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愛好和興趣

2018-01-24 21:09張曉芳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激發音樂學生

張曉芳

摘 要:音樂是一門情感藝術,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音樂教學活動。啟發學生聆聽音樂;引導學生演唱歌曲;采用豐富的藝術手段。在快樂中學習音樂知識和技能,樹立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念,才能培養學生對高雅藝術的愛好和興趣。

關鍵詞:激發;學生;音樂;愛好和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312-01

音樂是一門情感藝術,一方面它很抽象,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一方面它卻又能最深刻、最細膩、最準確地反映人的情感,愉悅人們的生活。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愛好和興趣呢,我從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認識和感悟。

一、激發學生聆聽音樂的興趣

1、聆聽簡單旋律,可采用音樂游戲這種學生喜歡的音樂教學形式,如欣賞器樂曲《小象》、《大象》,讓學生邊聽邊模仿小象和大象的動作,跟著音樂走一走,小朋友們在玩中學得很開心。還可用有趣而富有哲理的音樂故事來打動學生的心靈,如聆聽音樂童話《龜兔賽跑》。

2、聆聽典型曲目,可結合音樂分析音樂知識(音高、速度、強弱等的表現特征),有利于學生真正懂得音樂符號的作用,讓學生覺得小小的音符蘊涵著豐富的內容。如聆聽管弦樂《陀螺》,主題音樂采用以八分音符與休止符組成的節奏和連續作上行六度跳進的旋律進行來表現孩子抽打陀螺的情景,樂曲還通過快速流動的十六分音符節奏生動地描繪了陀螺的飛快轉動??上茸寣W生視唱主題旋律,然后引導學生說說樂曲的節奏、旋律音程有什么特點,感受快速的節奏與大跳音程所造成的歡快、熱烈的氣氛。

3、聆聽律動音樂,探索節奏奧秘。孩子的年齡特征是好動的,讓他們在動中表現音樂美,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掘他們的音樂創造能力。如北方音樂的高亢,南方音樂的雅致,新疆音樂中的切分音,蒙古音樂的長調、短調,彝族音樂中的十六分音符等,均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律動空間。如在欣賞《紅星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走步,表現小紅軍戰士對紅星的深情和對革命的無限忠誠。在《賽馬》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騎馬揚鞭等動作,體會賽馬時的熱鬧而歡快的場面。

二、激發學生演唱歌曲的興趣

1、有些歌曲的音樂非常典型,或有強弱對比,或有速度對比,或有特殊演唱符號等等。如《只怕不抵抗》的弱起音符,《柳樹姑娘》的力度記號,《我心愛的小馬車》的切分音,《嘀哩嘀哩》中休止符號,《剪羊毛》中的附點音符比較多等,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不斷體會新鮮感,學唱歌曲更有興趣。又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出現的三連音就很有特點,老師先在鋼琴上彈出曲子的前奏,讓學生猜猜這是什么歌曲?再討論剛才老師用的是什么節奏?在老師的講解下讓學生明白這就是三連音,它的時值具有特殊性,只要學會了三連音,這首歌的演唱也就沒有難度了。

2.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例如學習歌曲《小麻雀》時,可以從學生童心、童趣出發,引導學生進行“漸進式” 創編歌詞,在不改變歌詞原有結構的基礎上,進行個別詞匯的創編,如把小麻雀改成小公雞、小青蛙等,如把“喳喳叫”改成“喔喔叫”、“呱呱叫”等,這不僅能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還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可以進行創作教學。如改編節奏、創作旋律、即興律動或歌舞等,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自己進行小組討論,通過適當獎勵的方式增強孩子們學習音樂的熱情。如在聆聽完《黃鶴的故事》時,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用幾種不同的節奏,分別模仿引子的主題、藝人老馬、黃鶴的舞蹈、官老爺的聲音,編一首《老馬與黃鶴的歌》。

3、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如在上《嘀哩嘀哩》一課時,課前創設情境:我在教室內擺上花、擺上樹,墻壁上貼花草、蝴蝶、蜜蜂,掛上風箏。讓孩子們仿佛置身于春天的大花園中。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思維,而且使之產生濃厚的求知欲。在處理歌曲時,我創設情境:播放課件《美麗的春天》,同學們好像在春游的情境中,流利地回答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可以干什么。接著討論歌曲的情緒?怎么唱才能表現出春天的美麗景色?學生們準確把握,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采用豐富的藝術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

音樂和舞蹈、繪畫、詩歌、表演等藝術形式存在共同性,將它們充分地結合起來,課堂才會多姿多彩,富有情趣。藝術手段通常有:聆聽歌(樂)曲時可讓學生邊聽邊畫歌(樂)曲的意境或人物形象,同時,借助簡單的圖形譜或線條畫可以勾勒出作品的旋律特征和曲式結構;舞曲性的作品可以用身體律動或者舞蹈表演來詮釋其內容,韻律性和節奏性強的歌詞,以及文學意味比較強的作品可以進行朗誦,學生也可以用恰當的語言進行歌詞編創;包含人物、情節以及敘事意味的歌(樂)曲,可以通過分角色表演來演繹作品。雖然這些藝術形式比較簡單,但是一旦運用在教學中,寓教于樂,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各方面鍛煉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們更好地學會歌曲,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和人文素養。如像聆聽《彼得與狼》這樣一種交響童話類型的作品,可以配合旋律進行故事講解,童話作品包含人物、時間、情節等要素,可以對其進行分角色表演。又比如用打擊樂歌曲伴奏,會給歌曲演唱增添色彩增加興趣,也能增強唱譜意識的提高。例如,學唱《過新年》這首歌時,將全班學生分為四個組,第一組唱歌,第二組打小镲,第三組打小鼓,第四組手持紅綢表演舞蹈。這樣反復練習,邊唱邊奏邊舞,寓藝術熏陶于表演之中,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整個教室洋溢著歡樂、喜悅的氣氛。

總之,音樂教師應在音樂教學中精心設計音樂教學活動,通過聽、唱、講、跳、畫、演等教學手法,讓學生體驗每一首音樂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內涵。在快樂中學習必要的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引導學生樹立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念,逐步培養學生對高雅藝術的愛好和興趣。endprint

猜你喜歡
激發音樂學生
學生寫話
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方法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