進行下去呢?這個轉變非常值得我們思考?!靶⌒≈v解員”模式到底是不是博物館教育的最佳方式?答案是否定的。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小講解員達到講解員標準的講述,本身已經很有難度;再加上說教灌輸的東西太多,創新啟發的東西太少,讓小講解員進行教科書一樣的背誦與程式化的講解,嚴重限制了兒童的思維,這并不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和學習方式。所以粵博停辦了“小小講解員”模式的教育活動,因為它并不能很好地體現出博物館作為公共教育資源所承擔的社會責任。

美國博物館協會于1969年提出博物館的使命有兩部分:促進知識的推廣和傳播,以及讓人們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以提升興趣。歐美比較通行的博物館的“三E功能”:Educate, Entertain, Enrich, 即 教 育 國民、提供娛樂、充實人生1??梢娫诓┪镳^的各種職能中,教育是居首位的。但是這里所說的教育,與傳統的“說教式”、“灌輸式”或“填鴨式”教育是完全不同的。開展創新性的教育活動是博物館展現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徑,決定著一個博物館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二)博物館教育活動的定義與類型

博物館的教育活動通??煞譃閮纱箢?,館內教育活動和館外教育活動。館內的教育活動是指利用博物館的館內資源,以展示、研究、收藏為基礎,在博物館內舉行的教育活動;館外的教育活動一般為館校合作或服務社會的教育活動。青少年和兒童活動是博物館教育工作的重點,是開展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的教育活動通??梢苑譃橐韵聨追N類型。

1、講解導覽。這是博物館最基本的教育活動方式?;洸┳?016年起推出了“館長來了”和“專家說”等專家導賞活動,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針對館內的基本陳列及臨時展覽,館長、策展人和專家定期在節假日為觀眾進行導賞和深度解析。專業的導覽解說,與觀眾近距離的互動接觸,讓他們產生了全新的體驗。

2、動手操作類。參與者利用博物館的各種資源,通過觀察、動手操作與協作,在探索體驗中學習,親身感受科學探究的樂趣。這類活動有很強的互動性,能直接體現展覽的理念,組織起來也相對容易,因此是博物館教育活動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3、講座培訓類。為了深化拓展展覽內容,博物館要定期舉辦一些學術性的講座來服務特定的觀眾。此外,為提升博物館的學術地位,博物館也會舉辦一些研討會來促進館際與館校間的互動交流。

4、戲劇表演類。讓兒童自己當演員,以戲劇的形式,來闡釋博物館的展品。近幾年,粵博積極利用本館的各種資源,透過情境的營造,努力為參與者提供一個接近真實的場景。在“異趣·同輝——館藏清代外銷藝術精品展”展出期間,粵博精心編排了“小小外銷商”和“重返十三行”的歷史戲劇。通過扮演歐美各國商人,在“中國小商人”的帶領下前往展廳了解商品,然后了解航線、購買商品、驗貨出關、分享成果等環節,小觀眾們感受到了清代外銷精品的獨特之處與清代海外貿易史的獨特魅力。

5、其它教育活動。博物館還可以組織各種知識競賽活動、夏(冬)令營等綜合主題性活動。在2017年的暑假中,粵博舉辦了“嗨!粵博”的暑期夏令營活動。小朋友們體驗并參與了粵博的品牌教育活動,如“古陶器小作坊”“花趣童心少兒花藝體驗課”、“聽建筑講故事”與“廣府民俗剪出來”等,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小朋友們對廣東的新石器時代、廣府花市、嶺南的特色建筑以及廣府人的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和認識。

二、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博物館教育活動

(一)關于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

過去,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學習理論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和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刺激與反應的聯結,行為是學習者對環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應,主張通過強化和模仿來形成和改變行為,以學習者被動接受為主,強調反復訓練。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在人類行為的背后都有一個思維過程,行為的變化是可以觀察的,通過行為的變化可推斷出學習者的內心活動。它強調學習是認知結構的建立和組織,重視發現式學習,學習過程是受教育者在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知識基礎上與新學習的內容相互同化和相互順應,形成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即“輸入--加工--輸出”2。

而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最早提出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認知學習理論有很大的延續性,他認為兒童在與周圍環境接觸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使自身的認知得到進一步發展。他還將兒童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細化成兩個基本過程:“同化”與“順應”。同化指學習者把外界刺激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認知結構內的過程,是認知結構數量的擴充;順應是指在無法同化時,個體認知結構發生的重組與改造過程,是認知結構性質的改變3。兒童交替運用這兩種過程實現與周圍環境的平衡,建構自己新的認知結構。

