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句擴寫錯答分析

2018-01-29 18:11羅廷敏
高中生學習·高三版 2017年12期
關鍵詞:臺階小路詩句

羅廷敏

2017年高考浙江卷第6題的題目是:

根據下面的詩句,描寫一個場景。要求:①運用第三人稱,有心理描寫;②語言連貫、準確、生動;③不少于100字。

小路上,有十八臺階/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數臺階上的螞蟻/我要把螞蟻,數回一個童年

題目看起來不難,但來自閱卷老師的反饋是:“錯相種種,滿分不易?!本唧w表現為:

字數不夠 這是一個非智力性因素的錯誤,很多考生沒有寫足字數,導致得分不高。

她坐在第十八級臺階上,趁著月光正亮,數著臺階上的螞蟻,卻已然沒有了童年的好奇心與童趣,她有些惆悵:越長大越失去了那份橫沖直撞的勇氣。漸漸地,她睡著了,夢里數回了童年的螞蟻。

分析 這則答案問題較多,而最突出的則是字數不夠,屬審題不到位。

意象引用不全 原詩5句,意象包括“小路”“臺階”“月光”“螞蟻”等。在描寫場景時,不能漏掉。

不知道又是多久以前,他才這樣在月下如此毫無顧忌地數螞蟻了,月光如瀑,流瀉在他身上,粒粒螞蟻,就著這瀑布延伸到了記憶深處,那時的自己尚能用胖乎乎的小手指著他們,無人笑他幼稚、無人笑他閑得無事,如今這一番場景,也只能匿于月色深處了。

分析 答案沒有出現“小路”和“臺階”兩意象,且忽視“我坐在最上面”這一位置提示點的。

旁枝末節太多 原詩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場景,也限制了答題的范圍。如果答案超出詩歌給定的場景,甚至“創造性”的構建新的場景,導致旁枝末節太多。

他喃喃:不知阿母怎么樣了,他時常想起在他天真無邪的小時候,他就是這樣坐在石階上開心地數螞蟻,而母親則在一旁縫補衣物,身后是溫暖的燈光。此時,大雁從空中“嗖”地飛過去,遠處的山中回蕩起幾聲悠遠的鷓鴣,他歡笑著,抑或慟哭著,他早已不再的童年。

分析 原詩句中沒有過多的情節提示,中心的落腳點是“我”數回了一個童年,上述答案將“螞蟻搬家”的自然現象、“母愛”等內容做過多的闡釋,尤其是創造出以“大雁飛”為主體的新場景,導致真正的場景中心不突出。

缺乏必要情節或銜接 語言運用題有一個很重要的考查標準是語言組織要連貫順暢,所呈現出來的場景應該有必要的銜接,類似于電影中“一鏡到底”的效果。而有的答案中只顧及了題目要求的幾個必備要素,進行機械組合,沒有自然的過渡。

一個寧靜的夏夜,靜得連蟬鳴也漸漸停息,他獨自坐在臺階的頂端,心中竊喜這樣便能“手可摘星辰”了。他喜歡天上的星星,更喜歡眾星依偎的月亮,猛然低頭,發現臺階上有很多螞蟻,不禁想起幼時數螞蟻的故事……

分析 乍看覺得語言優美,意象完備,但“月亮”和“螞蟻”之間缺乏聯系,生硬地扯在一起,很突兀。

所寫非場景 題目要求根據詩句描寫場景,還要求描寫中出現心理活動。于是就出現了著重描寫心理活動而不將其置于場景之中的答案。

即將邁入成年的他,正不懈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拼搏著。他又何嘗不想回憶自己的童年呢?一年又一年,他走過了人生的一個又一個“十八層臺階”,那些零零碎碎的童年記憶,就在這行走的過程之中,漸漸消逝……

分析 通篇都在描寫主人公的心理活動,且這心理活動游離于場景之外。脫離場景寫心理活動,不符合題干的基本要求。

主題不突出 任何場景的描寫都要有一個主題,這首詩中的最后一句幾乎明示了詩歌的主題——找回童年。

題干要求運用第三人稱進行描寫,其中要有主人公的心理描寫,心理描寫相關的內容就應該服務于詩歌主題的表達——即“找回童年”,偏離此主題的答案都不能得滿分。錯答如下:

