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2018-01-23 19:17王麗榮
未來英才 2017年24期
關鍵詞:問題意識培養小學數學

王麗榮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關注。本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并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針對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展開論述,希望能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小學生的數學探究欲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問題意識;培養

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迸囵B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需要經歷一個從敢問到愛問再到善問的過程。教師只有主動地為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條件,才能促進學生養成善于質疑的習慣,進而提高學生從數學角度提出問題的能力[1]。

一、明確問題意識的重要性

問題意識主要是指學生具有自主探索、積極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闡述問題等自覺的心理活動。問題意識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激發學生勇于探索、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發展數學思維,驅使學生積極思考,質疑、解疑,最終達到對事物認識的深化從而創新。所以說,問題意識是創新思維的基礎,是成就事業的起點。愛因斯坦說過:“一個問題的產生通常要比它的結論得出更為重要”。由此可見,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所具有的重要性。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改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教師轉變角色,依據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我精心設計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并不是代替教師的提問,教師的提問應起到加深探索、畫龍點睛的作用[2]。

二、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培養提問意識

學生的提問能力其實是一種心理素質、生活經驗、知識積累和語言技能的綜合能力。小學生在課堂上往往不敢提問,害怕提問不好被老師、同學譏笑,或是不知從何而問,久而久之,在課堂上不樂于、不敢于提問。怎樣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呢?課堂教學中,創設師生間平等、輕松、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要“蹲下來看孩子”,從他們的視角看問題,積極地建立一種平等的“合作者”、“朋友”式的關系。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傳遞給學生一種親切、信任、相互尊重的情感信息,使他們感到老師是最可信賴的。當學生提問題時,教師贊許的目光和專注的神情,會使學生感到老師對自己所提出的問題是非常重視的,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對培養和鼓勵學生勇敢地提出問題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即使有些同學的問題不能提到點子上、關鍵處,教師也應該以鼓勵為主,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激發他們質疑問難的熱情。如果遇到學生認為都懂了,沒有問題或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時,教師應有意識地與學生互換角色,提出重點、難點問題,同時發揮小組協作精神,讓學生在自由討論中嘗試解答[3]。

三、教給方法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問

學生只有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才能更深層次的理解問題的實質。反之,提問方法不當,或是提的問題過于簡單、機械,會使學生感到乏味和厭倦。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使學生知道“問什么”、“怎么問”,還必須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提問方法,使學生學會提問。從課題切入,培養提問能力,課題一般都是學生學習的中心,學習的主要內容,學習的重點。學生抓住課題提問的過程,是調動學習積極性的過程,也是訓練思維能力的過程。如教學“認識角”一課時,結合新課的導入板書出課題后,面帶微笑親切地問學生:小朋友,你們看到課題想知道什么呀?學生思考片刻后說:“角是什么樣的?”、“角有名稱嗎?”、“角有大小嗎?”、“角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通過課件演示實物的角、抽象出角、做角、比較角的大小等活動,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研究,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解決提出的問題,學生興趣高漲,學習積極性高,理解和掌握了學習內容,也培養了他們提問的能力。

四、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

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理解和發展數學,使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看待和處理日常生活、社會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教學中,教師選擇學生身邊的有趣的,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事情,創設問題情境作為學習素材,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如教學“兩位數乘一位數”一課時,聯系本校準備召開的一二九長跑作為素材,讓學生根據教師創設的情境提出數學問題,課堂上學生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問題,如:“每個運動員跑兩圈要跑多少米?”、“女生共跑多少米?”、“男女生共跑多少米?”……對于本課重點,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出解題方法;對于用已有知識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就口頭解答,使學生感到“問題”就存在我們的身邊,每時每刻都會產生,而解決問題又是必須的,拉進了數學問題與學生情感的距離。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索精神[4]。

五、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

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不僅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點燃求知欲望,而且能促進全體學生的參與。通過他們自己提出的問題,親自動手操作,親身去體驗、感知,從中發現新知識,學起來興趣更大,更加積極主動、善于動腦,對學習新知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增強問題意識,培養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學生不滿足課本中的方法,而根據自己的觀點提出質疑的現象,這正是學生主動參與的表現,也是訓練數學思維的大好時機。因此,對學生課堂上的質疑應當加以鼓勵、引導,促使學生不斷發現新問題,提出新構想,找到新方法。使提出問題的同學有一種成就感,也鼓勵其他學生敢于創新,思維不被書本所局限。學生學習興趣盎然,課堂氣氛活躍,積極主動地探索,真正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5]。

總之,培養低年級小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啟發誘導學生積極思維,發表獨立見解,標新立異,“異想天開”,會促進學生主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拓展思維,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琴.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策略性探究[J].才智,2014,(6).

[2] 陸敏茜.試論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18):48.

[3] 趙法清.培養問題意識啟發學生思維——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意義和途徑[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1,(7):27.

[4] 葉玲.敢問樂問善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24):19.

[5] 肖淑華.漫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J].新課程:上,2015,(34):121.endprint

猜你喜歡
問題意識培養小學數學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