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病早治防心衰

2018-01-27 03:14唐芳
益壽寶典 2018年7期
關鍵詞:服藥心衰水腫

文/唐芳

不少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沒有控制好病情,由此逐漸導致的心衰也越來越多。

什么是心衰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狀態,患者的心臟不能泵出足夠的血液供給全身。逐漸出現呼吸困難、乏力和體液在體內不正常聚集等癥狀。心衰大多由心肌受損造成,糖尿病、高血壓、慢性動脈疾病、高血脂等控制不佳也易導致心衰,體內酒精含量超標和藥物濫用也有心衰風險。

有病早治就是防心衰

對于心衰,重點是“早診”。40歲后心衰風險開始增加,因此應進行必要的體檢,以便發現各種危險因素,對心衰進行預防。導致心力衰竭的疾病很多。一般可使心臟負荷過重或能造成心肌損傷的因素,都會導致心衰的發生。以高血壓導致的心衰為例,如果不控制好血壓,血壓長期偏高,心臟就會面對很大的壓力。長期高負荷運轉,心臟累了,可能就要走向心衰。

如何辨別心衰

心衰特別強調“癥狀”,有體征才叫心衰,沒有的話,其他疾病都只能算危險因素。如果您對自己的病情一無所知,只是最近感覺到耐力明顯下降,原來一口氣能上5樓,現在只能上2樓,或者睡覺憋氣,一到晚上就水腫,那就有必要去醫院做一次心電圖。若發現心率改變了,再做其他檢查,就能知道心衰與否。如果本身患有高血壓等疾病,運動后呼吸困難,夜間平臥后氣短咳嗽,體格檢查顯示肺部啰音、雙側踝關節水腫等,這些可能是心衰已經比較嚴重的表現了。

心衰治療持續一生

很多心力衰竭的患者在藥物治療期間存在使用率不足、劑量達不到標準等問題。實際上,心衰治療需要終生服藥,很多患者在服藥后癥狀稍微好轉就自行停藥,從而導致疾病反復發作,反復住院,最終使病情加重,嚴重的甚至死亡。

猜你喜歡
服藥心衰水腫
中老年人服藥切記4不要
老人氣短、浮腫、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國外心衰患者二元關系的研究進展
飯前服藥和空腹服藥不是一回事兒
睡眠質量與心衰風險密切相關
討論每天短時連續透析治療慢性腎臟病合并心衰
我不胖,只是有點腫——妊娠水腫
警惕服藥期間的飲食禁忌
服藥壞習慣,您能占幾條?
我不胖,只是有點腫——妊娠水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