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緊扣兩個問題 實現“知行合一”
——以統編教材《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為例

2018-01-28 14:18鄧紅燕
教學月刊(小學版) 2018年30期
關鍵詞:小點兒音量公共場所

□ 鄧紅燕

知行合一,是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核心,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然而在道德教育中存在“認知模糊,真知不明”“知大于行,不重踐行”“知而不行,表里不一”等“知行不一”的典型現象。這也成為道德與法治課程必須破解的難題。教師只有走近學生,關注學生生活中真實存在的認知困難和踐行困難,解決“為什么”和“怎么做”這兩個關鍵問題,才能實現“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標,使課程煥發出生命的魅力。

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結合現代公共生活的需要,設立了“共有與共享”的核心教育主題,其中第三單元的主題是“我們在公共場所”。這個單元編寫了《這些是大家的》《大家排好隊》《我們不亂扔》《我們小點兒聲》四課內容,旨在幫助學生養成在公共場所所應有的文明行為習慣。雖然二年級學生經常跟隨家人共同進入公共場所,但其對“公共場所”“規則意識”等認知是模糊的,又因其年齡小,自控能力差,缺乏在公共場所應有的良好行為習慣。因而,這個單元的教學尤其要關注“知行合一”的落實。

一、認知先行,夯實道德認知基礎

要實現“知行合一”,首先要在“認知”上下足功夫。學生只有深刻地認識到“為什么”,才能使形成公共場所的意識和養成文明行為習慣成為他們內在的、自發的、主動的需求。

(一)在破解盲點中明確道德認知

二年級學生存在“認知盲點”,教師應有的放矢地進行引導,于無痕中破解盲點,明確道德認知。

【案例1】第12課《我們小點兒聲》

師:(逐一播放鳥鳴聲、蟲鳴聲、流水聲、嗑瓜子聲)請你猜猜這是什么聲音?

師:(出示松鼠嗑瓜子的圖片)你喜歡這只松鼠嗎?為什么?

生:喜歡。它嗑瓜子的樣子真可愛。

師:(出示松鼠在電影院嗑瓜子的圖片)你還覺得這只松鼠可愛嗎?為什么?

生:不喜歡。在電影院里嗑瓜子,發出的聲音雖然很輕,但很煩人,會影響別人看電影。

師:哦,原來在公共場所發出影響他人的聲音就是噪聲。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噪聲吧。(播放有關噪聲的科普視頻)

從案例1可以發現,學生對“噪聲”的概念是不明確的,以為只有大聲喧嘩才是噪聲。教師設計“聽聲音,猜一猜”的活動,將小松鼠嗑瓜子的行為放到電影院的背景中,很自然地引出了“噪聲”的概念,并通過科普視頻進一步幫助學生厘清概念,模糊的“認知盲點”變得清晰了,為接下去“做個小小‘調音師’”欄目的行為指導奠定了認知基礎。

(二)在情境再現中糾正錯誤認知

在道德學習中,學生常常會因為認知偏見或錯誤影響判斷,從而直接導致錯誤行為。

【案例2】第12課《我們小點兒聲》

師:平時我們經常聽到“大喊大叫、追跑打鬧、飛機轟鳴、用力關門、高聲討論”等聲音,請四人小組討論:哪些聲音超過70分貝?

(學生討論并匯報討論結果,隨后教師播放現場測試這些聲音結果的視頻)

生:真沒想到,這些聲音通過分貝儀檢測都超過了70分貝,屬于噪聲。

師:是啊,超過70分貝意味著達到四類噪聲標準。那么噪聲有什么危害呢?(觀看微視頻“噪聲的危害”)

生:原來噪聲會影響學習生活,會損害聽力甚至造成耳聾,也會對人類的神經、腸胃等產生影響。我平時也有這些錯誤行為,說話做事應該小點聲。

現實生活中,學生每天身處嘈雜的環境中,自己既是噪聲制造者,也是受害者。因為學生缺乏對噪聲危害的正確認識,并不知道自己的不良行為是造成噪聲的主要原因。教師通過真實的生活情景再現,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認知。學生通過情景再現感受到噪聲對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危害,從而反思自己的錯誤行為,意識到小點兒聲是一種公共文明習慣,在公共場所中小點兒聲是對他人的尊重,是一種修養。由此,正確的道德認知就在學生的自我糾正中得以建立。

(三)在換位思考中提升道德認知

“換位思考”,是指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以對方的心境來思考問題,從對方的立場來評價他人的行為。這也是道德學習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道德認知的提升。

以《我們不亂扔》一課為例,教師通過“值日生的煩惱”這一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換位思考“你作為值日生時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煩惱”。換位思考是一種心理體驗過程。它客觀上要求學生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如情感體驗、思維方式等與對方聯系起來,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驗和思考問題,從而與對方在情感上得到溝通,為增進理解奠定基礎。學生在換位思考中更能體會到“不亂扔”不僅是一種文明的行為,也是一種對他人勞動的尊重。

此外,教材中還經常采用童話的形式,創建一個具體對話場景,使學生換位思考。如在《這些是大家的》一課教學中,教師通過動畫小視頻“桌椅的對話”將桌子和椅子都變成了活生生的人,對小主人破壞公物的行為提出了控訴。兒童在情境中換位成了“課桌椅”,以受損公物的角色,感受到“公共財物”與我們關系密切,體會到愛護桌椅的重要性,從而樹立愛護公共財物的意識。

(四)在回望自己中深化道德認知

低年級學生的道德思維尚處于前習俗階段,他們的行為多是根據自己身體的感受和自身的利益決定的。所以學生產生破壞規則的行為有時是有意為之,有時是無意為之,是因為不明白這樣做的后果才發生的。

