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農業經濟增長的演變歷程

2018-02-19 10:14高挺常啟國
熱帶農業科學 2018年11期
關鍵詞:農業經濟增長區域性增長率

高挺 常啟國

摘? 要? 回顧改革40年,中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轉型發展中“三農”問題歷來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國以實際行動做到了農業保增長、農村促進步、農民增收入。但是,中國農業依然面臨著整體的產業升級和改造以及經濟轉型期農業發展如何過渡的問題。因此,本文基于1978~2016年時間序列數據對中國農業經濟增長演變歷程進行分析,研究發現:中國農業總產出增長速度時緩時急,直至2008年開始保持較穩定增長模式;農業內部各產業中種植業依然是支柱產業,但畜牧業、漁業未來的增長潛力更大;農業人均產出增長變化趨勢基本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變化一致。同期比較發現,人均產出增長率低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這與一般經濟規律也是相符的。本文探討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特征,同時揭示了中國農業發展的現狀,以期為當前中國農業經濟增長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農業經濟增長 ;GDP ;增長率 ;區域性

中圖分類號? F327? ? 文獻標識碼? A? ?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8.11.020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Over

the Recen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GAO Ting? CHANG Qigu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Abstract? In the recen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China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The issue of“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called for much atten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China's government. The agriculture in China developed quickly, and big progress had been made in the rural areas, resulting in increase of the farmers in the rural areas. Agriculture in Chinawas facing the problem of overall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and how agriculture would develop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ition.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1978~2016.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rate of? total agricultural output in China was slow and fast now and then, and maintained stable until 2008.The plantation sector in the agriculturewas still the pillar sector, but the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sectors had a greater growth potential. The per capita agricultural output growth tended to b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change of per capita GDP. The per capita output growth rate was lower than the per capita GDP growth rate,which wa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general economic law.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were discussed,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were describ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policy in China.

Keywords?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 GDP ; growth rate ; regional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農業經濟增長的成就舉世矚目。中國農業在轉型過程中,農業保增長、農村促進步、農民增收入是中國政府一直努力實現的目標?!叭r”問題歷來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央連續15年發布以“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以推動中國農業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經濟發展關乎著國民經濟的命脈,也關系著社會的運行穩定[1]。對發展中國家而言,農業占據國民經濟重要地位,農民更是全部人口和勞動力的主體力量。而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當前經濟發展轉軌關鍵期,農業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更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農業各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作為發展中大國,中國的農業發展依舊存在著許多問題、醞釀著多樣化隱患:如耕地資源緊缺、農村勞動力人口減少、農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制約著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因此,深入研究中國農業經濟增長演變歷程,為中國農業經濟增長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鑒。

1? 全國農業經濟增長演變歷程

1.1? 全國農業總產值變化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農業經濟增長的總體上波動幅度較大,但無論是從名義還是實際農業經濟增長情況來看,中國農業經濟都表現為較明顯的增長趨勢(見圖1~2)。如圖1~2所示,通過對比全國農業生產名義與實際值來看,1978~2016年間名義農業生產總值增加62.53倍,年均增長率達到11.78%。而實際農業(對第一產業GDP以1978年為基期,利用年度的GDP平減指數對這些數據進行平減,消除價格波動的影響而求出的實際第一產業GDP)生產總值僅增加了5.17倍,年均實際增長率僅為4.45%,表明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農業經濟實際增長效果并不明顯,政府對于農業的扶持政策仍需進一步加強細化。本文將著重對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農業經濟發展歷程進行考察,并揭示當前中國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從而為政府促進農業經濟持續增長提供一定的經驗參考。

進一步地對中國農業經濟增長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其波動幅度較大,農業經濟增速在不同年份也存在差異,甚至部分年份出現負增長。大致可以分5個階段(見表1)。

(1)第一階段:1978~1985年。該階段中國農業經濟高速發展,1979年環比增長率達到6.1%。這是因為1978年改革開放后,農村土地經營方式得到徹底的改變,大大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熱情,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經濟增長。

(2)第二階段:1986~1990年。中國農業經濟增長比率歷經短暫的上升下降的小幅度波動,波動幅度小于上一個階段,這是因為農民生產熱情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漸平穩,伴隨著自然災害,導致增長率出現了小幅度波動。

