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與轉型,打造語文味兒十足的課堂

2018-01-24 01:52宋音昭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宋音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217-01

又是一季開學時,又是一季名師聚。前段時間,我有幸參加了“中國教育夢—全國小學語文教學名師課堂轉型方向與策略教學觀摩研討活動”,聆聽了五堂精彩的語文名師課堂和講座。既有幽默詼諧的姜樹華老師的《小木偶的故事》,有詩意盎然、底蘊深厚的王崧舟老師的《湖心亭看雪》和周益民老師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也有莊重且充滿想象的李偉忠老師的《找駱駝》和魏星老師的《詹天佑》。名師們將自己轉型的理念融匯到教學設計中去,奧校孩子們毫不怯場,語出精彩,精妙絕倫,引得名師陣陣稱贊!除了為奧校孩子們自豪以外,這次的名師課堂和講座傳遞了名師們課堂轉型的方向和新鮮理念,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對于語文課堂轉型的學習和無限思考。

一、檢索語文課堂轉型關鍵詞

1、關鍵詞一:相異構想

何謂相異構想?就是老師設計的教學內容學生給出了預設以外的更新奇答案??幢砻?,似乎孩子們天馬行空,亂說一氣;其實深層來講,這是老師對學生兒童視角和其生成的尊重以及對于學生想象力引導的恰當。李偉忠老師的課堂就是這樣。在他的《找駱駝》中,在引導學生思考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這些特點時,讓學生朗讀后把自然段分為三種顏色,讀后,又讓生變換形式再讀,我看見……我又看見……我還看見……進行排序,并說出自己的理由。學生結合自己的不同觀點說出很多想法,有著豐富性和差異性。李老師的課堂沒有束縛,都是學生的充分想象和差異構想,學生自主生成的東西有很多。

2、關鍵詞二:語文思維

只有思維活起來,語文教學才有源頭活水。聆聽姜樹華老師的《小木偶的故事》,姜老師似乎有股神力,幽默詼諧的語言慢慢地把大家帶入到童話世界中,忍俊不禁。他由學生喜歡童話的什么方面導入,再到思考老木匠做了一個怎樣的小木偶,再到引導大家通過模仿人物的對話和語氣來講故事和續編故事,做了道具,讓學生上臺讀對話、講故事,最后還讓大家品析幾個題目哪個好,把學生的積極性和興奮度充分調動起來。學生樂意聽講,我們樂意聽課,老師講的不累,這或許就是最好的課堂。我看出了姜老師獨具匠心的設計背后的思維的創新性。聽了諸多名師課,發現男老師居多,我也在想是否是女老師的思維不夠發散和創新,才沒有這么多精彩的女名師展示課。姜老師講到在當今很多網絡用語泛濫的社會,思維的正統性受到沖擊,亟待語文人把正確的思維習慣和語文規則找回來。只有有了創新思維,語文教學才更有質地。

3、關鍵詞三、四:文言啟蒙 vs 造夢課堂

王崧舟老師和周益民老師可以說是一派教學風格。一管蘆笛一清風,一江明月一江秋。一曲清幽一壺茶,一首好詩一片心。一樣的詩意盎然,一樣的雅韻悠然。像是在聽課,又像是在愜意聽曲,又像是在聞香起舞。上次聽王崧舟老師的課還是去年的那天,《爸爸的花兒落了》,如此地贊不絕口,韻味悠長。而今的《湖心亭看雪》,一首文言文,演繹成了一幅畫,一首詩。王老師將這篇文言文演繹成一個唯美的故事,一點一點慢慢地引導孩子們走進張岱的世界。優美的誦讀聲,扎實的字句推敲,不難看出這詩意的課堂也可以讓知識點落得如此完美和漂亮!故事講完了,濃縮成的詩也凝練于此“看雪湖心亭,獨游無人境。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情”。詩意的誦讀、娟秀的板書更加震撼人心,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文言教學也可以如此信手拈來,毫無枯燥,老師的文學功底可見一斑。

周益民老師像一位江南才子,小橋流水人家,細水長流,不遲不緩,娓娓道來。這節《梁?!返木时阍诤夏够?,周老師給孩子們創設了一個夢想課堂。他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以“合墓化蝶”為結局,是皇帝恩賜完婚或化為蝙蝠結局好,還是合墓化蝶好?2只蝴蝶飛走后,又會發生什么呢?這個問題就上升到了學生對文本情感的理解高度。合墓化蝶的悲劇性更利于表現文本主題,蝴蝶有著美好的象征,意欲美好的愛情。孩子們的思緒也跟著周老師飛馳云外,想象的翅膀再次起航!他主張孩子們多讀書,多讀多悟,學有所得。是啊,如果有天堂,也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4、關鍵詞五:語文學習支架

魏星老師的課嚴謹而活潑,豐富而生動。還記得他的幾個特色性的提問:“2020年,中國舉辦一屆冬奧會,你知道是哪個城市嗎?”“京張鐵路開工時,詹天佑舉辦了一次記者招待會,如果你是記者,你想問他什么問題?”“京張鐵路竣工后,詹天佑又舉辦了一次記者招待會,如果你是記者,你想問他什么問題?”還記得他設計的3個語文實踐活動,還記得他的三黑板的板書都是學生自己上臺書寫的。最后還以頒獎詞的形式,ppt出示一些詞語,請用這些詞語給詹天佑寫段頒獎詞。魏老師的課有料、有效,雙線組織,單元結構,讓離學生年代久遠的課文也變得鮮活生動。他巧妙為學生搭建了學習支架和學習任務群,有情境、有任務、有技術,公共知識理解、還原為過程,再通過反思感悟成為個人知識,以學的邏輯性推動了語文課堂轉型。

二、我們的語文教學如何求變?

觀名師,思自我。聆聽了五堂課,捕捉到的教學轉型關鍵詞,如一盞明燈,再次讓我的眼睛亮起來。也在思索自己的課堂,是否可以也走在轉型的路上,繼續創新?答案是必定的。我們可以借鑒之處:

1、教學中暴露相異構想,尊重孩子的視角。多從學生的學情、最近發展區,先學后教,推行后茶館式教學。

2、讓思維活起來,文學語言充滿課堂。真正讓語文課堂中的語言文字得到充分體現,立足文學語言,為語文正名。

3、繼續加強對語文中的文言文和傳統文化教學。引導孩子們多誦讀古詩詞,進行閱讀教學,包括整本書閱讀、誦讀與聆聽課程、表演式閱讀、口傳民間文學課程。多引導學生看一些更有文學品位的書目和節目,如《朗讀者》和《中國詩詞大會》,腹有詩書氣自華,口吐蓮花自芬芳。

4、引導學生在教學中充分地想象,打造夢想課堂。

5、巧妙搭建學習支架,設計問題有情境、有任務、有技術,把語文放在豐富的人文環境中去教學,有效拓展閱讀資源,以學的邏輯推動課堂轉型,增強驚奇感。

變,是為了走向更好。任何的事物都需要轉型和改革,教育才能生生不息。兩天的采擷,收獲頗豐,學以致用,行勝于言。相信語文課的語文味兒會在這些轉型中愈加濃郁。endpri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