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與王朝

2018-01-23 08:18龍雨天
當代教育 2018年4期
關鍵詞:孝道

龍雨天

【摘 要】 在中國,“孝道”作為一項道德準則被人普遍認同和遵守,并與“忠”一起,成為古代君主治理天下的準則和評判人才的標準。但近年來,“孝道”也引發了熱議,并似乎淪為了某些人獲取利益的工具。在歷史過程中,“孝”和“孝道”的內涵及應用語境已發生很大變化,因此堅守孝道會帶來好壞不一的影響。在新時代社會中,應對“孝道”進行新的解讀,實現構建良好家風、培育社會敬老養老觀念的目的。

【關鍵詞】 孝道;愚忠愚孝;家國同構

Abstract: In China, "filial piety" as a moral norm has been generally recognized and observed, and together with "loyalty", it has become the criterion for ancient monarchs to govern the world and the criterion for judging talents. But in recent years, "filial piety" has also aroused heated debate, and seems to be reduced to some people's tools for gaining benefits. In the course of history, the connotations and application contexts of filial piety and filial piety have changed greatly, so sticking to filial piety will bring about different effects. In the new era society, we should carry out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filial piety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good family style and fostering the concept of respecting the elderly and providing for the aged.

Key words : filial piety, foolish loyalty and obscurity, the same structure of the clan and country

一、問題引出

許烺光在其作品《祖蔭下》中提出一個“父子同一”的概念,他認為,喜洲鎮的居民在社會生活強調競爭,個人追求成功的渴望十分強烈,而為了讓家族在社會競爭中取得勝利。夫妻感情及個人個性,特別是年輕人的自我追求和主張都被強烈壓抑。為了讓孩子繼承祖業,喜洲人在教育中特別強調對長輩的服從,引導年輕人走向已知而明確的道路。同時,父輩也會給予年輕人以人生發展上的建議和幫助。筆者認為,喜洲鎮的社會文化生活是中國文化的凹面鏡,它是對中國社會的濃縮。之所以會出現典型的父子同一現象,之所以晚輩對長輩如此遵從,是因為傳統中國以小農自然經濟為基礎,社會結構比較穩定,代代流傳的經驗對個人成功有重要作用。而在此經濟基礎上形成的宗族就是這一事實的體現,宗族具備教育、組織生產等功能,“孝道”就是父子同一現象的觀念體現,人們從小到大都被灌輸這些內容。孝道觀念在家國一體的觀念支配下進一步衍生,就引發出“是否要遵從祖宗之法”的討論,這一討論的結果往往對古代國家的改革行動有影響,并進一步關聯到王朝的治亂興衰和發展走向。由此看出,反映和灌輸父子同一的孝道觀念具有兩面性。建國以來對地主經濟的改造和改革開放后的市場經濟改革使得土地和農耕的價值降低,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形態多元化使社會流動性加大,許多農民的身份發生轉變,出現農民工群體。生育率降低,人口老齡率上升。以上多種因素都將導致宗族和大家庭加速解體,而在當今社會,如何給古老的孝道文化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如何把孝道文化有機與家風聯系起來,都是值得我們探索的內容。

二、中國的自然地理環境

中國的緯度范圍大約是在3°N—53°N 之間,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是兩類比較適合農耕的氣候類型,中國耕地約20億畝,可耕作面積不多,國土面積中丘陵、山地、高原占比較大?!爸袊币辉~,先秦時代主要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這一廣袤地帶一直到唐朝時期都是溫暖濕潤的,利于農業生產,如在西安附近的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水矍和竹鼠兩種亞熱帶動物、在龍山文化遺址一個灰坑中找到一塊炭化的竹節(有些陶器器形的外表也似竹節)。春秋戰國時期,許多典籍的記載也可證實梅曾廣見于黃河下游的華北地區,“終南何有?有條有梅?!保ā对娊洝で仫L》)“若作酒醒,爾惟迪集;若作和羹,爾唯鹽梅?!保ā稌洝ふf命篇下》);戰國時期的雨水節氣比今天要提前約一個月左右,現在生長季節要比戰國時代長三、四十天。[1]這些證據都說明古代早期中國的自然地理環境利于農業發展,但是,農業生產也要面臨許多自然災害,古代中國的自然災害主要是水災、旱災、蝗災三種,旱災不時發生,水災則可研究歷史上黃河的多次斷流、改道、決堤過程??偟膩砜?,三種災害的發生與氣候的突變有很大關系。

