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必須把握的幾個問題

2018-01-23 21:42崔紅風
未來英才 2017年24期
關鍵詞:世界市場航路高中歷史

崔紅風

摘要:為了提高課堂有效性,在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必須把握以下幾點:一、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定位;二、圍繞《課程標準》明確教學重難點;三、從興趣入手進行價值觀培養,提高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課堂有效性;高中歷史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眹@“課堂有效性”這一問題,學生能否在課堂上取得知識、能力或者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進步與發展是衡量教師教學是否有效的標準。就高中歷史教學來說,教師首先要講清楚講明白一個歷史事件,其次要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歷史感知能力。那么如何做到這些呢?下面以“新航路的開辟”一課為例,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定位

第一,“新航路的開辟”是近代經濟史中重要的一課,經濟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理論性較強。高中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能力并不完備,故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著對經濟原理和經濟術語理解困難的問題,并且高中歷史教材中同一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課程是割裂開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歷史背景不明確,無法把新航路開辟所帶來的經濟變化與近代歐美政治的變遷聯系起來,無法理解其對近代資本主義文化發展的影響等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選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對教材內容進行詳細分解和加工整合,增加內容之間的聯系性,幫助學生樹立整體的歷史觀念。上課過程中也要充分利用課本中的史料,比如《馬可·波羅游記》、15世紀的船只和新航路路線開辟示意圖等進行史實補充,增加課堂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對于“世界市場”、“商業革命”、“價格革命”這些抽象的經濟學概念也要進行詳細具體的講解以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1]。

第二,新航路的開辟對世界發展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它給歐洲帶去了大量資金和原料,促使歐洲發生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進而使西歐經濟產生重大變革。使殖民者在歐洲、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世界市場初具雛形。由此全球逐漸形成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經濟體系,人類也從各民族分散孤立地發展開始走向整體世界。因此,新航路開辟的學習有利于加強學生對世界市場形成、工業革命的開始以及近代中國歷史轉折的理解,是必修二第二單元的奠基之篇。這一課的學習,教師要有意識地旁征博引開拓學生的視野,幫助他們樹立整體世界和全球史觀的意識,這在近現代史的學習中具有重要意義。

二、圍繞《課程標準》明確教學重難點

《課程標準》對本課的要求是“概述迪亞士、哥倫布新航路開辟的史實,認識地理大發現對世界市場形成的意義?!卑凑照n標要求,新航路開辟的基本史實屬于了解層面,且這部分歷史初中也有涉及,學生基本能夠自主掌握,教師可以在這部分的課堂學習中有意識地增加趣味性,同時實現對學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地理大發現對世界市場形成的意義則屬于理解層面,相對來說比較抽象,但也必須建立在對基本史實把握的基礎上。論從史出,這一部分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補充史料,用具體史實說明問題等方式,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對于抽象的理論、概念在也有必要進行詳細解釋。據此,本課的學習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新航路開辟的歷史背景,包括原因和條件;第二部分是海上探險活動的概括;第三部分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包括對歐洲、對亞洲、非洲、美洲,對世界的影響。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教學重難點,第二部分了解即可。

高中階段的學生歷史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比較欠缺,分析問題缺乏深度。本課中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影響是學習的重點,且其難度超過了一般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對于這部分的講解可采用史料教學的方法,加以教師引導,幫助學生自主探究。對于難點,教師則要做重點講解。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可以首先讓學生分組討論,自主探索,通過閱讀教材學生很容易就能了解到歐洲人對黃金的追求、商業危機后的苦惱、歐洲各國強化王權、基督教向海外傳教對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同時可引用哥倫布《致西班牙國王和王后書》《馬可·波羅游記》《全球通史》等史料,引導學生從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開辟條件和其他因素四個方面進行分析。之后再進行史料補充,展示指南針、多桅多帆海船等圖片或視頻資料,使學生認識到造船和航海技術的進步以及“地圓學說”的流行使歐洲人具備了遠洋航行的條件。第三,引導學生從歐洲自身的變化和外部世界的變化等角度進行探究。通過以上三個層次的分析,培養學生識圖和分析史料的能力以及全面探索和認識歷史事件的能力[2]。

關于影響類問題,也有很多種分析方式。比如從影響效果上,可以分為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從影響程度上,可以分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對于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影響對象入手,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分別是對歐洲、亞非美洲和對世界的影響。讓學生認識到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世界相對隔絕的狀態,歐洲人在歐亞非美洲之間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初步形成了歐洲主導的世界市場。大量原料和黃金的涌入,使歐洲發生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亞非美洲在卷入世界市場的同時經歷了“火與劍”的洗禮,這對于殖民地既是曙光也是災難。但是“火與劍”的災難,從世界歷史發展角度來看,卻使人類從孤立走向整體,開始了全球化的進程。尤其是世界市場初具雛形,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為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在全球的確立奠定了基礎。通過分析同一歷史事件對不同主體產生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多角度觀察歷史的習慣,以及樹立整體世界和全球史觀、多元史觀的意識。

三、從興趣入手進行價值觀培養,提高教學有效性

“一個國家沒有先進的科技,一打就垮;沒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边@句話強調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歷史學本身人文學科的特性決定了這門課最重要的責任和使命不是讓學生知道多少歷史故事,而是通過歷史的講述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幫助他們培養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實現教育的德育功能,讓教學的有效性延伸到課堂之外。但也不能為了德育而進行生搬硬套的說教,而是要以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潤物細無聲式的滲透教學,以達到不言自明的效果[3]。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連聽課的欲望都沒有,又談何教學的有效性呢?歷史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淵博的學識給學生講一些生動的歷史故事、有趣的歷史細節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本課中筆者是用大盤雞和新航路開辟的關系導入,告訴學生如果沒有新航路開辟就沒有大盤雞這道名菜,因為其中重要的配料土豆和辣椒都是在新航路開辟之后從美洲傳入中國的。進而告訴學生我們生活中的很多食物都是這樣傳入的,比如玉米、西紅柿、花生等。這樣以身邊的事物導入,一下子拉近了現實生活和歷史的距離,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課堂上還要重視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新航路開辟的過程這部分為學生設計了角色扮演,由他們分別講述四位航海家的探險故事,通過對航海家航海歷程和探索精神的了解,培養學生堅毅果敢、拼搏進取的品質。同時聯系“一帶一路”戰略中建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及人民海軍在亞丁灣光榮護航的事實,讓學生意識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經在新航路上了,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使他們樹立奮發有為、積極向上,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 李冬梅.新課程標準下如何實施有效的歷史教學[J].安徽教育,2003,(7).

[2] 蘇萬青.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J].北京教育,2006,(1).

[3] 李明海.以“冷戰”為例,評高中歷史教材[J].歷史教學,2006,(6).endprint

猜你喜歡
世界市場航路高中歷史
論人類命運共同體對馬克思世界市場理論的重構與發展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歷史的必然:馬克思主義“世界市場”的提出與理論內涵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基于交叉航路影響的航路容量模型研究
高中歷史的學習感悟
應召反潛時無人機監聽航路的規劃
包產到戶與包干到戶——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商榷
托勒密世界地圖與新航路的開辟
基于Event改進模型的交叉航路碰撞風險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