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近代史兩大研究范式的基本內涵策略分析

2018-01-23 22:49余放
未來英才 2017年24期
關鍵詞:中國近代史基本內涵策略

余放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了中國近代史學科中形成的兩大范式,即“革命史范式”與“現代化范式”。革命史范式為近代史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堅實的事實基礎,而現代化范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近代史的內容被深化,強調理解的延伸與發展。在表面看來,兩大范式雖然呈現激烈的競爭關系,彼此無法實現替代,更不能相互否定,但是,二者實則相互促進。鑒于此,要全面分析中國近代史兩大研究范式的基本內涵與策略,實現二者的真正理解,有效發揮警示作用,防止出現對某種理論的盲目與過度推崇,在根本上能夠更加科學地運用理論,學習歷史。

關鍵詞:中國近代史;兩大研究范式;基本內涵;策略

縱觀整個中國近代史的研究,為了更好地發揮研究理論的作用,兩大研究范式順勢而出,為近代史的研究提供借鑒價值,創造豐富的內容基礎,二者各自具有相應優勢,具有相對獨立性,很難被彼此取代。因此,要正確理解兩種范式的基本內涵,深入挖掘,掌握應用策略,在根本上為近代史的研究提供更加科學與合理的研究理論。

一、基于專業角度對“范式”概念產生與發展背景的介紹

對于“范式”這一概念而言,其主要應用于對學科理論的探討問題,使用率較高,但是,也被認為缺乏較強的清晰性,存在嚴重的不確定因素,因此,學界對其存在說法各異?!胺妒健钡膯⒂迷从隈R斯庫恩,其強調共有的方法和標準,抑或是一致性的知識體系。其在運用“范式”概念的時候,強調兩個基本內涵,一是重視學科發展過程中的根本性變革。另外一種是學科發展中的系統性研究理論、思維以及方法模式。正是這一基本內涵的闡述,促使“范式”概念獲取了新的生命力,具有較強的解釋能力。但是,一旦被濫用,其所具有的優勢就會被減弱,需要強化共識,遵守其原有的概念內涵。

二、結合“范式”概念對中國近代史兩大研究范式確立歷程的介紹

在中國近代史的研究中,“范式”概念也被引入其中,但是,也帶來一定的混亂,各自具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角度,缺乏對“范式”概念的全面掌握與區分,不利于學術積累與交流。結合擬定“范式”概念的基本內涵與時代發展環境,中國近代史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革命史與現代史兩大基本范式。從時間上劃分,革命史的范疇界定在20世紀5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之間。在這之后,進入中國現代化新探索階段,革命史彰顯束縛性,立足現代化為基礎的現代化范式更具時代優勢,成為核心范式,二者呈現相互競爭的局面。立足兩大范式,產生多種理論方法和分析語境。

三、以中國近代史發展為背景對革命范式的涵義、地位以及發展局限性的探討

1、中國近代革命歷史的發展為革命范式的絕對地位創造基本條件。中國近代史與現實政治與社會關系息息相關,在研究過程中出現革命史范式具有歷史的必然性。毛澤東關于中國近代史的看法明確了中國近代史的基本內容。而歷史學家對其進行了全面闡述,明確其基本認知框架,標志著革命史范式的形成。在20世紀5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之間,革命史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中占據主導地位,影響人文社會大范圍科學的研究與發展,同時,在思維理念方面也發揮關鍵性的引導作用。

2、社會的發展促使革命范式凸顯自身局限性與落后性。從本質上分析,革命范式政治性突出,使得其研究方向與框架都完全立足政治角度與意識形態,同構性突出。革命史范式之所以被接受和應用,主要源于其對革命問題的關注,這也被持反對意見的研究者所否定。從整體上講,革命范式為中國近代史學科研究指明方向,奠定基礎。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革命史范式的絕對優勢逐漸消失。如果仍將其作為標準,那么很難實現理論與意識形態的有效區分,影響學術成果的認可度,教條化嚴重。

四、以新時期社會發展為環境對現代化范式涵義的理解

1、新時期現代化建設擴大現代化范式的在理論研究領域的影響力。20世紀80年代后期,現代化范式這一理論被重新認識。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這一理論得到蓬勃發展,革命范式面臨挑戰,打破革命范式對中國近代史研究的絕對性支配地位。從本質上講,現代化范式的形成得益于文化思想的多元化環境,積極構建共同的知識體系?,F代化范式積極開辟新的研究領域,融入多元化價值取向與方法,影響力極大,現代化范式的理論與框架成為其應用的主要依據。

2、現代化范式在批判中求得完善。在發展的初級階段,現代化范式應用簡單的二元對立觀念,簡單定義傳統與現代,視二者為獨立,遭到批評。隨著現代化理論的不斷深化,現代化范式不斷提升與完善。進入成熟期后,不斷反思,將其視為動態、發展的過程,立足多角度進行全方位研究。具體講,在沿用核心概念的同時,不再視傳統與現代絕對對立,而是發現彼此相互依存和補充的關系。

五、如何正確認識與應用中國近代史兩大研究范式

1、正確認識現代化范式與革命范式的存在關系。在社會發展中,現代化范式的應用主要是借助其視角實現現代化研究新范式的理論框架的構建,但是,并不意味著對革命范式的取代。立足現實,現代化范式不可能實現對革命史范式的替代,只是打破其作為絕對解釋方式的制約,構建更加具有競爭力、但是并不矛盾與排斥的綜合性分析理論與框架。

2、重視革命范式與現代范式的相互借鑒與發展,尋求全面創新。面對復雜的歷史環境,僅僅依賴一種范式或者理論很難實現對歷史的全面、深入理解。因此,要擁有開放性態度,發揮各種理論的優勢,重視積極借鑒。另外,正視理論中的不足與局限,合理設置應用環境與條件。要對模式理論給予正確認識,在強調其在解決問題方面的作用的同時,避免盲目推崇,要立足研究實際,合理選擇樣式。除此之外,要始終保持警醒狀態,善于創新,在理論方法的指導下,尋求新見解,有效處理史料與結論之間的關系。

六、結語

綜上,對于中國近代史兩大研究范式,為了更好地發揮其在歷史研究中的作用,要結合歷史發展進程,全面理解其基本內涵,正視二者的優勢與不足,正確處理二者直接的關系,保持端正的理論態度,在根本上為史學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牛方玉.單向度歷史視野的局限及其克服——關于中國近代史研究范式的演變與論爭[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4):147-160.

[2] 孟真真.中國近代史兩種范式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6.

[3] 董叢林.中國近代史研究若干問題的回顧與展望[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8(01):1-9+104.endprint

猜你喜歡
中國近代史基本內涵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森林康養產業經濟帶動性與環保型方案研究
依法治國之基本內涵探析
淺析中國近代史的分期問題
淺論義和團運動的性質
如何整體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涵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