以第11課《我們排好隊》為例,教師針對“為什么要排好隊”的問題,課前錄制了學生遵守“規則”有序排隊和不遵守“規則”擁擠無序的視頻,在課中播放后請學生談感受。通過回望和對比,學生發現,排隊雖然讓自己的行為受到一定的約束,但可以保證集體生活安全、有序、高效。因為規則保證了群體與整體的公平與秩序。如果大家都不守規則,秩序就會亂,生活會很糟,自己會不舒服甚至遭遇危險。

自媒體時代,智能技術為道德與法治課程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素材。教師提前拍攝的來自學生真實生活的視頻,無疑是引領學生在“回望”中發現生活,聚焦生活,細節化地觀察、體驗和感受規則對生活的影響,使學生在對比反思中深化道德認知,從內心產生認同好生活需要規則的愿望,實現道德的自主構建。

二、順勢導行,實現知行合一目標

德育的過程是一個培養學生“知、情、意、行”統一的過程。在夯實學生道德認知的基礎上,樹立道德信念,培養道德行為,最終達到“知行合一”是德育的重要方法,對破解“知大于行”“知而不行”等“知行不一”的現實問題有著重要的意義?!靶小笔菍W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外在表現,是體現道德與法治課程實效性的標志。

(一)協商約定,引導認同道德行為

二年級的學生心理逐步趨于穩定,處于文明行為養成的關鍵期。雖然他們初步形成了公共場所要遵守規則的觀念,但落實到具體行為上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全體學生共同約定行為準則,不僅有助于學生厘清文明行為的標準,產生價值認同,而且有助于在團隊的輿論導向中帶動個別學生,相互監督,共同維護公共場所的秩序。

例如在《我們小點兒聲》一課中,針對“怎樣的音量才適合”的問題,師生共同商議出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等級調音法。即把聲音的音量分為“自言自語”“輕聲細語”“清晰響亮”三個等級,分別用號碼對應。然后全班約定不同等級音量的使用范圍,如小組討論用二級音量“輕聲細語”,全班發言用三級音量“清晰響亮”。隨后,教師出示圖書館、操場、教室、走廊等公共場所的圖片,請學生用手指數示意音量等級,很快掌握控制和調節自己音量的辦法。對二年級學生來說,具體的音量標準很有趣,也很容易掌握,在公共場所“小點兒聲”的行為就此真正落到實處。

(二)關注細節,細化指導道德行為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指出,法治教育要遵循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貼近青少年生活實際,注重知行統一,堅持落細落小落實。對于學生踐行有困難的原因,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進行分析,幫助他們尋找解決困難的辦法。

如《我們不亂扔》這一課,雖然學生已經初步懂得公共環境衛生需要大家共同維護,但他們面對一些具體問題,尤其是在無人監督的公共場所,養成自覺愛護公共衛生的行為習慣仍是一個難題。教師通過觀察,發現不知道“怎么扔”是造成學生亂扔垃圾的主要原因。于是,教師以此作為突破“知行不一”問題的關鍵點。

教師采用兒歌的形式,將扔垃圾的指導細化到每個分解動作:“走近垃圾桶,眼睛看準它,慢慢彎下腰,輕輕放進去?!睂W生一邊念兒歌,一邊進行操作演練,將扔垃圾的方法落實到位。此外,教師還針對特殊情況,如垃圾桶滿了,垃圾袋脫落了,有垃圾掉在桶外等,通過小組討論,現場嘗試,總結出不同的應對方法。教師將行為指導一一落細、落小、落實了。學生再遇到“扔垃圾”的問題,也就有章可循了。

只有真正地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走進他們的生活,蹲下來思考兒童在行動上的困難以及需要得到的幫助和指導,教學才能體現真正為學生生活服務的意義。

(三)靈活應對,辯證指導道德行為

只有源于學生現實生活的德育才能引發他們的道德情感、道德認知,最終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如果忽略德育的“生活化”,以教條的形式開展教學,必然會使德育成為“空中樓閣”,也就無法實現“知行合一”的目標。

第三單元的教學是引導學生進入不斷擴大的公共視野,從班級到學校再到社區和家鄉。因為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培養社會性公民,在強調遵守規則的同時也要指導學生靈活應對,辯證處理特殊情況。

以《我們排好隊》一課為例,教師模擬了銀行窗口排隊要有“一米線”的規則。通過現場情境體驗,學生明白了這條線,不僅營造出舒適的空間,而且也提升了安全感,這是一條禮貌線。學生就此明白遵守規則的意義所在。教師精心設計了一位老人來銀行取錢的情境,讓學生討論該怎么辦。一般情況下的排隊是講究先來后到,排成一列。但遇到特殊情況,也不能死守規則。有的學生提出,老人年紀大,尊老愛幼是中華傳統美德,遇到這樣的特殊情況,應該禮讓老人,優先取錢。

“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是德育的終極目標。道德與法治教師必須緊扣“為什么”和“怎么做”這兩個問題,從學生的生活出發,探索教學的有效途徑,促進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同步發展,以實現“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標。

猜你喜歡
小點兒音量公共場所
測測你的“音量值”
黎明被一群鳥兒啄出
解放手機的音量鍵
小點兒聲
黎明被一群鳥兒啄出
永遠的小點兒
請放心地扭大音量看電影聽音樂吧!Mclntosh Sonus Faber家庭影院套裝
基于ARM的公共場所智能保潔車控制系統的設計
公共場所 不能亂來
城市公共場所擁擠踩踏事故的應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