①即將成年的他,坐在臺階的最上層,他望著腳下的一步步臺階,神情有些呆滯。忽而,一束月光溜出了云層,傾灑在臺階上,他瞧見了臺階上的一只只螞蟻:“生活真是越來越無趣了,還不如數一數臺階上的螞蟻”。他聚精會神地數著,一只、兩只、三只……不覺間,已走到了臺階的最下層。(不提童年,無臺階,無小路)

②他,坐在小路的最上層,數到十八層臺階。他回想起過去和同伴們坐在這個長滿苔蘚的十八級小路上,借著月光,數著經過的螞蟻,彼此嬉戲著?,F如今,月光依舊,小路依舊,苔蘚依舊,可卻只剩下了他一個人,煢煢孑立,他迷茫地望著經過的螞蟻,月光照在他飽經滄桑的臉上,照在那些一如既往向前走的螞蟻身上。(只談友情)

③未來的某一天,他已18歲,穿過一條小路,盡頭是十八層臺階,連接著航天飛機的大門。今天,映著夜空中那一束月光,他即將開啟自己的太空之旅。一層兩層……一歲兩歲。今天,他實現了自己童年的夢想,月亮在舷窗外漸漸變大,忽然,在時空漣漪的干擾下,他被卷入了教科書中出現過的時間軸中。他驚嘆于眼前所見,只見他各個年齡段的腦海中才有的影像,全呈現在他眼前。一歲的他,兩歲的他……十八歲的他正如十八層臺階,他各個時段的自己都一一排列在此,看著眼前正好奇地數著螞蟻的童年的他,他忽然感慨:原來人生正如螞蟻渺小,帶著只屬于自己的那個時鐘,經歷過的一切,到最后都會回到起點。(大談夢想)

④她坐在第十八級臺階上,趁著月光正亮,數著臺階上的螞蟻,已然沒了童年的好奇心與童趣。面對過往的事物,她有些悵然若失,越長大越失去了那份熱忱與勁頭,失去了那份在紛紛擾擾的世界中橫沖直撞的勇氣。她大笑起來,又用理智壓抑著情緒,漸漸她睡著了,夢里是童年的螞蟻。(泛談成長)

分析 在描寫過程中,我們要依據詩句中的意象展開聯想和想象,多用修辭,使語言生動。上述答案,要么不見童年,要么大談友情、夢想與成長,屬“主題不突出”。

示例 ①小路從山下崎嶇而上,月光柔和地落下來,映著斑駁的影子。從下自上,有十八階,那是她一路跌跌撞撞蹦跶著、奔跑著抑或緩步踏過時,細細數過的。清瘦的她坐在石階最上面,在小路的尾巴上,她借著月華,透過淡藍色的夜幕,微弓著腰,指著地上的螞蟻,一只一只地數著,就像懵懂的童年一樣,那時的自己,數一只螞蟻,頭上的羊角辮就跳一跳……那時的自己啊,即使面對西沉的暮色,也不覺清愁,安然地數著有遠方山上遙遠的光陰,如今的她,卻只能數著螞蟻,回到那山下的童年。

②四周靜極了。沉默的小路上,月輝如流水般傾瀉下來,披在長長的臺階上。十八層臺階的最上方,坐著一位少年,他直直地盯著如水空明的月色灑滿一地,一隊螞蟻走過那“水潭”,像微風拂過時,水面泛起的漣漪。他頓生興致,食指微點,數起了螞蟻?!耙恢?,兩只……”他默默念著,心中有了極大的快樂:多像童年時的自己??!夜依舊靜,留他獨自找尋美好的童年……

練習 使用下面的詞語寫一段描寫性文字,要求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不超過60字。

銀杏樹 初冬 疾風驟雨 凋零endprint

猜你喜歡
臺階小路詩句
頑皮的小路
六一來了
可以“吃”的詩句,你見過嗎
讀詩句,寫成語
堆雪人
跟蹤導練(五)2
臺階
會唱歌的小路
走在除法的臺階上
臺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