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的第一筆稿費

2018-01-27 19:59鄭澤瓊陳衛華
益壽寶典 2018年36期
關鍵詞:周立波舒婷菜場

文/鄭澤瓊 陳衛華

沈從文:燃起以寫作謀生的希望

從湘西山區走出來的沈從文,在長期的打鬧和逃課中勉強讀完小學,16歲便因家道中落而輟學,加入地方部隊行軍打仗。無數次目睹殺人的血腥場景,使他愈來愈厭倦行伍生涯。1923年,21歲的沈從文離開部隊,輾轉到京城開始了艱難的“北漂”生活。

他租住在破舊發霉的小屋里,一面在大學里當旁聽生,一面寫文章四處投稿。但他寄出的文章如石沉大海,到后來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在絕望中,他給當時在北京大學任教的作家郁達夫寫信求助。郁達夫接到信后,來到沈從文的“窄而霉小齋”看他。見沈從文大冬天還身著單衣,郁達夫便將自己的羊毛圍巾解下來披在沈從文身上,又帶他到餐館吃了一頓飽飯,還將結賬后剩下的3塊多錢留給了沈從文。這才使沈從文暫時免于生存之虞。

1924年12月,沈從文的第一篇作品在《晨報》刊出,他得到了第一筆稿費——5毛錢的購書券。沈從文本來已經打算年底去照相底板學校做學徒,這筆稿費一下子讓他看到了以寫作謀生的可能性。此后,沈從文接連出版了幾部小說集,獲得了豐厚的稿酬,從此走上職業作家之路。到了20世紀30年代,他更是以其代表作《邊城》轟動文壇,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

周立波:發了一筆“意外之財”

周立波以擅長創作農村革命題材的作品著稱,曾寫下頗有知名度的長篇小說《暴風驟雨》和《山鄉巨變》。這位長期扎根鄉土的現代作家,寫作生涯其實是從大都市開始的。

1928年,20歲的周立波初到上海,為了生計,曾試圖去做店員、瓷器工人、跑街的伙計,甚至還去考過電影演員,但都沒被錄用。盡管處處碰壁,周立波仍然興致勃勃地出入十里洋場,即便口袋里沒有幾毛錢,也還是在上海玩了個痛快。

其間,他在菜場遇到一樁趣事,給朋友講過之后還嫌不過癮,就寫了一篇風趣的千字小文,描述了被迫早起去菜場的無奈、菜場的活力和市井的趣味。文章經過反復打磨后,署了“小妮”這樣一個女性化的筆名,寄給了當時上海一家報社的副刊。沒多久,這篇文章就見諸報端。

周立波異常興奮,他沉浸在發表了文章的喜悅和成就感中,以至于當報社通知他去領稿費時他也沒放在心上。周立波托一位表弟去代領稿費,并承諾將稿費全部奉送。表弟領到了4塊大洋——相當于普通勞工1個多月的工錢。他一路品嘗各種平時想吃又沒錢買的美食,回到家后把剩下的兩塊大洋給了周立波。周立波用這筆“意外之財”請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頓。正是這篇文章的發表,讓周立波發現了自己的文學潛質,從此走上寫作之路。

莫言:被戰友圍著要求請客

莫言早年的創作之路異常艱難。他嘗試寫過很多小說、詩歌和話劇,并把稿件投向全國幾十家刊物。在沒有電子郵件的時代,投稿都是手寫的,未被錄用的稿子會被編輯部退回,信上印著醒目的“退稿函”三個字。莫言為此沒少受到冷嘲熱諷。當時的一個老郵遞員就抱怨:“如果每個單位都有你這樣一個人,我們郵電局得天天給你們送郵件?!?/p>

1981年,26歲的莫言終于在河北保定的文學雙月刊《蓮池》上發表了短篇小說《春夜雨霏霏》。這篇現在看來不算出色的處女作,據說還是莫言按照編輯的要求反復修改多次后才勉強被采用的。但這畢竟是零的突破,而且莫言還收到了72元錢的稿費。他當時是個解放軍戰士,每月工資只有15元錢。部隊的戰友們圍著莫言要他請客,莫言當即買了燒雞、酒和煙給大家。

在作品得到發表的鼓勵下,莫言懷著更大的熱忱從事創作,又陸續在《解放軍文藝》和《人民文學》等有影響的刊物上發表了作品。小說《紅高梁》被改編成同名電影上映后,莫言轟動文壇。

舒婷:沒有發表作品卻收到“稿費單”

1969年,舒婷從廈門鼓浪嶼到閩西山區插隊。因為沒有時間讀書寫作,滿懷作家夢想的她為自己的理想即將夭折而沮喪。父親知道后,不遠千里趕到女兒身旁,反復開導她。在父親的鼓勵下,舒婷繼續跋涉在自己最愛的文學道路上。深夜,當別的知青早己進入夢鄉的時候,她仍坐在燈下看書寫作。3年間,她密密麻麻地寫了幾百本的筆記和詩稿,可投出的稿件沒有一家正規刊物采用。

1972年,舒婷返回廈門當了一名工人。艱苦的環境和超負荷的勞動并沒有影響舒婷的創作熱情,她仍然堅持寫作、投稿,但依舊屢屢碰壁。在萬分沮喪中,舒婷把所有的詩稿裝進麻袋,發誓以后要告別寫作。就在這時,奇跡出現了。她意外地收到了一張《人民文學》雜志社的稿費單,附言欄里還有一行工整的字跡:“您的詩歌被本刊采用,望不要放棄,繼續努力?!笔骀门踔@張5元錢的稿費單,頓時百感交集。

多年后,舒婷依然珍藏著這張“稿費單”。她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這第一筆“稿費”竟然是父親寄來的。父親后來才告訴她:“是我用自己的工資給你匯了這筆‘稿費’?!闭沁@筆“稿費”,讓舒婷走出沉淪,繼續發奮創作,于1977年在《詩刊》雜志發表了成名作《致橡樹》。

猜你喜歡
周立波舒婷菜場
舒婷《致橡樹》(節選)
菜場
今天,我們為什么還要去跑菜場跑出租站柜臺——錢江晚報“我們一起走過”大型體驗式報道推出的背后
從波波到濤濤,周立波終于活成了瑪麗蘇
舒婷的鼓浪嶼
微妙地共舞
熱鬧的菜場
詩人舒婷的愛情故事
詩,我喜歡舒婷
周立波:海派清口也玩“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