(二)建構主義理論運用到教育活動中的必要性

博物館在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需要有相關的教育學習理論為指導,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為使博物館社會教育活動更有效地開展,教育人員一直在努力探索,希望找到一個更適合的理論來指導博物館的教育活動。建構主義理論的興起,將成為新時代博物館教育的認知論。博物館教育學者George Hein自1992年以來就不斷以論文及專著闡釋“以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落實博物館教育的意義”4。

建構主義教育學習理論強調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幫助,利用必要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知識或認知。建構主義還強調體驗式學習、情境創設,重視參觀者在參觀過程中建構新的聯系、拓寬已有的知識面。將建構主義理論運用到博物館社會教育活動中,可為觀眾提供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將展覽、物件、社會大背景和個人知識結合起來,構成對個人有對應關聯意義的學習體驗5。建構主義教育學習理論還鼓勵參與者通過對話、交流與合作來解決問題,提高觀眾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幫助他們深刻理解事物的性質、規律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等。因此,將建構主義運用到社會教育活動中去,能更加有效地發揮博物館教育職能。

(三)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博物館教育活動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6。

1、情境要素。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于學習者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脫離一定的情境,意義建構也缺少了根基。博物館的教育活動能充分利用藏品文物、實物標本、場景展示、多媒體等資源,為觀眾提供真實的學習情境,讓他們進行自我探究式的學習。有意義的情境能夠促使觀眾更積極主動的參與,更容易理解展覽活動所要表達的知識內容。實際情境具有真實性、生動性、豐富性,情境創設為提取長時記憶中的知識、經驗與表象創造了有利條件7。

當前,博物館教育正處在從以物為主到以人為主的轉變過程,為不同層次的觀眾提供學習的機會和不一樣的參與體驗。如何讓觀眾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一直為博物館教育人員所重視?!霸⒔逃谘荨本褪且环N很好的教育方式。戲劇表演讓觀眾在相關的情境體驗中接受知識并主動進一步地探索學習,把思維活動與觀察、想象、語言表達和身體操作結合起來,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017年6月16日在粵博展出的“泰坦尼克號文物精品展”中,陳展工作人員就以實物、模型、影視多媒體、場景再現和聲光電的方式,還原了泰坦尼克號郵輪的諸多場景,包括頭等艙、二等艙、三等艙、豪華大樓梯、咖啡館、鍋爐房等。置身于如此逼真的場景下,我們邀請觀眾來扮演泰坦尼克號的乘客,親自體驗搭乘泰坦尼克號,身臨其境地去感受105年前那個不眠之夜驚心動魄的經歷和背后的故事。當時的乘客來自各行各業,帶著不同的夢想,大多數人卻最終與家人生死永隔。觀眾演員作為泰坦尼克號上的乘客,面臨電光火石間的種種劇變,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重感官的碰撞,隨著緊湊的劇情,穿過近乎真實的場景,心理活動會異常激烈,相信能深刻建構出他們自己心目中的泰坦尼克。生動的場景作為教育活動背景,使觀眾與所處情境發生關聯和作用,獲得更多的體驗和認知,從而讓學習活動變得有趣而生動。

2、協作與會話要素。協作發生在學習過程的始終。個體之間的協作對學習資料的搜集與分析、假設的提出與驗證、學習成果的評價直至意義的最終建構都有重要的作用8。博物館教育活動的過程也是教育人員和觀眾、觀眾與觀眾對意義進行合作性建構的過程。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和學習者都是一個獨立的主體,因而對意義的建構也不相同。承認不同主體對意義的建構具有差異性,并不意味著主體之間的相互隔絕9,而恰恰是這種差異的存在表明了各個主體之間相互合作、相互交往的價值。

2015年7月,粵博與陳李濟中藥博物館合作,推出了暑期“草藥小精靈探秘之旅”的活動,通過參觀陳李濟中藥博物館、粵博中草藥展廳、戲劇《瞎郎中賣藥》的角色扮演、花園尋寶、用鮮葉作畫等,通過聽、說、找、做、玩的方式,讓學生了解中草藥的神奇功效。其中,在《瞎郎中賣藥》的角色扮演中,由幾名兒童分別扮演瞎郎中、瞎郎中的兒子、患眼疾的病人、腹痛難忍的婦人、腸胃不適的長者、昏迷不醒的幼兒、無良藥商,在藥房復原場景中的合作表演,讓學生們體驗了一把在不同情境中可能產生的角色互換情景,同時在劇情向前推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認識了百部、白術、陳皮、巴豆、紫蘇、海金沙、翠云草、決明子等草藥的功效。而在接下來的尋寶活動中,學生以分小組的形式,拿著尋寶圖一起在陳李濟中藥博物館長滿中草藥的花園里合作找出相應的草藥,并經過共同討論后寫下草藥的觀察日志。不難看出,集體參觀、角色扮演、小組尋寶都體現了協作的重要性。

