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秋菊教授客家山歌唱腔藝術及其教學傳承探析

2018-01-24 21:22黃露暉徐金陽嶺南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
民族音樂 2018年3期
關鍵詞:漢劇唱法山歌

■黃露暉 徐金陽(嶺南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

徐秋菊,著名客家山歌表演藝術家,廣東蕉嶺人。1975年考入梅縣地區戲劇學校(即今梅州市藝術學校)就讀,1979年畢業;1991年10月在廣州友誼劇院成功舉辦“徐秋菊獨唱音樂會”;1993年3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毛阿敏一起舉辦了兩人的獨唱音樂會,1993年任梅州市山歌劇團副團長;1999年任梅州市藝術學校副校長;2004年調廣東省文化館,任創作調研部主任,研究館員。她還先后多次赴美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法國以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訪問演出,用山歌聯絡了鄉情、僑情,增進了鄉誼,成為“客家文化大使”,受到客家鄉親的熱烈歡迎,被譽為“山歌皇后”。

徐老師對客家山歌的傳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已出版的歌曲專輯有:《郎有心妹有情》 《客家山歌特出名》 《梅水歌謠》 《月光光》 《鄉情是酒愛是金》 《客家鄉親》等。

徐秋菊教授把客家山歌的直喉唱法、戲曲唱法和中國民族唱法方法加以糅合,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唱腔。徐秋菊教授用獨特的山歌唱腔演唱的同時,也將自己的“徐氏聲腔”用獨特的教學方式進行傳承。

■徐秋菊教授的唱腔形成

客家山歌從中原走來,走過無數個地方,在一代代客家兒女的口中傳承。從最原始的山谷斗歌,到村鎮山歌擂臺賽,再到現在的山歌藝術節,客家歌王、客家山歌大師的評選活動也在不斷地與時俱進。以梅州地區為例,將客家山歌按地域分,每個地區都會有屬于他們的代表性歌王和山歌傳人,如:梅縣松口的廖小榮、大埔縣的余耀南、興寧市的周天和等等。徐秋菊是蕉嶺山歌傳承人,她擁有一副天然而原始的好嗓子,在她不斷學習和總結前輩聲腔特點之后,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徐氏聲腔”。徐教授是一位能唱、能演、能寫、能編的山歌藝術大師,在客家山歌表演藝術界獨樹一幟。

(一)生于山野,天賜好嗓

徐秋菊教授生于廣東梅州蕉嶺,她曾說過“我是真真正正的山里人”。她與絕大多數的客家孩童一樣,都是在搖籃中伴隨著阿姆哼唱的山歌入睡,光著腳丫哼著山歌在田埂上走過童年之路的。她生在長在蕉嶺這個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的小山城,家鄉的山水養育了她,讓她從小就有一副天賜的好嗓子??图疑礁璧膫鞒蟹绞阶钤缬凶匀粋鞒?、家族傳承等,她最早接受的山歌傳承就是自然傳承。她每日跟著阿姆到田間勞作、跟著阿爺到山谷砍柴,那時的田間山谷都飄蕩著歌聲,經過日積月累、耳濡目染,她便也能出口成歌。

(二)唱念做打,學習漢劇

從小就有音樂天賦的她,在初中畢業后被梅縣地區戲劇學校破格錄取,在戲校漢劇班進行了4年的漢劇學習,那可謂唱、念、做、打樣樣在行。漢劇聲腔以西皮、二黃為主,還兼有一些其他曲調的聲腔特色;其聲腔也會依所扮演的角色行當進行改變和調整,如:末腳唱腔醇厚深沉;旦角唱腔絢麗多彩、聲情并茂。她在戲校4年的學習把各行各類的唱腔特色學到爐火純青的水平,為她日后的山歌劇表演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翻山越嶺,拜師求藝

戲校畢業后,她并未如愿地當上漢劇演員,而是被分到了梅縣山歌劇團當獨唱演員。在山歌劇團,她并不能將漢劇唱段拿出來獨唱。因工作的需要,她決定暫放漢劇重學山歌。從那時起,她便開始了漫長的山歌學藝之路。她憑借著兒時對山歌的記憶,從山歌的發音開始從頭學起。她利用每次團里到各地演出的機會,去到一個地方便去拜訪當地的山歌大師,向他們取經求藝。為了學習長潭山歌,她便蹬著自行車到張一鳴大師家找張大師學長潭山歌;為了學習五華山歌,她便自帶干糧到周桂友大師家找周大師學習五華山歌。她曾說:“山歌的每一個吐字,每一絲氣息都是有生活根據的。我們的客家山歌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所以唱山歌首先就要唱出‘山’味。拜師學藝就要找那些根植民間的大家,才能學到山歌的靈魂及精髓?!彼幌Х皆綆X,到各地拜師求藝,她執著和吃得苦的精神,讓她學到了各地山歌的精華,成為梅州地區唯一一個能唱梅州各縣山歌的人。

