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2018-01-23 08:18徐良福
當代教育 2018年4期
關鍵詞:計算題計算方法分母

徐良福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確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持之以恒,有計劃、有步驟,在時間上要講求速度,在數量上要講究密度,在形式上、內容上要注意靈活新穎。只有我們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堅持不懈,才有可能見到成效。在日常課堂教學和練習中,學生普遍有輕視的態度,一些計算題并不是不會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夠集中、抄錯題、運算粗心、不進行驗算造成的,因此題做了不少,錯誤率卻居高不下。那么,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呢?通過近些年對學生口算能力的研究,我認為學生的計算能力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培養學生計算的興趣。巧學活用,會使相對枯燥的數學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起來,會讓學生學得興味盎然,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寓教于樂,結合每天的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練習一些口算。在強調計算的同時,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如:用游戲、競賽等方式訓練;用卡片、小黑板視算,聽算;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還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2)講清算理,為正確計算提供依據。我們知道,算理是運算正確的前提和依據。學生頭腦中算理清楚,計算起來就有條不紊,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方法使學生理清算理。①領悟法。如:在低年級講授進位加法時,可讓學生在擺一擺,畫一畫,數一數的基礎上體會湊十的過程,發現滿十進一的現象,學生會對“十進制”這一自然數的進位方法有很好的認識。在計算中應用到滿十進一的理論時才不會疑惑不解。②知識轉換法。如:五年級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先讓學生充分領會分母不同即分數單位不同,而分數單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減,懂得了這個道理之后,再引導學生運用通分的知識,化異分母分數為同分母分數,于是問題就轉化為已學過的同分母分數相加減了。

(3)培養學生計算細心、認真的好習慣。學生在計算中常會出現這樣一些錯誤:看錯抄錯題目;列豎式時數位沒對齊;計算時不打草稿;一位數加、減、乘、除計算錯誤導致整題錯;做作業時思想不集中;做完題不回頭檢查等,這些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口算練習,基本上采用聽算和看算訓練。持之一恒,學生計算速度和正確率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其次,教育學生養成驗算習慣。數學教學應當培養學生作業認真、仔細,書寫整潔、格式符合規定,對計算結果自覺檢查等學習習慣。我們要要求學生作業完成后要作自我檢查,復核或驗算。如:學生在解好方程后,一定要把答案代入原方程進行必要的驗算,通過驗算,讓學生做出正確判斷;當然,豎式計算學生也能通過交換律及逆運算的關系來進行驗算。

(4)練習題的篩選要恰到好處。數學知識系統性很強,如果整數的加、減、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沒有學好,那么小數的加、減、乘、除法就很難學會。

學生計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簇而就,因此加強平時的訓練是十分有必要的。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可以安排“天天練”,即每天練3~5題的計算題,讓學生做到天天有“點心”吃,又能做到“溫故而知新”。

(5)練習形式多樣化。為了讓學生始終有新鮮感,計算練習的形式要多樣,如通過游戲、競賽、搶答、開火車、聽算、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撲克牌、同桌對問或小組比賽等形式來調學生的胃口。還可以通過“趣題征解”“巧算比賽”等形式。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6)舉一反三,提高實效。每講完一種新的計算方法,應先集中練習新學內容,再練習與本節內容有聯系的題目,最后把新舊知識串起來練習。例如:學習兩位數乘法之后,出示練習題:15×15= ,25×25= ,35×35= ,先請學生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進行運算,然后思考:兩個因數有什么特點?積的十位個位數字有什么特點?積的高位數字與因數的十位數字有什么關系?這樣學生發現了規律,了解了數據的特征,很快掌握了快速計算方法,接著讓學生比賽口算55×55= ,65×65= ,75×75= ,85×85= ,就會迎刃而解了。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只有我們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見到成效。

猜你喜歡
計算題計算方法分母
力學計算題
極限的計算方法研究
“去括號與去分母”檢測題
找回“丟棄”的分母
化學反應平衡常數計算方法的探討
速尋關系式巧解計算題
一道化學計算題的守恒多解
第二重要極限的幾種計算方法
初中化學計算題類型解讀
快速求最小公倍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