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課改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2018-01-31 00:35成愛標
考試周刊 2017年101期
關鍵詞:素材作文教學有效性

摘 要:作文不僅能反映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底蘊,還能反映一個人的素養,從中折射一個人的心靈。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思考人生。這樣,學生在作文中才能有話可說,才能真正地把心靈體驗的歷程表達出來。本文圍繞作文有效教學進行闡述,旨在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關鍵詞:作文教學;有效性;素材;生活;教學

眾所周知,作文是通過深思熟慮,用文字將內心的情感、抱負抒發出來的。每一篇作文都蘊藏著作者的思想、經歷,而學生在書寫作文時,可能會因為詞匯的匱乏和對作文技巧的不理解,導致無法使用準確的文字傳達出真正想表達的東西。在課堂上,作文教學常常讓教師和學生陷入迷霧之中,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成為教學道路上的一大艱難險阻。因此,新課改理念下如何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一線語文教師值得探討的話題。

一、 融入生活,激發潛力

生活是一個豐富的天然大寶藏,蘊藏著許多數不勝數的珍寶。學生可以融入生活,從中發現美的身影、充滿生機的動植物、無法言喻的自然奇景,拓展自己的眼界,培養想象能力,就算是生活中的一點點的煩心瑣事,也可以讓學生對世界多一份了解,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在書寫作文的時候,可以調動自己的閱歷,用精彩紛呈的思想來傳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賦予作文一絲生機。例如,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等文章,就是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用優美的語言描述出來的。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去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去發現身邊的美與趣味,用心去感知生活中的小小奇跡,用自己能夠想到的優美句子來形容,并使用自己的語言來記錄下來,不論長短,都給予文章自己的真情實感。日積月累,讓寫作成為記錄生活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他們的語文修養水平,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幫助他們在寫作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有了精彩豐富的生活經歷,學生才可以寫出飽含情感的文章,以此來抒發、分享自己的喜悅與苦惱,避免流水賬的出現。

二、 積累材料,遷移運用

除了從生活中發掘出有趣的事物外,書本中也有許多學生未曾經歷過的美妙事物。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多多閱讀文章,從文章中學習到、汲取到一些寫作的技巧,從作者的生活經歷找尋趣味,豐富自己的閱歷,積累詞匯。教師可以推薦一些精美的散文,或者是聞名中外的名著,讓學生用心體味古今貫穿人類社會的文化底蘊,思考作者的情感和時代抱負,融入其中,挖掘到動人心魄的珍寶。例如,在講解朱自清的《春》的內容時,其中描寫春草的“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地,綠綠地”,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描述春草不可忽視的頑強的生命力,即便是經歷了令人瑟瑟發抖的寒冬,在春天也仍是一抹倔強的身影。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這種充滿了情感的句子進行摘抄,記錄在小本本上,并進行模仿,積累材料,加強鞏固寫作技巧,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學生進行閱讀時,可以有意識地進行語句、詞匯的積累,讓閱讀到的內容成為自己的知識儲蓄,并在寫作時遷移運用,將自己的情感、抱負寄托在寫作的文章中,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三、 關注生活,積累經驗

想要寫出一篇好的文章,就需要運用熟練的寫作技巧,調動自己豐富的詞匯積累,放寬自己的眼界,抒發真情實感,深思熟慮后,寫下可口的文字,傳達出自己對生活的理解。當一個人有著豐富的閱歷后,他所說的故事也是吸人眼球的。因此,學生可以多多關注生活,從身邊的事物中找尋知識的寶藏,積累經驗。例如,在七年級第一個學期的時候,結束了愉快輕松的暑假后,學生可以寫暑假發生的趣事,也可以寫開學時的心情和感觸,從身邊的小事兒挖掘寫作的靈感。學生不僅可以通過切身的經歷,也可以通過閱讀書籍來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培養自己的想象能力。例如,《童年》的作者高爾基就是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來闡述自己的童年的。學生的人生經歷自然是屈指可數的,因此,學生可以選擇一些課外文本資料的閱讀來豐富自己的經歷,積累自己的寫作素材。例如,魯迅先生在書寫《中國小說史略》時,他查閱了1500多卷古書才完成了《小說舊聞鈔》。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多多選取一些有益的書籍來增添自己的人生閱歷,拓展自己的眼界,開拓自己的知識邊疆,去探索作文寫作的巔峰。

四、 網絡閱讀,豐富素材

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往往會寫到一個點后卡殼,找不到合適的素材,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對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重擊,極易讓學生對寫作產生焦躁、抵觸,阻礙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的發展。失語現象普遍存在于當今的教學課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多多閱讀文章,反復閱讀文章去學習里面的寫作技巧,豐富素材,以讀促寫,能夠引用、模仿精選文章中的素材,給自己的作文添上一抹別樣的色彩。只有豐富了自己的閱歷,才能開拓自己的知識邊疆,去觀賞世界別處的、未曾經歷過的美,寫出令人尋味的文章,提升自己的語文文化素養。僅僅依靠報紙、雜志、書籍來拓展學生眼界是不夠的,書本類的文章也僅僅是三千弱水中的一瓢,而網絡,則是浩瀚海洋,其中的文化底蘊數不勝數、琳瑯滿目,學生遨游其中,所到之處皆是一種對文化的汲取。因此,給予學生一個健康、豐富的網絡世界,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帶領學生去接觸多彩的、奇妙的世界。

想要讓學生的作文水平快速提升是無稽之談。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豐富寫作素材,才能提高寫作能力。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文化基礎,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引領學生在寫作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從而開辟出豐富多彩的寫作天地。

參考文獻:

[1]田緒永.網絡日記:中學生作文新思路[J].中國青年研究,2015(05).

[2]陳美俠.借助網絡“面批”作文提高實效[J].教育教學論壇,2016(20).

[3]彭麗華.網絡環境下作文教學的嘗試與反思[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6(05).

作者簡介:成愛標,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淮安市文通中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素材作文教學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制造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實現
提高家庭作業有效性的理論思考
移動互聯開發的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
探索多媒體在情趣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