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閱讀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探究

2018-01-24 00:23劉瑩
開心素質教育 2017年9期
關鍵詞:駱賓王研究性音樂

劉瑩

小學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關鍵部分,作為教師應積極響應新課改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地位,改變傳統由教師替學生分析閱讀文章,而是讓學生展開思維自主研究,讓學生在閱讀中強化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讓其成為閱讀的主人,而不是像過去被動地閱讀。通過培養學生的研究性研讀,最終讓學生實現“我要閱讀”的轉變。

一、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1.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帶懸念進行閱讀。小學生多具有好奇心,喜歡將自己比作探險者、研究者或者問題答案的發現者。作為教師,應積極抓住這一學生特點,并在學生進行閱讀前,根據文章內容,從學生的思維角度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懸念進行閱讀,喚醒學生內心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知識探究。

2.音樂與閱讀結合,渲染閱讀氛圍。音樂具有靈動性,合適的環境合適的音樂能夠感染聽眾。將音樂引入語文閱讀中,能給枯燥、靜止的閱讀文字注以新生,并讓整個閱讀教學變得具有旋律和節奏。從學生內心考慮也可激發學生參與閱讀的愿望,并促使學生從新的角度、新的環境體會文章的魅力,更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深入了解。將音樂與閱讀教學相結合,也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一種方式。

3.利用多媒體進行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一個人積極認識事物,研究事物的心理傾向,是人的個性中一種帶有傾向性的心理特性。興趣是推動學習的直接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被激發,就會提高學生愉快的情緒和堅強的意志,對教學效果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多媒體的應用,突破了教學媒體單一的局限,它將文字、圖像、聲音合為一體,圖文并茂,將空洞的概念,抽象的理論通過光、形、影、色、聲較生動,直觀地表示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閱讀和學習興趣。如教學古詩《鵝》這一課的開始,教師安排學生觀看一段錄像:唐朝時有個七歲的孩子叫駱賓王,他最喜歡鵝。他養了幾只小白鵝,每天給鵝喂食,聽它們的叫聲,看它們在池塘中游泳,有一天,他家來了一位會寫詩的客人,讓駱賓王寫一首贊美鵝的詩。駱賓王聯想起平時看到的鵝的可愛的樣子,立刻就寫出了《鵝》這首詩。錄像中那生動有趣的情節,鮮明亮麗的畫面,悠揚徐緩的古樂仿佛帶領學生進入一幅展示初唐風情的優美畫卷之中。

二、傳授閱讀方法,為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提供條件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除了真正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外,還應讓學生學會怎樣進行閱讀。作為教師來講,應改變過去注重傳授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是通過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讓學生真正掌握閱讀的方式和技巧,逐漸讓學生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性。作為教師在進行閱讀指導的過程中也不要說個不停,一下子將閱讀要點透,而是要將閱讀主動權還給學生,真正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在閱讀教學中,如果有合適的文章,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或進行感情朗讀,或進行生動劇本表演,或者讓學生根據意境進行繪畫表現。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實現對文章的理解,并通過同學間的交流互動,發揮學生獨立思考和多項思維的能力,為更好實現研究性研讀學習打下基礎。

三、讓學生學會有深度的閱讀

傳統閱讀教學模式,教師傳授過程占據教學時間比例較大。此種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知欲望進行忽視,讓學生失去自行理解和支配的學習時間和空間,最終讓閱讀也僅僅是浮于文字表面。如何讓學生有深度地進行閱讀,首先作為教師而言,應給學生提供廣闊的閱讀時間和思考空間,并在閱讀過程中對學生加以引導,并讓學生學會掌握知識的技能。同時,這里所說的給學生充足的閱讀空間,并不是忽視教師的作用,相反,教師在實現學生深度閱讀這一過程中,能幫助學生充分利用有限時間進行科學合理安排任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語文課堂上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對他們今后的語文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對構建語文高效課堂也非常重要。(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第四小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駱賓王研究性音樂
記住了,他叫駱賓王
駱賓王七歲詠鵝
淺談研究性學習在數列學習中的應用探究
駱賓王的鵝(外一首)
關于“微型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初探
利用體育活動,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
音樂
音樂
秋夜的音樂
研究性學習案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