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

2018-01-24 20:54孟凡敏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設問教學環境參與度

孟凡敏

摘 要:本文從英語教師角度談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想法及做法。

關鍵詞:思路;講授;設問;參與度;教學環境;互動交往;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148-01

有效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為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教學活動。新課程給這一理念界定了三個基本因素,即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施行)明確指出: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習既是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也是學會學習,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課程實施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深刻領悟到:培養學生互動交往策略是實施新課程,開展有效教學的基礎。對于英語教師來說,怎樣才能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呢?我做了以下的探索。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行Ы虒W的前提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毙W生學習英語能否學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前應當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強烈愿望,使他們樂于學習,進而發展到形成積極的求知行為。一旦學生產生自愿參與交際的愿望,教學的成功就有了保障。

二、讓學生有話可說?!行Ы虒W的基礎

創建生活化的話題,促使學生樂學。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教師在熟悉教材、研讀教材的同時,逐漸地會產生一個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边@誘導即是教學思路,誘導的過程,即是教學思路在教學活動中的體現。一般地說,學生對教材的學習主要是循著教師的思路進行的,因此教學思路就有了鮮明的實踐性的特點。它不只存在于教師的頭腦中、教案中,而必須轉化為課堂教學活動。教學思路清晰,英語課就會呈現清晰,學生的思維也會漸漸清晰,從而會獲得創造性思維的啟迪。教師的個人思維品質集中地體現在教學思路上,又以非常鮮明的個性化色彩,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老師應創建一些具有生活氣息,貼近學生生活或學生向往的生活話題,讓學生進行互動交往。這樣,學生用英語交際的欲望就被充分激發。

三、教師應善于設計問題,促進學生思考

提問是組織教學、啟發學生思維的手段,能幫助我們探索并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教師應熟悉教材和學生,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提問。提問應有一定的導向性,如導向文化感,導向品格修養等,促進學生的思考。這樣的提問和由提問引出的討論就有利于學生思維素質和思想素質的養成。另外,教師應善于運用教學話題,提供一個討論中心,圍繞這一中心引出多個問題,問題的解答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使課堂交流呈現多向性。這樣做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樣的提問應叫開放式提問,它沒有劃一的或標準答案,不能用簡單的“是”“否”之類的詞來回答。它對學生的能力提出挑戰,激勵學生必須對該單元作進一步探究。開放式提問含有很大的容量,但決不是大得不著邊際,應在教師的引導下,緊貼單元,讓學生有開掘的天地,對單元作深入的、探究性的討論。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多向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與教學任務相去甚遠,教師應珍視學生的提問,保護學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英語教學是應摒棄某種狹隘功利的。

四、提高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的程度

教師應當啟發誘導學生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自覺地去想、去分析、去研究、去開拓,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教師的講在課堂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應把握分寸,恰當的講。在教學的某個環節,恰當的講解分析單元的某些詞句段,對于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是極為重要的。恰當的講,才能促進學生對該單元的理解,提高其鑒賞水平。蜻蜓點水或過深過透地講都無助于學生的文化積累和思維鍛煉。教師若面面俱到,講的太多太泛,學生聽課時的思維會處于“休眠”狀態;教師若引經考據,講得太深奧,學生聽課時的思維會處于“茫然”狀態。從教學論的角度看,恰當的講,還要注意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和特點。根據維果茨基的學習潛力理論,“教給學生的知識,必須是他們的年齡與心理力量所許可”,即遵循可接受性原則,強調因材施教,因“班”施教,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在智力的最近發展區充分展示才華。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恰當的講”的引導下,漸入學習的佳境。

有專家指出:“考察英語教學效率的標準之一,應該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程度。在一堂課上,如果70%以上的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教學的全過程,這就可以說是一堂高效率的課?!碑敶虒W理論認為:盡管教學是教與學統一的過程,但是如果以為教師教的過程同時一定也是學生學的過程,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事實上,教師教的過程,學生未必在學,即使在學,很可能是被動地學,低效甚至無效地學。真正有效的教學不是簡單地讓學習者占有別人的知識,而是要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形成自己的見解。因此,依靠教師單方面的積極性,不爭取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是無論如何難以實現有效教學的。學生可以參與制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質疑解惑、與他人合作和教學評價等教學的全過程。這樣從根本上改變長期以來教師向學生“奉送真理”的狀況,把“發現真理”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程度,從而做到如美國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過程成為真正的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成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過程”。

五、要為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

心理學家羅杰斯曾指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教育學研究也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象,才會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由此看來,英語課堂教學要實現有效教學,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必不可少。許多卓有成效的英語教師之所以取得教學的高效率,其訣竅之一正是貫徹教學民主原則,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僅班級管理依靠民主,討論問題發揚民主,就連每節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跟學生共同商量。這種民主作風將教師的意愿不知不覺化作了學生自己的意愿,給課堂帶來了活力與生機,大大提高了學習時間的利用率。因此,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揚民主教學思想,讓學生始終擁有安全、自由、開放的心境,無拘無束,敢疑敢問,敢說敢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的民主程度越高,學生自覺學習的熱情就越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越高。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它不僅關注知識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讓我們真正走進新課程,樹立為學生多方面主動發展服務的教學立足點,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對話、溝通、合作共享的活動,為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提供空間和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英語,實現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質量的互動,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2]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及解讀》endprint

猜你喜歡
設問教學環境參與度
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歷史課堂的雙翼:設問和史料
猶太法則與教學公平的矛盾體現及其控制
營造小學數學教學環境探究
接受美學視角下的文本細讀
“支架式”設問,點燃思之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