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2018-01-24 18:14王建芳
開心素質教育 2017年9期
關鍵詞:責任精神兒童

王建芳

細細品讀楊東平教授的《教育的重建》一書,掩卷沉思,書中質樸的語言和理性的觀點飽含楊教授對中國教育現狀的冷靜思考和殷殷期盼。我想借著楊教授“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重要”這一觀點再談點個人的體會,故家庭教育中應該重點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即誰來教、怎么教和教什么的問題。

古語有云:子不教,父之過。三字經中的這短短六個字就道出了父親在整個家庭教育中的主導地位。不過從廣義上來講,要解決家庭教育中誰來教的問題,這個“父”字應包含母親及家庭中的其他長輩。換句話說,家中的長輩對此“子”均有教的義務和責任,只是各自承擔的教育功能不同而已。當然其中最主要的角色還是父親和母親,這就很好地回答了家庭教育由誰來承擔的問題。而當今中國的現狀,作為父母最大的考驗就是要破除“起跑線上的恐懼”,要不為商業蠱惑所擾,不為相互攀比所困,堅持基本常識,把兒童當作兒童來對待,使兒童免于起跑線的恐懼,這就是家庭教育成功的第一步。

至于如何教的問題,就是要根據父母親不同的先天優勢和責任而擔負起各自的教育職責。從人類的經驗和研究發現,人的天性有兩種基本需求,即親密性和獨立性,母親的天然優勢與責任就是培養孩子的親密性,親密的情感和人際關系,重在哺育和養育,因此母親在孩子嬰幼期顯得特別重要,而父親的天然優勢和責任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即自信、自強、自立、自理能力。孩子是看著父親的背影長大的,兒童非常期望自己成為父親那樣的人,因此父親要給孩子更多獨立生活和豐富體驗的機會,這有助于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和獨立能力。

正如楊教授所言,家庭教育中家長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幫助孩子發現自我,發現個性。這就回答了教什么的問題。具體來說最重要的有三個方面。

首先是教會孩子保持身心健康。孩子的身心健康比上名校更重要,“健康第一”并不是一句空話,家長應引導和培養孩子的體育興趣、體育習慣和體育能力,讓孩子熱愛戶外活動。而喜愛戶外運動,身體健康的孩子,往往心理也比較健康,這類孩子人緣好,活動和動手能力強,這種開朗樂觀的性格也會帶給他們一生的好運,這就是所謂的“性格決定命運”。

其次是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家長要努力引導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大氣、包容、有正義感、有愛心的人。父母應從小就教導孩子不闖紅燈、不插隊、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讓孩子遵守游戲規則,學會尊重,樂于分享,為人正直,有感恩之心等等。因為是開朗、大氣、親和力、合作性、講規矩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發展,決定他能不能成“大器”。健全人格還包括生活能力的培養,其目的是培養孩子自強自立的能力,因此父母應該讓孩子從小就參與到家庭的簡單事務中來,使孩子很早就具備一種生存和生活的能力,這樣的人格才比較健全。

再次是要引導孩子與書為友。所謂“閱讀奠基人生”,家庭教育中父母應該重點關注孩子的“精神成長”,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如果一個孩子能在幼年時與書結緣是一件大好事。當一個孩子喜歡閱讀、與書為友時,教育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好的兒童讀物是孩子的“精神母乳”,會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影響孩子的終生成長,通過閱讀和探究,孩子會逐漸形成自己特定的趣味和愛好,并慢慢形成一種生活方式,逐漸具備主動汲取自己所需的精神營養的能力,而這種生活方式和能力將使孩子終身受益。

教育的真諦,就是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做父母的必須認真擔負起家庭教育的使命和責任,觀察和發現孩子獨特的稟賦、潛質、愛好,點燃孩子內心的火焰,這也許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花再長的時間也值得去做。因為一個優秀的孩子,就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作者單位:江西省吉水縣教師進修學校)endprint

猜你喜歡
責任精神兒童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責任與擔當》
每個人都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拿出精神
誰的責任
責任(四)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六·一”——我們過年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