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學困生的成因及轉變策略

2018-01-23 08:18鄭厚云
當代教育 2018年4期
關鍵詞:學困生老師孩子

鄭厚云

“學困生”即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學困生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學習成績低下的學生;狹義的學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學習效果低下,學習有困難,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教學大綱要求的學生。初中學困生的問題之嚴重,已使從教者身心交瘁、焦慮。學困生形成原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內部原因,這就要找到轉化之策略。

一、外部因素

1.家庭原因

家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奠基石,好的家庭教育則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催化劑;而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當則有可能會毀了孩子。導致孩子學習困難,家庭方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長的教育方法不當。要么過于粗暴,或過于溺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家長身上表現急切,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有的是責怪、怒罵,更甚至是的棍棒交加,“在嚴厲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變得自卑,性格內向,缺少人際溝通的能力,缺少自我反思的自我管理能力,壞脾氣,甚至是墮落等等?!倍^于溺愛的,當孩子出錯時,總袒護孩子。教育方法的不當,會讓孩子走下極端,學習上自然是跟不上。

(2)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導致孩子性格孤僻,要么防范心重、內向,要么膽大包天。我就遇到過這樣的孩子,其父親精神失常,其母為維持家庭生活,不得不到外務工,孩子在家無人管教,養成了許多不良惡習:厭學情緒極為嚴重,經常逃學、偷竊、賭博……當孩子不來上課告之其母時,她回答說:“我也沒有辦法,也管不了他……”作為一名家長,你自己的孩子管不了,別人想去改變不知要費多大的勁,最終孩子沒有念完初中就輟學到外打工去了。班上我還遇到過這樣一位女孩,在出生幾歲后,母親拋下她走了,父親為維持生活不得不到外打工,孩子在家無人看管,學習上無從顧及到孩子,孩子雖也想努力,但一直跟不上。

(3)受經濟大潮的沖擊。許多父母忙于掙錢,或是把孩子留在家里無人看管,孩子成了留守兒童,雖關于留守兒童無人看管所造的悲劇屢見報端,引起了從上至下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然而我想問我們的父母對孩子的監護、關照都盡職盡責了嗎?當孩子沒錢用時,有的經濟上是到位了,似乎有了錢就能做好一切,只囑咐孩子要好好學習,與孩子的溝通、對孩子的那份責任當家長的不能拂袖不管啊。

2.學校原因

學校對學困生的關注不夠的話,可能會致使學生愈學愈困。一方面表現在個別教師教學方法不當,激不起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課堂上擾亂紀律不管、打瞌睡不管、缺曠不管,常此以往,學困生就會這樣的心理:反正老師又不管我,我遲到曠課也無所謂,上課不聽,美美睡一覺……整天學習沒有目標,缺少正確的價值導向,對未來沒有危機意識,卻抱著混的日子,漸漸地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造成了惡性循環,學困生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學困生。

3.對教師的評價機制欠完善

教學質量這根弦讓老師惶恐,學生考不好,追究責任在教師,且要擔“責”,輕“責”在大會小會上點著,再“責”統考結束,弄一個培訓班,請有經驗的老師來傳經送寶,最重實行考試排名末位“淘汰”制……在這樣的高壓之下,老師們哪敢不“賣命”。試想,如果面對基礎參差不一的學生老師也實行這一招,考不好的倒數幾位學生找那些教學成績好的培訓,或是考得倒數第一的實行淘汰制,那該是個怎樣的情形?此法當然是不可取的,種種方法逼學生學,對成績好的學生效果一定不錯,而對學困生要適應老師的“壓”,那真是難上加難。導致厭學或輟學。

二、內部因素(自身原因)

一方面因為基礎未打牢,所以學不懂,產生厭惡學習情緒,導致不想學,到不愛學,日積月累,從而導致學困;另一方面則是懶惰成習意志薄弱所致。

三、轉變策略

1.關愛學生,拉近距離,走近他們心靈

“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是一種激情,愛更是一種能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标P愛學生,從心開始,走近他們,亦師亦友,讓他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2.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學困生,他們因成績滯后,所以厭惡學習沒有目標,在學校往往存在混的心態,他們不知學習做什么,就目前來說,他們有吃有穿,不必為生計去憂慮。所以他們不思進取,沒有遠慮,這時須教師去加以引導。

3.多理解,包容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們都常會犯一些錯誤,更何況是孩子,不必跟他們見識,引導他們往正道走,盡我們的力,學校是學習的好地方,同時也允許他是孩子們犯錯的地方,關鍵是犯錯了給予及時的糾正與引導。這得要我們當教師的多理解與包容。讓犯錯的孩子中錯誤中吸取教訓而成長、從而逐漸成熟起來。

4.多激勵,少批評

成長需要激勵。面對失敗或成功的結果,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慰或鼓勵,學生最期待教師公正的評價和積極的肯定。教師拿起表揚的武器,就能減少學生失敗后的灰心,增加學生成功后的信心。所以多給予孩子鼓勵,尤其是學困生。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5.溝通,走近心靈的橋梁

記得那次測驗,我一再強調學生要保持安靜,誠信答題,可班上那幾個學困生總又“竊竊私語”,平時不學習,考試倒還想考個好分數,更過分的是一個學生竟然還反臉去幫后桌平時就不學習讓我頭疼的女學生,在那幫她寫什么,我疾步走到他們身旁,提高聲音說:“你覺得這樣做恰當嗎?”哪知該學生盡然回敬我一句說:“那你說她問我我該怎么辦?”我說:“你可不理她,或跟我說……”其實我知這個學生是個樂于助人的人,別人找到自己幫忙明知不妥又不知怎樣拒絕人家,測試結束后,我把兩位學生都叫到辦公室經談話后,倆位同學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也明白了什么事是該幫,什么事是不該幫,而對女學生來說,她明白了要想取得好成績,平時努力分不開。我明白:“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因為我總認為一個人要誠實,誠實比分數更重要。這之后,他們都努力學習,我常關注著這個女學生的點滴進步,也常常與她溝通,幫助她,她的成績也逐漸上升。

6.做到不拋棄,不放棄

遇到優異的學生當老師的可能誰都會教,而遇到學困生,你能把他教好,那也許會更讓我欽佩。教師這份職業是一份良心的職業,當遇到這些學習困難的孩子,我們做到不拋棄,不放棄,對他們多些耐心,做到問心無愧。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假如有人認為有些人笨得簡直不可能有知識,我要說要找一面晦暗得不能反射任何影像的東西,或粗糙得完全不能寫字的字板,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就是一面篩子,躍然它留不住液體,但是如果你不斷地把水沖上去,它也會越來越干凈。同樣的道理,即使是最笨最蠢的人,雖然他在文字上不會有什么進步,但他的脾氣也會變得柔和?!?/p>

只要找到學困生的原因、找到應變它的策略,并抓好好學困生的工作,就能使學生從學習中找到學習的快樂、生活的熱情,進而漸漸減輕教師的從教之重,使教師們也能夠體驗到從教之樂,并從中看到教育之希望,看到學生之希望,看到國之希望。

猜你喜歡
學困生老師孩子
用愛和機智幫助學困生轉化
淺談轉化學困生的幾點體會
用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老師,節日快樂!
孩子的畫
老師的見面禮
六·一放假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