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種婦科疾病不用切除子宮

2018-01-27 19:59史秀紅陳凱
益壽寶典 2018年36期
關鍵詞:腺肌癥疤痕肌層

文/史秀紅 陳凱

一是子宮肌瘤。該病是婦科最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好發于30~50歲的生育期婦女。采用介入治療中的子宮動脈栓塞術,肌瘤缺血缺氧、壞死、萎縮,而正常的子宮組織能夠耐受缺血缺氧,同時由于子宮有豐富的側枝循環,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建立新的血供,因而不會導致子宮壞死。這樣在保住子宮的同時把肌瘤去除,比較適用于年輕的或有生育要求的女性。該方法就是在股動脈穿刺一個米粒大小的口子,然后通過導管送至子宮動脈,利用藥物將子宮動脈堵住即可以了。子宮動脈栓塞后,肌瘤就會缺血、缺氧,然后壞死的肌瘤體積萎縮而被機體慢慢吸收或直接脫落。

二是疤痕妊娠、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疤痕妊娠是指有過剖宮產史的女性在再次妊娠的時候,孕囊著床在子宮原疤痕處,常導致陰道大量流血以及晚期的子宮破裂,其兇險程度不亞于宮外孕,是產科醫生最頭痛的問題之一。前置胎盤則是胎盤種植于子宮下段或覆蓋于子宮頸內口上,可在妊娠中期至妊娠晚期出現輕微直至嚴重的陰道出血,是妊娠期的嚴重并發癥,處理不當可危及母兒生命安全。胎盤植入為胎盤絨毛穿入宮壁肌層,發生于孕早期胎盤植入時而非妊娠后期。是產科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極易造成嚴重的產后出血。這幾種疾病均有類似的表現,即有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大出血。這些疾病都可以通過介入治療,即行子宮動脈栓塞術,將血管堵住,再行進一步處理,有效地避免了大出血,不用擔心會面臨著要不要切除子宮的痛苦選擇。

三是產后出血。產婦產后大出血極其兇險,如果沒有及時的救治很可能會失去生命。如果可以及時介入治療,那絕大部分情況下可以實現止血的同時保住子宮。

四是子宮腺肌癥。子宮腺肌癥是指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形成彌漫或局限性的病變。一般發生在30~50歲左右的經產婦,但偶爾也可見于年輕未生育的女性。絕大多數的子宮腺肌癥都是富血管性疾病,病灶的生長需要血液的供應和血液中雌激素、孕激素及其他生長因子的刺激。采用子宮動脈栓塞術可以用藥物堵住它的血管,達到“餓死”它的目的。因子宮肌層耐缺氧,而長錯位置的內膜則不行,所以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猜你喜歡
腺肌癥疤痕肌層
子宮腺肌癥全子宮切除術的圍術期護理效果探究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聲檢測子宮前壁下段肌層厚度的臨床價值
靜脈超聲造影對子宮腺肌癥和子宮肌瘤的鑒別診斷價值
人工流產術與子宮腺肌癥的發生關聯的探討分析
子宮內膜癌的ADC 值與肌層浸潤深度的相關性研究
無懼疤痕
腹腔鏡下賁門肌層切開術及Dor胃底折疊術治療賁門失弛緩癥臨床分析
疤痕
蠟療+疤痕霜防止燒傷增生性疤痕的臨床研究
非肌層浸潤膀胱腫瘤灌注治療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