(四)百家之長,化為己用

最初的翻山越嶺,拜師學歌,只是為了能在山歌劇團混口飯吃。卻不曾想,這一干竟把它干成了一番事業。徐教授對山歌也是越來越執著、越來越熱愛,慢慢地,她發現客家山歌不應該總局限在田野山間,鄉鎮舞臺上演唱,她希望把客家山歌帶上更大的舞臺。于是,她便踏上了更遠的拜師道路。她走進上海師專,接受專業的聲樂學習。她希望客家山歌在直喉唱法的基礎上能夠加上更為科學的發聲方法,使它能被更多的人接受。從兒時接受的自然傳承,到戲校的漢劇學習,到翻山越嶺拜師求藝,再到上海師專的專業聲樂訓練,徐秋菊教授汲取多家精華化為己用,在客家山歌的直喉唱法上融入專業的發聲方法,在客家山歌的表演唱里揉入漢劇的唱、念、做、打,歷經多年磨礪,終成一代名師。

徐教授認為社會是不斷向前發展的,扎根在我們生活中的這些文學藝術也應該伴隨著時代的腳步不斷發展,因此她在山歌劇團、民間舞臺摸爬滾打多年后決心開始革新原版山歌。經過她的革新創作,原本難登大雅之堂的山間小曲現已登上世界舞臺,她也成為客家山歌界一位能唱、能寫、能編、能演的山歌表演藝術家,其藝術造詣之深是后人難以超越的。

■徐秋菊教授的演唱特點

(一)在扎實氣息基礎上的真聲使用

客家山歌是一種原生態的表演藝術,在田野山間農婦、村民們演唱的山歌都是用真聲、本嗓唱的,真聲唱法是客家山歌中最突出的一種演唱方法。何為客家山歌的真聲唱法?星海音樂學院的袁東艷教授給出了這樣的解釋:“真聲是指發聲時聲帶全部振動,自然呼吸。一般情況下人們說話用的是真聲,這種聲音很原始,沒有方法的講究,只是出于人的本能,音域很窄。它就是用說話的聲音來唱歌?!边@種真聲唱法在客家山歌界也被稱為直喉唱法,它的局限性在于音域窄,不能長時間地、持久地演唱,它只適合于田間勞作的婦女們短時間地跟人對歌戲謔時演唱。但是,徐秋菊教授的真聲演唱是建立在扎實的氣息基礎上的,她非常注重氣息的運用,她認為氣息在歌唱中是占首位的,學會了氣息運用才能說學會了歌唱,這是她在戲校學漢劇時就已經悟出的道理。她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必做的便是練氣息。她扎實的氣功使得她用真聲演唱時可以擴寬音域,而且能長時間地歌唱。

(二)以真聲為主的混合聲的使用

什么是以真聲為主的混合聲?星海音樂學院的袁東艷教授也做了如下解釋:“以真聲為主的混合聲是在真聲的基礎上加進一些假聲的成分,聽起來是混合聲,但卻有很強的真聲感。這種聲音要有一定的氣息支持,是整體共鳴但聲帶及其周圍的肌肉用力比較大,沒有混合聲的音域寬,但比真聲要強很多,是一種有真聲感但不失高位置的混合聲,它能兼有真聲唱法的親切自然、原始樸素的風格與混聲唱法的上下自如,能表現一定的技巧?!毙烨锞战淌诤茏⒅乇3肿约旱脑忌ひ?,她認為從母體帶出的原汁原味的聲音才是最真最美的。在她到上海師專進行過專業的聲樂訓練后,她在自己的歌唱中也加入了一些混合聲,但是那都是以真聲為主的混合聲。她的天生嗓音很好,本來就擁有天然的高位置,真聲感很強,混合聲的運用往往是因為一些現代新山歌作品的需要。她這樣的演唱既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的聲音特點、演唱風格,也使人聽起來不失方法,能被更多的人接受。

(三)“徐腔”與“湯腔”的“同”與“不同”

說起蕉嶺縣的山歌大師,除張一鳴、徐秋菊之外,還有一人不得不談,那就是湯明哲湯大師。湯明哲大師是蕉嶺山歌的第二代傳人、是張一鳴先生的弟子、是徐秋菊教授的恩師,以“客家竹板歌”著稱,最擅即興演唱。他的聲腔是原汁原味的真聲唱法,在音調較高時加入氣息輔助。他最善于即席答唱,急智敏思,暢達如流?!皽弧敝饕谜媛曆莩?,且主要局限于“五句板山歌”的演唱,把客家山歌中的一種演唱形式發展到頂峰。