三、宗法制與宗族的形成

依據前述氣候地理條件,中國適合農業的發展,但農業生產需要進行開墾土地、修建水渠、及時收割等農事活動,而這些活動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就能完成,它往往需要一個集體的協同勞作,因此,宗族便應運而生。宗族可以理解成幾個家庭的集合體,具有一定的生產功能,實則宗族是家族的超越,家族不僅有知識灌輸、倫理規訓、組織生產等功能,宗族也具有一定政治性,如古代宗族可以動用私刑,懲罰不孝無需報官等等。除此而外,宗族可以為宗族成員提供安全防護,協調族內糾紛,它以宗族權威為主體、以族規祖訓和鄉規民約為基礎,在歷代官方政府難以觸及之處,宗族在調節地方矛盾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時宗族還與地方政府協同進行管理,如秦漢時代的三老、嗇夫、游徼;北魏入主中原時的宗主都護,都是維護社會統治秩序的宗族代表。秦代的閭左,漢代的衛士、材官、田卒,魏晉的部曲家兵制、府兵制,宋代的鄉兵,近代湘軍等軍事體制都以宗法宗族為基礎。由此可見,宗族積極參加古代基層社會生活。適應宗族社會的秩序規范,也即就是宗法制。宗法制的產生比較早,在夏代就形成了雛形,“禹合諸侯于涂山,執玉帛者萬國?!盵2]最終在周時期確立并帶有家國一體的色彩,王國維對這一觀念闡述得很清楚,“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喪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諸侯之制;二曰廟數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盵3]這一體系的衍生,就是等級分明的禮制,雖然禮制有很多種,但與普通人關系最大且影響一直影響到今天的,就是嚴格區分長幼尊卑的孝文化。

四、孝文化與禮教

(一)活潑的孝道文化

孝道最開始只是一種通常意義的家庭倫理道德規范,形式比較靈活,關于孝道的踐行也沒有一個統一而嚴苛的標準?!墩f文解字》說,“孝,為子承老形?!奔醋优M到贍養父母的義務,而關于孝的定義,早期儒家經典有很多論述,如孟子“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盵4]《孝經》“夫孝,德之本也?!盵5]荀子認為“孝子所以不從命有三: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孝子不從命乃哀?!盵6]早期孝文化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道德行為的體現,孝養父母,沒有固定的模式,但無論以任何形式都要原發自內心深處的敬愛之心?!盵7]這與后世禮教興起以后異化的愚忠愚孝形成鮮明對比。

(二)禮教的興起

禮教的男女、長幼、尊卑觀念古已有之,但由于北方多戰亂且少數民族參與政治統治的緣故,自漢至唐,儒家并不是社會觀念的唯一主導,社會也比較多元而活潑。但到了宋代,保守外敵侵擾之苦,國力微弱,幽云十六州,西域等不再為王朝所有,儒家開始變得保守僵化,理學和禮教束縛人的思想,并阻礙社會發展。

(三)愚孝

自宋開始,愚昧的道德就開始盛行,并驅逐了理性道德的位置,愚忠、愚孝、愚貞、愚節泛濫,而愚孝應該最為人所知。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兒”“臥冰求鯉”“老萊子娛親”等故事都體現出愚孝的觀念,而愚孝的實例也數不勝數,如“有人為療父母之疾而自殘肢體;也有人為療母疾,竟然殺子祀神;更有甚者,個別人為盡孝道,竟隨父同死?!盵8]一愚孝之人,在聽聞父親去世后,即“慟哭奔歸”,到家后竟以頭觸庭槐而死?!盵9]這些事例都反應出孝道的異化。各種所謂孝道的行為不過是為了博取名聲,實則非常自私和無恥。

