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提高數學課堂效益
——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2018-01-26 17:45江蘇蘇州工業園區翰林小學朱昕雯
小學教學研究 2018年35期
關鍵詞:知識點微課信息技術

江蘇蘇州工業園區翰林小學 朱昕雯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推進,教育現代化的節奏在一步步的加快,教育現代化需要教育信息化來做支撐。近些年來,信息技術與教育的結合在一步步加強,很多多媒體設備已經進入課堂。本文以信息技術為背景,探究在現代化的發展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所發生的變化。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掌握情況不能及時反饋

小學的數學課堂主要以新授課為主,復習課為輔。一課時的內容都要在一節課里講解分析到位,加以輔助的練習(書后的練習題)作為鞏固。因此,一節課的內容較為充實,學生練習的時間相對偏少。即使在練習中,教師需要兼顧整個班級的教學進度,因此會根據班級的中等速度為標準,對部分有難度的題目或者學生做得比較慢的題目,教師容易出現關注不夠的情況。這樣一來,數學的課堂只是緊跟教師的步伐去“學”,而沒有任何反饋。但眾所周知,數學學科的特點是舉一反三,新課往往以一張主題圖導入,由簡單的思維入手,層層深入,引導學生用舊知識探究新問題。一旦學生對于本節課的知識點掌握得不夠透徹,不夠深入,在課后的練習中就可能會出現問題,即數學教學中經常出現的問題:

(1)只會做簡單題目

例如,在學習乘法知識時,學生會根據乘法口訣“三四十二”計算出3×4=12(或4×3=12),但在計算4×4-4=()時,許多學生都不能將這道題轉化為4個4減去1個4(3個4相加),即求3×4=( )。學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是對乘法概念的不清晰,只會運用課堂上所學的乘法口訣機械地解決問題。這種典型的問題若能在課堂上就及時反饋處理,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數學概念不清晰

數學中有許多概念學習,有些概念是學生易混淆、弄錯的。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時,學生之前接觸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對于平行四邊形中“平行”的概念,學生大多較難理解。主要原因是大多學生對“平行”這個概念沒有建立起直觀生動的表象,只是簡單地認為是“相對”。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幫助學生不斷鞏固這部分內容。課堂學習得不扎實,課后練習則是漏洞百出。教師也只能通過學生的課后練習才能看出問題,這明顯有一定的滯后性。此外,一旦錯誤的概念在學生的腦海中萌了芽,要想糾正就會很難,這也是學生會在一個知識點上一錯再錯的原因。因此,課堂中的問題最好能及時在課堂中解決,不要讓學生帶著模糊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2.幾何教學操作難度較大

雖說現在的學具、教具有許多,教師在課堂上大多也有PPT作為輔助教學的課件,但事實上,在教學幾何部分知識時,許多教師還是會有“說不透”的感覺。教師和學生都在自己的幾何模型上進行操作、演示,教師難以顧及每個學生,師生之間的互動少。部分學生會只顧自己操作,不顧教師講解。特別是在低年段的數學課上,幾何模型似乎成了學生們的數學玩具。教師缺乏一個統一直觀的幾何模型,能讓每一個學生在這個模型上操作展示。

3.學生課堂板書不易

傳統教學中的黑板、粉筆給學生板書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作為教師天天與黑板打交道,也會覺得在黑板上寫字作圖是非常累的一件事,更別說是難得上黑板書寫的學生們。例如,一二年級學習豎式計算時,學生板書時會出現橫線畫不直的情況。又如,五年級學習圓時,學生在用教師圓規畫圓時,狀況百出,有些教具使用起來確實不怎么方便。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板書的質量,還大大浪費了學生在黑板上呈現解題思路的時間。

二、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數學教學的策略

1.交互式電子雙板教學互動性強

雙板結合的課堂是未來教室的設計理念,不得不說,雙板教學給課堂注入了一股新鮮勁:

(1)豐富的教學資源。借助雙板教學,能夠有效地聯系實際,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電子雙板教學平臺將生活中的一些場景圖片推送給學生,學生在平臺端觀察交流,充分感知理論知識和日常生活是緊密相連的,明確數學是源于生活的,從而培養學生關注生活、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例如,在學習圓的知識時,當學生已經掌握圓的相關性質時,可讓學生用平板設計一個“圓的作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探究并鞏固圓的特性,教師在課堂上用電子雙板展示學生的作品,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增添了課堂的學習樂趣。

(2)多樣的課堂互動。雙板教學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氣氛,增強師生互動性。采用交互式智能雙板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輪流上臺操作演示,還可以在答題的過程中進行分析、指導,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及時的反饋與糾正,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堂上能增加一些數學活動(如關于概念的判斷題),學生集體用平板作答,教師當即在白板課件中呈現每個學生的解答情況,分析出每道題的正確率,甚至是每個選項的選擇情況……用數據來發現學生掌握知識點的薄弱環節,及時在課堂上加以鞏固,不把問題留到以后。

(3)實用的教學工具。電子雙板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理解力。在進行數學實際問題閱讀時,一些重點詞句的理解都可以運用放大鏡等工具,實現屏幕內容的局部放大,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結合教師的講解和自身的認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得以提高。例如,在低年級教學實際問題時,可以帶著學生邊讀題目邊“做標記”,圈出題目中的條件和所需用到的數據,有了雙板教學,圈圈畫畫,信手拈來,進一步幫助學生理清題意。

(4)及時的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階段,小學數學的課堂應注重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的結合,在這一方面,電子雙板教學為師生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評價工具,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會積極地參與課堂討論,認真對待和完成課堂作業,更愿意去表達和展示自己的課堂的學習成果。例如,教師通過電子雙板終端發布習題,學生則通過平板客戶端進行答題,學生答完,數據立即匯總到教師端,并可以餅狀圖的形式呈現學生的答案以及正確率,從而為教師進行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提供了依據。當然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種種限制,學生的做題過程難以保證讓全班學生一起進行觀摩,但借助平板電腦的攝像頭,可以及時地將學生的解題過程投影到雙板上,教師從中記錄并進行分析,形成過程性的評價,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學習,從而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微課教學自主性強

除了雙板教學,微課程也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探究新方式。微課教學時間一般較短,時長一般為5~8分鐘,不宜超過10分鐘。主要以本節課的核心內容為組成部分,相對于較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更能突出課堂教學中的核心知識點,特別是教學中重點、難點內容的教學,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抓住精華部分,明確本節課學習的主要任務。

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自主學習一個知識點,這能充分考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種教學手段成序簡化、多樣傳播,學生可根據自主學習任務單及時反饋、針對性強。與傳統的課堂相比較,微課更加自主化、個性化,學生對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可以反復學習,而學生對早已掌握的知識點也無須再重復學習。微課,較之常態的授課活動,更具有即時性。

信息技術不僅能融入數學課堂中,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現代教育探究的方向與目標。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時刻關注新的信息技術,做到與時俱進,不斷發展與提升自我。

猜你喜歡
知識點微課信息技術
一張圖知識點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導入微課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微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