(3)第三階段:1991~2000年。中國農業經濟保持穩定的速度增長,2000年的環比增長率達到2.30%,這是由于中央利好農業政策導致的。2000年后,國家開始注重“三農”問題。中央和地方不斷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能夠及時發現解決農業生產中出現的新問題,中國農業取得了較快平穩的發展。

(4)第四階段:2001~2008年??偖a值環比逐年增加,在經歷了短暫的回落后,2008年又達到了5.18%。這是和中央制定的促進農業發展相關政策有關。

(5)第五階段:2008年至今,農業經濟環比增長率穩定持續發展。這是因為隨著國家各項農業政策的落實,農業經濟增長率保持穩定,農業經濟增長持續勻速發展。

1.2? 全國農業人均產出變化

農業經濟增長與國民經濟增長密切相關。通過對比分析農業人均產出與人均GDP變化的情況,可以更好的認識農業經濟增長。

從表2可知,農業人均GDP由1978年的105.81元/人增長到2016年的4 604.93元/人,增加了4 499.12元/人,增加了43.52倍,年均增長率為10.71%。人均GDP由1978年的385元/人增長到2016年的53 935元/人,增加了53 550元/人,增加了139.09倍,年均增長率為14.09%。農業實際人均GDP由1978年的105.81元/人增長到2016年的380.75元/人,增加了274.94元/人,增長了3.60倍,年均增長率為3.45%。實際人均GDP由1978年的385元/人增長到2016年的8 626.31元/人,增加了8 241.31元/人,增長了21.46倍,年均增長率為8.56%。

從圖3可以看出,從整體來看農業人均產出增長趨勢與人均GDP增長變化趨勢基本一致,除個別年份以外,農業人均GDP環比增長速度低于人均GDP環比增長速度。

分階段來看,過去40年間,農業人均GDP增速波動幅度比較大。有的年份增長速度較低,有的年份增長速度增幅很大,有的年份甚至出現了負增長。這是和中央制定的促進農業發展相關政策有關。1980~1984年,中國農業經濟高速發展,1984年環比增長率達到15.56%(農業實際人均GDP增長率達11.49%)。這是因為1978年改革開放后,農村土地經營方式得到徹底的改變,大大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熱情,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經濟增長。1985~1990年,中國農業人均GDP增長率歷經短暫的上升下降小幅度波動,波動幅度小于上一個階段,這是因為農民生產熱情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漸平穩,伴隨著自然災害,導致增長率出現了小幅度波動。1991~2000年中國農業經濟保持穩定的速度增長。2000年后,國家開始注重“三農”問題。中央和地方不斷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農業生產中出現的新問題,中國農業取得了較平穩的快速發展。

2? 區域性農業經濟增長演變歷程

2.1? 東部地區農業總產值變化

從農業總產值來看,東部名義農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376.36億元上升至2016年的23 154.53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1.73%,名義值增加了61.52倍。全國實際農業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76.36億元上升至2016年的2 289.01億元,年均增長率為4.9%,實際值增加了6.08倍?!捌呶濉?、“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間中國名義農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5.08%、14.54%、19.93%、4.39%、8.47%、11.53%、7.56%。實際農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分別為:8.62%、3.44%、5.74%、4.64%、4.35%、4.08%、3.57%。

從圖4~5可以看出,過去40年間,東部地區(東部地區包括遼寧、北京、天津、上海、山東、河北、江蘇、浙江、福建、廣東 10省市)總產值增速波動幅度比較大。跟全國農業生產總值增速波動幅度類似,有的年度波動幅度較大,有的年度波動幅度較小,但總體來說,東部地區生產總值均保持正的增長速度。2000年以前,各項利農政策還沒有完全落實取得成效,農業經濟增速波動幅度比較大。2000年后,國家開始注重“三農”問題。中央和地方不斷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能夠及時發現解決農業生產中出現的新問題,農業經濟增速穩定,農業取得了較快平穩持續的發展。