五、孝道與祖宗之法

在家國同構的古代社會,孝道在國家層面的體現就是對祖宗之法的堅守,堅守祖宗之法者,便是所謂孝子明君,忠臣義帥。但是,所謂祖宗之法是先代君主在當時的形勢背景下采取的策略,具有很強的時效性,不能忽視所處環境的不同,照搬照套。如秦國和趙國都采取了果斷的改革措施,增強了國力。但與此相反,宋代在軍事制度過于保守,死守祖宗之法最終導致宋朝軍事力量的衰弱。長期以來,宋朝在軍事上秉持強干弱枝,重文輕武的策略,壓制地方和武將勢力,這一政策固然使“宋代以后,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通過兵變或所謂“禪讓”等方式篡取中央政權而成功者,也沒有發生嚴重的地方分裂割據局面?!盵10]但另一方面,這也使得宋代國家軍事力量的下降,而這產生一現象的很大原因,是宋朝君臣囿于祖宗之法,遲遲不進行改革。宋代政治“專務以矯失為得?!盵11]嚴防“意外倉促之變?!盵12]在宋朝,縱然很多大臣對一味保守的政策提出反對意見,如“朝廷之過,常在乎無事之時因循而不為,有事之后顛沛而失錯?!盵13]朝廷當“稍革因循之弊?!盵14]有的認為:“新者精神之謂也”[15]“天下舊而不復新,則其事業有所斷而不復續”[16]北宋中期的范仲淹、王安石等人則呼吁改革“累世因循末俗之弊?!盵17]但終宋一朝并未進行較為徹底和全面的改革,而對于祖宗之法的一味敬畏和堅守,不僅阻礙宋的改革與發展進程,終于,宋陷入積貧積弱、內外交困的局面,以致亡國。

六、孝道批判與反思重建

孝道作為一種道德標準日益僵化,人們對孝道的理解也越來越偏激,造成了很多慘劇。因此,新文化運動中,很多名人對畸形的孝文化進行了批判:如陳獨秀認為孝道“損壞個人獨立自尊之人格”;“窒礙個人意志之自由”;“剝奪個人法律上等之權利”;“養成依賴性,栽賊個人之生產力?!盵18]胡適撰寫“《易卜生主義》一文,大力提倡健全的個人主義,要求人們首先向娜拉學習,勇敢地走出家庭,努力把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其次要象斯鐸曼醫生那樣,特立獨行,敢說老實話,敢向惡勢力作戰?!濒斞阜磳鹘y的禮教,如《狂人日記》《我們該怎樣做父親》,吳虞對愚孝行為和傳統孝道觀念做了無情批判。除此而外,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茅盾的《子夜》等作品都對畸形的孝文化口誅筆伐,作了全面的批判。這些作品中的觀念啟迪了國人,真正去反思孝道文化內涵。

自抗日戰爭起,人們就開始對孝道文化進行整理和創新。如賀麟認為孝道的本質,就是教人以等差之愛為本而善推之;馬一浮把孝道文化的解釋普泛化;徐復觀把《孝經》與孔孟之道中的孝道做了區分,并把孝道與民主政治聯系起來等。

新文化運動“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毙⒌雷匀灰膊焕?。人們都積極反思傳統孝道的弊病并探索孝文化的新內涵。

七、新時代的孝文化

建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流動加快,城市化進程持續進行。農村中傳統的大家族、大家庭逐漸解體,傳統孝道所依附的經濟基礎不復存在。但在中國社會人口老齡化,養老社會化,家庭縮小化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擴大孝道文化的內涵,如何建設孝文化為主的新時代家風,如何把孝道帶入尊老養老的實踐中去,都是值得關注和思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中國科學,1973(02).

[2]劉利等譯注.左傳·哀公七年.北京:中華書局,2007.

[3]王國維.王國維文集.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

[4]孟子.離婁下

[5]孝經.開宗明義

[6]荀子.子道

[7]喬穎.中國傳統孝文化與當代高校德育.

[8]張錫勒.論宋元明清時代的愚忠、愚孝、愚貞、愚節.

[9]明史.孝義傳二.

[10]鄧小南.創新與因循:“祖宗之法”與宋代的政治變革.

[11]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卷 12.

[12]朱熹.三朝名臣言行錄.四部叢刊初編本卷,128.

[13]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卷171.

[14]周必大.文忠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134.

[15]袁燮.絜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1.

[16]蘇轍.欒城應詔集.四部叢刊初編本卷 8.

[17]王安石.臨川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 41.

[18]獨秀文存卷一載《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憲法與孔教》;《復辟與尊孔》.

猜你喜歡
孝道
情景劇《時間都去哪了》
孔子思想體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觀念
大學生踐行孝道的途徑探析
搭建孝道教育與實踐平臺,探索校園文化育人新途徑
塑成作為倫理主體的父母與子女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盡孝而親不待
孔子哲學思想中的孝與仁
淺談中學生的孝道教育
論孔孟思想的現實意義
用美德丈量人生 將溫情遍灑人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