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教法初探

2018-01-23 21:54楊美霞
未來英才 2017年24期
關鍵詞:新課改創新教學方法

楊美霞

摘要:隨著新課改教學教法在全國范圍大面積的推廣,人教版小學高年級數學課程的教學理念和大綱要求也推動著廣大小學數學教師不斷的探索和改革新的教學方法。這為我國的基礎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本篇文章將基于人教版數學新課改的背景,歸納出新舊教學方法的不同,從而初步探究出在日常教學中如何選取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改;教學方法;創新

小學高年級數學在啟迪學生思維過程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幾十年來社會各界都對小學數學的關注度持高不下,各種奧數競賽層出不窮。再加上新課改的普及,這就要求教師們順應歷史潮流以全新的方法來創新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授學生三角形知識時候,我以前總是用黑板畫畫很籠統的進行講解,在新課改后我會讓學生拿出各種長短不一的木棒來擺,這不僅僅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還讓他們掌握了三角形知識。我有理由相信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師生之間常?;?,共同努力一定會找到最佳教學方法[1]。

一、傳統的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滿堂灌是最常見的教學方法。不論學生們是否理解其中的道理,只讓學生們在最短的時間里掌握某類題的解題方法,例如在“圓的周長”的講解中,課后學生們只知道圓面積公式:S=πr2或S=π(d/2)2,這樣的教學往往使得學生們從小就開始疲于考試甚至存在厭學情緒。在傳統教學中另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就是問答法,每次在課前教師都會一本正經的抽取一位學生對上節課的知識進行提問,提問的方式也比較僵硬,教師常常會提問“最大公約數與最小公倍數的區別是什么”“約數與因數的區別”等枯燥的理論知識,造成了學生討厭,教師無奈的尷尬局面。除了課堂上的教學,課后教師常常采用練習法對學生的理解情況進行反饋,這就是課后作業,學生寫不完的作業讓學生太小的承受著學業的壓力,也并不能讓學生們有著真正的進步與提高[2]。

二、新課改革背景下創新性的教學方法

隨著新課改的興起,大量優秀的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了各種創新型教學方法,以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改善和創新。其一便是依靠科技發展而新起的多媒體教學法,如在“旋轉與平移”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這堂課的概念,我通過多媒體進行演示了一組我們日常常見的平移和旋轉的例子,通過我的演示,讓學生們對旋轉與平移的理解更為的加深。新科技的特點更好的引起了學生感官的興趣,使學生們觀察的重點更加的突出,這樣一來便會啟迪學生的思維,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其二便是游戲法,一改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游戲中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例如在教授行程問題時,我會購買各種類型的小汽車模型,標尺之類的玩具,與學生們共同游戲,使學生經歷知識發現的過程,自我完成知識的建構[3]。

三、教學方法分析比較

不同的講習方式都是先輩在不同時期教學中智慧的結晶均有其獨特的特色。第一,不同的教學方法具有不同的優點。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使得學生在短期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不停地練習在某種程度上也加深了學生們對知識點掌握的牢靠度。創新性的傳習方法,更能幫助學生以第一人設主動的去學習數學知識,在數學課堂中提高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和個人實踐能力。第二,創新性的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是種一脈相承的關系,兩者在很多方面都是有著很多的相同性。畢竟它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習,更好的成長。第三,傳統教學方法與創新性教學方法各有不同的側重點。傳統的教學方法太過于突出教師的作用,所有的課程都是圍繞著教師進行,教師的講解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教學活動的成功與失??;而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更多的是注重學生在教學實踐中的作用,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導性與教師的引領性。強調學生的作用,強調興趣的重要性[4]。

四、教學方法的選取——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利用

在教學中我們一方面應該繼續使用成效較高的傳統教學方法,另一忙面也要更多的引進創新性教學方法,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結合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舍棄,畢竟傳統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基礎知識,每一個進步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因此在知識的傳遞過程中依然要參考前人的教學方法。同時創新性的教學方法也是新課改的內在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這樣進行,例如在梯形的學習中,我們可以這樣引導學生。首先,讓學生在課前進行充分的預習,以及對疑問的地方做好標記。其次,在教學中與學生通過各種互動,讓學生掌握好知識點,然后通過模型與學生們一起學習具有立體感的梯形,通過例題的講解讓學生可以獨立計算出梯形的周長和面積。然后,找出習題讓學生們按照書本例題的思路來進行解題,以及互相討論解題的步驟以鞏固知識點。再然后將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一一展現給其他同學,大家互相分享,讓班級內同學再次牢記關鍵知識點。最后,學生們反饋自己的問題,引導他們進行討論,教師進行補充點評。通過師生之間的互相交流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團結協作的好習慣。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利用,寓教于樂,既讓教師的教學更加風趣,也讓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5]。

五、結語

綜合上述分析討論,小學高年級教師應在傳統教學方法中得其精華,舍其糟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不斷的完善和創新教學思路與方法,將枯燥的數學問題游戲化與生動化,以更為開放的心態與方法迎接新的挑戰,在教與學的實踐中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順利的為日后初、高中數學學習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曾紅英.談小學數學課堂互動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9):189-190.

[2] 張艷,張玲云,范素花.試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5,(5):142.

[3] 金全法.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中高年級數學的教學方法[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3,(2).

[4] 王華春.分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4,(14):83.

[5] 周玉芳.淺議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教學方法的變革[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27).endprint

猜你喜歡
新課改創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