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

2018-02-13 16:31程雯
精品 2018年7期
關鍵詞:核心閱讀教學素養

■程雯

南昌現代外國語象湖學校

引言

所謂核心素養,具體是指學生必備的、順應社會發展和其終生發展的一些能力和優秀品格。對于小學生而言,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審美能力、語言理解與應用能力等。鑒于此,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為給學生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教師要從各個方面著手,逐漸完善語文閱讀教學環節和成果,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1 語文核心素養的特點

第一,核心素養下的語文基礎知識是具有實踐性與綜合性的。學好文字是學習各個學科的基本前提,核心素養理念下的跨學科能力在語文學科上有著突出表現。比如:學習數學、英語等學科要先打好語文基礎,可以正確讀字、寫字、認字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必備條件。不難發現,語文是加強各學科聯系的黏合劑。

第二,核心素養下的語文基礎能力是具有綜合性與實踐性的。語文學習重視三維目標的塑造,包括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和能力的養成等。所謂的基礎能力,主要是指和人有效交流的能力、解讀文章的能力、語感、語文學習習慣和方法。這些能力看似復雜單一,卻是組成個人核心素養的重要部分,長時間的語文閱讀學習能提高學生剖析與解讀文本的水平,可以使其迅速從內容中提煉出重要信息,為未來生活中的閱讀打下良好基礎。

第三,語文核心素養是具有階段性和發展性的。由于培養的對象是人,所以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會伴隨個體的發展變化而發展,因此具有一定的發展性。人在成長進程中,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環境都對個體發展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學生離校后,社會環境則會為其語文核心素養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全新機會。與此同時,所強調的終生學習對個體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影響,平常生活中的寫作、洽談、閱讀和語文素養中口頭表達能力、理解文本的能力,會伴隨人的社會參與,其語文水平也會隨之提高[1]。

而所謂的階段性,是因為個體身心發展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簡易到繁雜,從量變到質變循序漸進的一個階段過程。所以各個年齡段的學生所具有的認知水平也千差萬別,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的習慣也各有不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核心素養的階段性,不可拔苗助長,要分階段地培養,結合學生各年齡段的特征進行,編制出科學合理的培養對策。

2 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對策

2.1 重視情感,激發興趣

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教材為重要載體,講解其中所蘊藏的各種語文知識內容,這是閱讀教學環節中的基礎內容。但就目前狀況而言,若只注重知識內容的傳授,教學會過于單調,課堂會變得越來越枯燥乏味,讓學生漸漸喪失閱讀興趣,降低教學效率和質量。站在其本質角度來看,語文屬于一門語言學科,若只學習其內容,將會變得呆板乏味。所以,教師要從興趣角度入手,讓學生喜歡上語文,愿意掌握更多的知識。

比如:在講解《秋天》一文時,若只讓學生通篇閱讀文章,將會讓其無法順利融入課堂教學之中,為讓其深刻理解文章內容,感受作者的感受,可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秋天的圖片或視頻,進而讓學生對文章有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而且在閱讀進程中,對秋天的美麗景色展開聯想,在課堂上踴躍分享自己眼中的秋天和對秋天的感情,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與閱讀文章的樂趣[2]。

2.2 轉變角色,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推進,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杜絕使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及時轉變自身角色,認識到自己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進而提高教學質量。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學生角度看待問題,逐漸提高學生閱讀質量與核心素養。新課改環境中,教師要格外重視學生思維的開發與創新,尊重其內心想法。

語文作為一門開放性學科,考試中出的雖然是同一道題,但答案卻是不同的,沒有固定答案。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勵學生積極思考,若學生有獨特的想法一定要及時肯定和認可,要增強其創新認識,針對某些不合理的想法,教師要婉轉地對其進行引導,不可直接駁回、批評和苛責,以防降低其學習主動性。尤其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用自己的思想去左右學生思想,約束其思維,這會影響其閱讀水平的提升。學生在學習時只有獲得了一定的認可,才能提高自信,進而積極地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因此,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

2.3 重視素養,品讀生活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關鍵時期,閱讀內容基本上都源自于日常生活,是一種對生活基礎愿望的袒露。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采用正確的、有針對性的手段來引導學生學習,讓其進行生活化思考,理解平常生活中的基礎道理。

比如:在講解《慈母情深》一文時,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能通過閱讀明白核心句子的寓意,體會作者的所思所想與其想表達的母愛,帶領學生感受生活中的親情。在開始閱讀前,教師可提出一些問題,讓其帶著問題去閱讀,如:學生們,在平常生活中或者在電視劇、電影中你們知道哪些關于母愛的故事?此時學生會積極回應:看過《母愛如山》,講的是患病母親含辛茹苦帶大兒子的故事等等。此種手段,能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積極性。在回答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作者的創作背景和生活背景展開剖析,讓其深刻領悟文章中想傳達的寓意,加深對親情的理解,明白母親的良苦用心,更加努力地學習。

3 結論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選用教學手段,可從重視情感、轉變角色、品讀生活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閱讀效率和質量。

猜你喜歡
核心閱讀教學素養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加強讀與寫的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