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結一擠地鐵,為什么火了

2018-01-25 18:04李洪興
環球人物 2018年1期
關鍵詞:平民化普通人身份

李洪興

歲末年初,一組“中央委員劉結一與妻子坐地鐵”的照片火了。照片里那個光著腦門,穿得就像隔壁老大爺,臉上帶著一點疲憊,手里刷著手機的普通人,那個滿車廂年輕人都沒認出來的普通人,竟然是電視上那個在聯合國“怒懟”英國、舌戰群雄的外交官。網友沸騰,一片叫好。

但是反過來想,這難道不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嗎?對,本應平常事,但從來少見,所以成了稀罕事。在稀罕事中爆發出來的網絡熱情,恰恰是民意民心的一種——高官固然有指點江山的工作場景,但是他們的生活場景應該與普羅大眾相通,級別再高也有坐臥起居、衣食住行。當然,每個人都是帶著自己的社會身份在生活。領導干部的確有職務身份,但也千萬別忘了個人身份——普通人而已。唯有如此,領導干部在公眾眼里才有人情味,整個社會也才能完成權力的“祛魅”。

從“劉結一坐地鐵”走紅這件事上也能看出,公眾對于官員如何定位自身,進而如何理解權力,可謂高度敏感。公眾最擔心的莫過于一些官員的“跌份心理”——自以為坐地鐵、買菜等日常行為“不合身份”,甚至有點掉價?,F實中,確有官員擺不正位置,認為就要有人拎包、被人服務。時間長了,當官的意識越來越重,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初心為何、宗旨為何,早忘得一干二凈。

地鐵是現代社會市民生活的一個典型空間,有段子說,北京的地鐵是“白領與民工同擠,法國包與義烏包同過安檢”。在這個公共空間里,上一個如此走紅的人是“局座”張召忠。他的職務身份也不低,海軍少將。拎著布袋站在地鐵車廂一角的張召忠,顯然比從前只在電視上露面的張召忠更受歡迎了。

官員和民眾近一些、親一些,理應成為常態。換句話說,官員坐地鐵、買菜、進普通餐館、騎車上下班等現象,不僅不應成為熱門話題,而且要視之為應然。其實,過去5年正是在向著這個方向改變。官員在外應酬喝酒的少了,回家陪同家人的時間多了;坐在小車里四處“跑部”“送禮”的少了,騎共享單車的機會多了;藏在會所里吃飯的少了,吃家常飯的多了……所以官員坐地鐵,雖然只是清清爽爽的作風一角,但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從嚴治黨的效果,也在細微中改變著一個政黨在民眾心中的形象。

更值得深思的是,人們為何稱贊“平民化的官員”?又為何渴望“官員的平民化”?因為把自己當平民的官員,才會真正為平民著想。這不禁令人想起一段對話。在湖南十八洞村,不識字的苗族大媽石爬專問:“怎么稱呼您?”習近平自我介紹說:“我是人民的勤務員?!睂︻I導干部來說,只有常常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才能不忘自己是公仆。

說兩張很有深意的照片:一張是2013年,習近平冒雨考察武漢新港,他卷起褲腿,自己撐著傘;另一張是2015年,習近平雨中參觀英國帝國理工學院,一邊和Alice教授交談,一邊為她打傘擋雨。這些日常舉止,不僅沒有讓習近平“跌份”,反而彰顯了他的魅力。由此說來,什么才是領導干部該有的“范兒”,大家就不難理解了。

猜你喜歡
平民化普通人身份
普通人的夢
向這些普通人致敬
普通人拜登
淺議新聞節目主持人的發展空間
跟蹤導練(三)(5)
媽媽的N種身份
身份案(下)
信息化技術的可視化推動大數據平民化的影響分析
解讀受眾視域下網絡劇的發展路徑
電視民生新聞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