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貫徹數學課標精神,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8-01-24 21:01吳學英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周長開放性解決問題

吳學英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289-01

數學課標的宗旨是促進學生的發展,這表明:課程目標將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課程設計將由“單向灌輸,給出知識”轉向“自主探究,解決問題。那么,在數學教學中,應如何貫徹《數學課標》精神,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一、激發學習興趣,強化自主探究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自主探究,積極思考的內在動力,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的基礎,更是自主探究者不可缺少的動力之一。動機與興趣是相輔相成的,興趣愈濃,動機愈強。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改變消極、被動的“要我學”為積極、熱情的“我要學”。 一旦喚起學習興趣激勵其主動求知,主動解決問題。例如,教學“比例的應用”時,可在有陽光的日子里帶學生去操場或出示模擬圖,提出測旗桿高度的問題;教學“小數加減法”時,可出示價格表;一把尺子0. 20元,一塊橡皮0. 10元等等,讓學生自己提出數學問題。這樣,有利于調節學生的心理狀態,讓學生產生好奇心,躍躍欲試,急于探索,使學生領會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數學是在自己的身邊,數是生活的一部分,充滿了情趣;留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問題自己提出,規律自己尋找,結論由自己歸納總結。

二、引導質疑解難,培養自己解決問題能力

質疑是培養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解疑是培養獨立解決問題整力的關鍵。抓住自學課本后產生的疑問和懸念,幫助學生在關鍵處開竅,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自主探索興趣,如在教學分數基本性質時,先讓學生自學課本,然后小組討論質疑。有的問:為什么要加“都”字? 有的問:為什么要加“相同”這兩個字? 還有的問:為什么要“零除外”? 這時,通過媒體顯示:把三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分別平均分成24份、12份和4份,分別取它的18份、9份和3份,并用陰影部分表示。通過移動陰影部分,學生發現它們重疊在一起,得出結論。這時學生觀察等式,從左向右看,分子、分母有什么變化? 如果差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零,結果怎樣?通過小組討論,剛才的疑問都得到解決。這樣既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

三、倡導互動性,培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倡導“合作”這一學習方式,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因為,合作學習能讓學生在獨立探索的基礎上,彼此互通獨立見解,展示個性思維方法與過程,相互討論分析,揭示知識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同時會相互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往能力。引導學生合作學習的策略、內容要合適。例如,先明確分工再合作,使每個成員都可以發揮自己特長,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務;或先獨立思考再合作討論,達到開拓每個人的思維的目的等等。同時,教師要注意合作內容的選擇,可以是辨析概念性問題合作,可以是發現知識性規律的合作,也可以是優化解決問題策略的合作。比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面積后,為使學生加深對周長和面積兩個概念的理解,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討論:什么情況下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什么情況下是它們的面積?請舉例說明。

三、在開放性練習中展現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數學教學主要應促進學生思維發展,開放性練習在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數學教學中,只要把封閉式練習加以改良,就會變成更有趣、富有挑戰性的開放式的練習,使學生有機會運用一系列思考策略進行活動,以鞏固和實踐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發展數學思維能力,使他們由模仿走向創新。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數學學習環境,使學生在獲得作一個現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發展。當前的數學教學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機械重復的練習,枯燥乏味的練習,煩瑣的死記硬背,基本上無思維價值的練習還很多,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造成學生對數學練習及數學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嚴重阻礙了學生生動活潑、自由地發展。要克服這些弊端,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設計數學練習時首先應考慮是否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在促進學生發展方面,趣味性和開放性的練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把學生從不利于他們發展的“題?!敝薪夥懦鰜?,精心設計能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及其他素質發展的開放性練習。開放性練習,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和成功機會,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求異思維的培養,有利于促進學生從模仿走向創新。

五、強調實踐,培養探究性解決問題能力

我覺得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創造性地將教材中的知識結論變成探索問題,盡量還知識發展過程本來面目,讓我們學生置身于問題情境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發現活動通過親身經歷科學探究活動,來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科學探索精神,提高主動獲取知識解決問題些能力。如,教學“圓的周長”時,教師可以先用課件在屏幕上顯示:直徑l分米的圓板在米尺上滾動,從米尺的刻度上可以看出這個圓的周長是3分米多一些,即這個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為了使學生理解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關系,老師把會班學些分成四組,讓學生分別用直徑4厘米、6厘米、8厘米的三個圓板作為學具,在米尺上一一做多次實驗。從實驗中學生發現:“三個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這樣,由于學生親身實踐操作中發現問題,情緒高昂,思維活躍,整個學習過程完全處于自主參與狀態中。endprint

猜你喜歡
周長開放性解決問題
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
助農解決問題增收致富
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整式
例析三類開放性問題的解法
巧求周長
巧求周長
巧算周長
化難為易 解決問題
周長小診所
尋求開放性道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