2.2? 中部地區農業總產值變化

從農業總產值來看,中部名義農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358.93億元上升至2016年的20 949.92.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1.66%,名義值增加了58.37倍。全國實際農業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58.93億元上升至2016年的2 222.41億元,年均增長率為4.98%,實際值增加了6.19倍?!捌呶濉?、“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間中國名義農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3.46%、14.32%、19.12%、4.65%、9.17%、13.24%、7.60%。實際農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分別為:8.73%、3.81%、4.47%、4.84%、4.78%、4.97%、4.44%。

從圖6~7可以看出,過去40年間,中部地區(中部地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西、黑龍江、江西、吉林 8個?。┛偖a值增速波動幅度也比較大。跟全國農業生產總值增速波動幅度類似,有的年度波動幅度較大,有的年度波動幅度較小,1992年農業產值增速出現負增長。這是因為1992年,全國農村進一步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積極推進多種形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和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農作物結構有所調整,優質糧比重提高。主要農產品產量中,糧食總產量44 258萬t,比上年增產740萬t,為歷史上第二個高產年;棉花生產受干旱、蟲害的嚴重影響,減產較多;油料產量基本持平;甘蔗、烤煙產量創新紀錄;蔬菜、水果生產再獲豐收。但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較快,農產品“賣難”問題比較突出,一些地方農業用地被占用過多,農業基礎地位還比較薄弱。1992年之后,雖然農業增速波動起伏仍然比較大,但是整體保持正向的增長率,即農業總產值保持持續增長。2010年后,隨著中國科技水平的發展,農業的產出率得以提高,農業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

2.3? 西部地區農業總產值變化

從農業總產值來看,西部名義農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239.66億元上升至2016年的17 193.82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2.12%,名義值增加了71.74倍。全國實際農業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239.66億元上升至2016年的1 795.84億元,年均增長率為5.46%,實際值增加了7.49倍?!捌呶濉?、“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間中國名義農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3.60%、16.07%、16.87%、6.03%、10.00%、13.16%和10.24%。實際農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分別為:8.73%、4.60%、5.18%、5.02%、5.40%、4.69%和5.23%。

從圖8~9可以看出,過去40年間,西部地區(西部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總產值增速波動幅度同樣也比較大。跟全國農業生產總值增速波動幅度類似,有的年度波動幅度較大,有的年度波動幅度較小,但總體來說,農業農產值保持持續增長,沒有出現負增長。同東部、中部地區比較來看,西部地區農業生產總值增幅最大,這是因為西部地區和東、中部地區比較起來,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技術進步相對緩慢。根據邊際報酬遞減規律可以知道,當相對缺乏的地區得到一定的投入,增幅大于物資相對豐富的地區。所以,對西部的投入成效高于東部以及中部。2000年后,隨著中央對“三農”問題的關注,農業經濟得以較好的發展,2000~2006年,農業實際總產值增速保持持續增長。同時,隨著西部大開發政策的落實,2006年至今,農業經濟環比增長率穩定持續發展。

3? 分行業農業經濟增長演變歷程

3.1? 中國農業分類名義產值演變歷程

從表3可知,中國種植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1 117.50億元增至2016年的59 287.78億元,增加了58 170.28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1.30%;林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48.10億元增至2016年的4 631.55億元,增加了4 583.45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3.03%;畜牧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209.30億元增至2016年的31 703.15億元,增加了31 493.85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4.94%;漁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22.10億元增至2016年的11 602.88億元,增加了11 580.78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8.61%。其中,“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間,種植業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1.56%、14.66%、19.82%、3.29%、7.44%、13.56%和9.35%;林業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8.43%、12.08%、16.60%、5.72%、8.95%、12.89%和11.44%;畜牧業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8.06%、20.65%、26.12%、4.24%、12.73%、10.69%和7.70%;漁業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31.25%、27.29%、33.33%、9.90%、8.25%、10.03%和11.22%。對比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可知,“七五”期間,林業、漁業的年均增長率最快,種植業增長最慢;“八五”、“九五”期間,畜牧業和漁業年均增長率最快,林業增長最慢;“十五”、“十二五”期間,林業和漁業年均增長率最快,種植業增長最慢;“十一五”期間,種植業和林業年均增長率最快,畜牧業增長最慢。

