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自主學習策略研究

2018-01-24 10:37吳彤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合作交流探究能力自主性

吳彤

摘 要:《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實現學生獲得必需的數學學習能力的發展,學生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是課改的一項重要目標。而小學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陣地。所謂自主學習的策略,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通過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自主性的發展。在小學數學教活動中,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是學生心理、生理發展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要求。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自主性;探究能力;合作交流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101-0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動都必需以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是學生具有充分的動力,自主學習,善于學習,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創設自學的“氣氛”,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主渠道。

一、授人以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猶如交給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屬于學習主體位置。學生的創新意識,只有在自主探索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培養。因此,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出發,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讓學生通過預習、質疑等具體活動提高創新能力。

1、指導預習。自主學習的預習,貴在獨立性,是學生獨立獲取基本知識的重要一環。指導預習按“扶——放”原則,起先可設置“導學提綱”以設計一系列問題的形式,在“學什么”“怎樣學”兩方面加以引導。如教學“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我設計以下導學提綱:①“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有什么異同點 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商的小數怎樣確定 ③除到被除數末尾仍有余數怎么辦?這樣堅持訓練并將預習要求,讀書方法適時滲透,當學生對如何預習有一定的實踐后,提綱逐步精簡,最終讓學生丟掉“導學提綱”的拐杖,走上自學的道路。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質疑問難。有的學生由于受知識年齡等限制;有的膽小不敢質疑問難;有的滿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質疑問難,所以我們要創設條件,努力營造氛圍激發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善于靈活地向學生提出探索性問題。

二、提供討論交流的機會,培養交際能力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小學數學教學要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應該引導兒童進行探索,自己推論,給他們講的應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币虼?,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數學本身的規律和誘人的奧秘,更好的誘導學生思維,幫助學生構建認知結構,從整體上提高綜合解題能力,使學生樂學。例如,我在教學面積計算時,通過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等啟發學生認識到: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都是以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為基礎推導出來的;正方形是長方形的特例;代寫本科論文平行四邊形是用割補法轉化成長方形而推導出面積計算公式;三角形、梯形是通過拼合成平行四邊形而推導出面積計算公式的。指導學生在這些關鍵的地方思考,把面積計算知識系統化,既溝通了面積之間的內在聯系,理清了思路,又滲透平移、轉化等數學思想,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老師處于引導,學生處于主學地位,體現教育教學價值。

在教學中,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發現問題,探索新知,這對學生來說印象和感受會很深,理解得很深刻,更容易掌握問題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例如教學“圓的面積計算”時,讓學生動手用“割”、“補”、“拼”的方法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同學們個個情緒高漲,躍躍欲試,積極操作、大膽實踐,課堂氣氛非?;钴S,結果把圓分成16等份、32等份......有的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有的拼成平行四邊形、有的拼成三角形和梯形,從不同的角度去推動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整個推導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當了一次“小發明創造者”。

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機會,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首先要給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環境,讓學生充滿自信。在教學中,經常設計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環節,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及過程,揭示知識規律和解決問題。這樣,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往和溝通,促進相互了解,不斷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同時對其他同學的思路進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斷,這種活動不僅鍛煉同學們的交際能力,也增強了他的生活實踐能力,這也是一種合作學習,這種合作學習給每個學生提供了表現自己的機會,不僅使自己對知識理解更豐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飛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

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①設疑布難,激發學生好奇心理;②巧設懸念,激發學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創設情境,使學生自然產生求知的心理沖動。如:教“正比例”時教師領學生到操場,問:現有一根米尺,要量出旗桿的高度,怎樣測量根據旗桿的影子長也能算出旗桿的高度,影子和旗桿有怎樣的關系此后,讓學生量出幾種不同的桿長和各自影長,進一步研究桿高和影長的關系,進而引出“正比例”的概念。

生動的表演能營造愉悅的學習氣氛,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如教學“認識人民幣”時最后的練習可創設“售貨員”與“顧客”的表演:一位學生扮售貨員出示一根鉛筆售價為2角7分,其余學生當顧客,誰先準備好付錢的方法,鉛筆就賣給誰?!痹谟腥さ馁I賣實踐活動中,把認識和使用人民幣有機結合起來,又培養了學生思維活動的靈活性。

四、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把課堂還給學生,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在教學過程中,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操作、實驗、想象,可以讓學生在主動的探索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在學習10的組成時,教師為學生準備了10個扣子,要求學生先數一數有幾個扣子,再把扣子分成兩部分擺一擺有幾種方法,引導學生在操作中探索,發現10的組成的不同擺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老師要把握時機適度的引導和鼓勵,改變學習方法,以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和分析與合作學習為目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探索獲取知識,使新的教學觀念落實在課堂教學之中,師生互動,營造民主的學習氛圍。教學中讓學生仔細看、認真想、動口說,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活動時間和空間,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和形成過程,大膽懷疑,敢于創造性地接受知識,充分地展示了學生合理的思維過程,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得到培養和發展。

總之,在數學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在課堂教學中,以活動為主,不鎖住學生;以發現為主,不代替學生;以鼓勵為主,不鉗制學生。善于利用教材,靈活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歡
合作交流探究能力自主性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讓數學課堂成為探索能力的訓練場
如何讓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實用英語教材與藝術生自主性培養
發揮主體作用,加強高中數學復習的自主性
維護科學的自主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