在粵博,基本所有的教育活動都離不開參與觀眾的互動與合作。親子活動的合作意義不僅僅是加深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更重要的是,除了教育工作人員的組織引導,家長年齡、經歷、經驗、知識背景以及所處社會環境的多樣性在活動實踐過程中可以幫助青少年觀眾加深對展覽的理解,促進他們構建新的知識,培養社會互動的習慣,增強溝通的技巧,提高思考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習者之間,合作學習或小組活動的方式,不僅能提升他們的合作交往能力,還能在合作協商中,使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更豐富、全面。

會話則是協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協作的過程本身也是對話的過程。在博物館教育活動的組織過程中,博物館的教育人員要充分考慮會話這一要素來促使教育效果更好的發揮。教育活動的設計可以采用以問題為中心的方式。以問題為中心,拋出一個需要討論或有爭議的問題,然后在整個活動中圍繞著這個問題提出每個人的想法,進行討論對話,輔以證據或進行實驗,再交換意見,最后的結果就可能是產生了新的想法或是修正了原有的概念10。本文開頭提到的“小小講解員”培訓課程,實際上屬于刺激反應法的通用式培訓。組織者希望通過日久天長的潛移默化讓學習者逐漸改變他們的習慣,因此他們并不鼓勵學習者挑戰權威或提出太多的問題。要改變這種被動的接受方式,就必須讓觀眾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不僅要提出自己的意見,還要與其他觀眾交流,經過不斷的補充、修正,每個學習者的思維成果被整個群體所共享,直到最后得出科學的答案。

3、意義建構要素。意義建構是學習過程的最終目標。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認為,有意義就是指知識與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某一方面的聯系。因此,意義建構也可以稱為聯系的建構。建立聯系是必不可少的過程,只有與原有知識結構中的某一環節建立了聯系,才有整體上的意義可言。建構主義下的意義建構應是學習者的自主建構,而不是被動接受。因此,教育人員要始終以觀眾為中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幫助者、引導者,而不是命令者。要充分利用博物館的展示情境,引導學習者在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與新的信息之間建立聯系,對新的知識進行“同化”與“順應”,最終完成知識的有效遷移。在這種理念下開展的教育活動才是更有意義的。

三、結語

2010年廣東省博物館新館開館以來推出的教育活動理念,經歷了“以物為出發點”到“以人為中心”的轉變過程?!靶⌒≈v解員”的活動看似培養人的活動,但出發點和歸宿從根本上來講還是博物館的藏品,我們只是將成人的講解換成了兒童的口吻,這并不是創新,相反會讓參加培訓的小朋友思維更為局限。而在“以觀眾為中心”的概念下開展的教育活動中,我們漸漸開始強調觀眾體驗和主動參與的重要性,努力將博物館的展示情境充分利用起來,幫助參加活動的觀眾在對話交流與協作的過程中擴充自身的知識結構,最后達到有效地實現教育和意義建構的目的。

注釋:

1 王毅.現代教育理論視野中的博物館教育實踐辨析[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62-64.

2 喬治E·海因.學在博物館[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3 陳衛平.建構主義與博物館教育[J].中國博物館,2003(2): 23-28.

4 劉巍.一位建構主義者眼中的博物館教育—評George E.Hein的《學在博物館》[J].科普研究,2011(4):57-61.

5 王芳.“小小講解員培訓”,能否換個方式?[N].中國文物報,2013-11-27.

6 何克抗.建構主義——い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上)[J].電化教育研究,1997(3):3-9.

7 李曉丹 程曉冬 黃文娟.基于建構主義的博物館教育活動芻議[J]. 中國博物館,2012(2):74-77.

8 同7.

9 同1.

10 張美珍.從建構主義取向探究博物館教育活動的規劃設計[J]. 科技博物,2002(6):6-9.

猜你喜歡
講解員建構主義學習者
博物館當講解員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計算機教育
怎樣當好講解員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旁批:建構主義視域下的語文助讀抓手——以統編初中教材為例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我當小小講解員
博物館講解員講解的技巧
青年干部要當好新思想的學習者、宣講者、踐行者
翻轉課堂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