由圖10可知,各產業在農業生產總值所占比重,隨著中國農業總產值不斷增加,種植業在農業總產值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畜牧業的比重在逐年上升。種植業占農業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79.99%下降至2016年的55.29%,而畜牧業占農業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4.98%上升至2016年的29.57%。同時,畜牧業的年均增長率高于種植業,從長遠發展來看,畜牧業的發展潛力大于種植業。從2016年各產業增長速度來看,畜牧業和漁業的增長速度最快,意味著畜牧業和漁業增長加快。

3.2? 中國農業分類實際產值演變歷程

從表4可知,中國種植業實際總產值由1978年的1 117.50億元增至2016年的6 393.19億元,增加了5 275.69億元,年均增長率為4.73%;林業實際總產值由1978年的48.10億元增至2016年的367.39億元,增加了319.29億元,年均增長率為5.57%;畜牧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209.30億元增至2016年的3 065.16億元,增加了2 855.86億元,年均增長率為7.40%;漁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22.10億元增至2016年的572.92億元,增加了550.82億元,年均增長率為9.09%。其中,“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間,種植業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7.52%、4.16%、4.28%、4.58%、4.12%、4.42%和4.76%;林業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9.26%、0.38%、7.52%、4.10%、3.70%、6.84%和6.60%;畜牧業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0.76%、6.78%、11.98%、7.96%、6.92%、4.80%和2.60%;漁業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2.36%、13.50%、16.14%、9.60%、5.56%、5.62%和4.60%。對比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可知,“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間,畜牧業和漁業年均增長率最快;、“十一五”期間,林業和漁業年均增長率最快,畜牧業增長最慢;“十二五”期間,林業和漁業年均增長率最快,畜牧業增長最慢。

由圖11可知,各產業在農業生產總值所占比重,隨著中國農業實際總產值不斷增加,種植業在農業總產值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漁業的比重在逐年上升。種植業占農業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79.99%下降至2016年的61.48%,而漁業占農業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58%上升至2016年的5.51%。同時,漁業的年均增長率高于種植業,從長遠發展來看,漁業的發展潛力大于種植業。從2016年各產業增長速度來看,林業增長速度最快,意味著林業增長加快。

4? 結論與討論

綜上可知,農業總產出增長速度時緩時急,近幾年保持穩定增長模式。農業內部各產業,種植業依然是支柱產業,但畜牧業、漁業未來的增長潛力更大。農業人均產出增長變化趨勢基本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變化一致。但同期比較發現,農業人均產出增長速度通常低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這也符合一般經濟規律。因此,為了更好的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本文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一是要加大對畜牧業和漁業的扶持力度,在保持種植業穩定增長的同時,充分挖掘畜牧業、漁業的發展空間。必須保證對其的投資力度,做到直接補貼,補貼到位。二是要提高林業的資源支撐。中國傳統林區的可采資源趨于枯竭,木材供需矛盾日益尖銳,進口依存度不斷增長,資源短缺成為中國林業發展的瓶頸。物資資本和人力資源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4]。因此,為了促進林業經濟增長,必須提高對林業資源的支撐程度。三是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技術進步也是經濟增長的源泉[5]。近年來,中國農業經濟增長速度穩定但是比較緩慢,因此,必須促進農業科技資源達到最大效用。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自主創新,促進農業經濟高速增長。

參考文獻

[1] 于金福. 農業經濟增長影響因素分析[D]. 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2.

[2] 趙齊兵.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與流轉問題研究[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3):5 694.

[3] 徐方平,沈? 重. 論八大前后黨對我國農業發展道路的探索[J]. 長江叢刊,2017(25):141-144.

[4] Adam S.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M]. New York: The Moderen Library, 1776.

[5] Robert M S.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 70(1): 65-94.

猜你喜歡
農業經濟增長區域性增長率
臺2016GDP“成功保1”
少數民族地區區域性網絡教研共同體的建構
商貿流通對沿海省市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
臨夏州一次副高外圍區域性暴雨天氣分析
農村信息化建設對農業經濟增長的作用分析
加強跨地域教育提升高職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研究
美拭目以待的潛力城市
種群增長率與增長速率的區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