徐秋菊教授作為湯大師的弟子,她在學習老師真聲唱法的同時也加入了專業的發聲技巧、氣息運用等,使得她的歌唱范圍更廣,歌唱道路更長。她還將從湯大師那學來的原版山歌,利用現代作曲技術將它們改變配樂,形成一首首充滿現代氣息的新山歌,她也被譽為“新山歌創作第一人”。如她的作品《喜事好運滾滾來》 《鄉情是酒愛是金》 《客家鄉親》等,都是由她作詞作曲,改編原板山歌,但不失山歌韻味的新山歌。由此我們便可知“湯腔”單調、局限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學性?!靶烨弧蹦艽帜芗?、能軟能硬,較為合理科學,可以適用于多種山歌的演唱。

■徐秋菊教授的教學傳承

《禮記·學記》言:“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苯陙?,徐秋菊教授開始從舞臺走向講臺,到各地講課,只要有客家人的地方她都會去,她希望老祖宗留下的東西能更好地保存下去,讓客家山歌代代相傳。徐秋菊教授不僅在山歌演唱上運用的是獨特唱腔,現如今,其在山歌教學傳承上也有自己的獨門秘訣。

(一)上山“喊山”的發聲練習

我們所熟知的專業聲樂發聲練習都是在琴房對著一臺鋼琴“咿咿呀呀”,徐老師的發聲練習完全不同于音樂院校的聲樂訓練,她提倡的是到山上去“喊山”。她認為山歌最初的形式就是在山上歌唱的,那么她的發聲練習也應該回歸原始地。所謂“喊山”,就是到山頂從這座山頭喊過那座山頭,老師說這樣的訓練不僅能使聲音的音量擴大,保持山歌演唱的原始性,還能借爬山這項運動訓練氣息,增加肺活量。

(二)走出教室的教學模式

徐老師上課不喜歡在一間固定的教室、固定的琴房里上,她提倡的是走出教室、走進自然。她始終認為客家山歌就是在田野山間演唱的,盡管現在已將它搬上各大舞臺,但是它的歌魂還是生于山間、源于自然;而且山歌多即興演唱,看物即歌、遇事即唱。因此她的課堂沒有一間固定的教室,大到深山野谷,小到廚房雜間,都可以是她的教學場地,隨到隨唱,隨處可教。這樣的教學形式就是為了讓學生深入自然,親身體驗生活,從自然中感悟山歌的靈性,擴寬視野,培養學生即興編唱的能力。

(三)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在幾千年前,中國的大教育家孔子就已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在徐老師的山歌教學中,她也非常注重因材施教。她會根據學生的自身條件、接受能力等情況,為學生設置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還會根據學生的嗓音條件為學生選擇適合其演唱的曲目,讓學生原始的音色得到充分的發揮。前幾年,徐教授的學生主要分散于梅州各地,她面對每個縣的學生都是提倡先學會自己本地區的山歌演唱,待能力提升后再去研習其他地區的山歌,她這樣的教學從學生的學習角度出發的同時,也為各個地方縣培養了優秀的山歌接班人;讓學生很好地學到知識的同時,也為各個縣的山歌傳承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近年來,她的學生遍布于廣東省客家人聚居的各個地區,乃至福建、江西、湖南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無論來自何地,她對每位學生的教學都經過了精心設計,她會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身特性,為學生們量身定制適合自己個性發展的教學方法,也會讓學生帶著屬于自己的果實走出師門。

■結 語

對于一位視山歌如命的人,徐秋菊老師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客家山歌。為了更好地完成此文,筆者于2018年春節期間專程拜訪了徐秋菊教授。與徐教授交談的過程中,情到深處,徐教授語重心長地對筆者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希望客家山歌能永遠流淌在客家兒女的血脈中。傳承、發展客家山歌,我們要兩只腳走路,一只腳要扎根在客家文化大花園中、扎根在客家大地上,傳唱好屬于客家人的原版山歌;另一只腳要走在時代發展的道路上,學習、吸收其他劇種的長處化為己用,并要與時俱進不斷地給客家山歌注入新的時代元素?!笨图疑礁枋菄壹壍姆俏镔|文化遺產、是客家兒女的根。我們應接過先輩山歌傳承的火炬,竭力讓客家山歌在我們的手中得到更好地傳承和發展。

猜你喜歡
漢劇唱法山歌
山歌還要妹起頭
“中國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山歌
高校聲樂教學中跨界唱法的應用探討
談當代民族唱法如何演唱傳統粵曲——以《昭君出塞》為例
1949年以來漢劇表演藝術資料述論
廣東漢劇的文化解讀探討
苗山歌
梁素珍廣東漢劇旦角表演藝術特色簡析
淺談流行唱法的演唱特點及特殊技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