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開課真有那么重要嗎?

2018-01-23 08:18陳永生
當代教育 2018年4期
關鍵詞:公開課信任老師

陳永生

公開課成為評價教師的一條重要標準。在縣、市、省、國等不同級別上獲獎,以及獲獎的等級的不同,在職稱評定打分排隊就能得到不同的分數。大家知道,在我國職稱的高低意味著收入的高低,所以廣大教師重不重視公開課可想而知了。在學校公開課幾乎是期期有、年年有、級級(縣、市、省、國)有。個別學校還花樣百出,什么教研組比、年級組比、黨小組比、學校比,等等。學生聽其擺布,老師不勝其繁,領導樂此不疲。為了上好一堂公開課,領導和老師到處取經學習,甚者奔走于全國各地。當然,公開課是有一定需要的。如果上得好,對教學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也能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藝術是無止境的,小范圍適量地開展公開課也還是可以的。問題是把它上綱上線,看成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或者是主要矛盾,那就不合適了。其實,公開課沒那么重要。

首先,公開課就是一堂課,只要能把知識點準確地告訴學生,學生懂了,會思考、會引申了就可以了。不必象電影一樣搞得很全面,什么審美性、娛樂性、藝術性、功利性等都要具備。電影是有團隊的,有很大投入的,一部一個多小時的電影動輒幾千萬,時間也要三五個月,而公開課基本靠老師一人,而老師一個星期剛課就有十多節。電影功利要賺錢,有時需要花拳繡腿,而公開課則不要這些。況且,有些課內容比較簡單,沒必要要求很高的藝術性,譬如作業課實驗課也非要搞個帶有欣賞性的公開課來,就有點強人所難,也沒必要這么畫蛇添足。

其次,課上得好,并不代表書教得好。當個老師容易,當個好老師難。并不是課上得好就是好老師,也有課上得好的不是好老師,也有課上得不好的是好老師。教師的核心素養有很多,公開課好僅僅是一個方面,而熱愛教育、關心學生、樂于奉獻,在學生面前有偉大的人格魅力應該才是老師最重要的核心素養,這樣的老師是一定能教好書、教好學生的。

第三,既然是公開課,面對領導老師等評委,多少會帶有表演的成分;要求學生予以密切配合,難免會產生一些弄虛作假的痕跡。弄虛作假是違背教學初衷和教學目的的,與培養講誠信、守紀律、有道德、有理想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是不相符的。許多老師要求學生在公開課上好好配合,如有配合不太好的,課后一定會嚴厲批評的。這不弄巧成拙了嗎?

第四,公開課過多,各級評比過多,其根源是建立在對教師的不信任之上的。據說發達國家的教育是沒有這么多公開課的。只要我們對教師不太信任,就會盡可能多地進行檢查評比。這至少會造成兩方面的危害:一方面檢查評比不可能個個優秀,較差一點的會容易產生對自己努力和能力的不自信,而這種情緒在教學過程中又會不自覺地傳染給學生,從而又影響學生自信心的構建;另一方面,公開課源頭這種對教師的不信任,也會多多少少影響教師對學生的信任。這種領導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之間,一旦構成一種互不信任,互不融洽的氛圍,怎么能完成黨和國家所托付的教學任務。

第五,公開課多了,自然會占用教師大量的時間,造成其它方面時間的減少。教育不僅僅只要上課,還要有大量時間備課、鉆研教材,還要批改作業,還要與學生談心、與家長溝通,還要進行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等,這些都需要大量時間。

教學有法,但無常法。公開課不應千篇一律,更不應將其標準化。老師應有自己的個性和教學風格,強求一種模式是十分可怕的。試想,面對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我們只用一種先進的模式來培養我們的后代將是一種什么局面?教育是一個要求高度自律性的行業。它需要教師認真負責、忠于職守、獨立自主,因為其他人不可能代替你的職責。弄虛作假、形式主義雖然能得到一些名譽和經濟等方面的收獲,但肯定得不到學生發自內心的長久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因此不能說教育取得了真正的成功。公開課的泛濫是一種灌輸性、他律性。如果把它上升為一種制度,我們就會喪失對它的危害的警惕,本能地把它當成一種本質或邏輯。在這個邏輯里面,你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就不得不考慮榮譽、職稱和收入,就不得不接受這種制度的安排。而這種缺少自律性、自主性的教育,就會使我們越來越相信權力系統、強力系統、檢測系統,越來越不相信自己,越來越不能自主專注地從事教育工作。當對一些不符合教育規律的他律性、制度性不能作出合理的詮釋時,就會在教學中產生各種各樣的困惑來,從而制約我們教育事業進一步。

猜你喜歡
公開課信任老師
表示信任
裸課,語文公開課的一次自發性嬗變
第一次公開課
嚶嚶嚶,人與人的信任在哪里……
從生到死有多遠
公開課
公開課,希望不再是作秀
老師,節日快樂!
老師的見面禮
六·一放假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