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筆形與自然書寫:小學書法教學筆畫訓練優化芻議

2018-02-22 09:54
書法賞評 2018年6期
關鍵詞:橫畫楷書筆畫

2013年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規定了小學3至4年級毛筆學習的目標與內容包括掌握毛筆的執筆要領和正確的書寫姿勢、學習用毛筆臨摹楷書字帖、學會楷書基本筆畫的寫法等內容。2014年教育部審定通過的11種《書法練習指導(實驗)》都無一例外地體現了這一規定。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書法練習指導(實驗)·三年級上冊》為例,在第一節課《毛筆字學習準備》介紹關于基本工具和正確的書寫姿勢之后的課程中,貫穿了歐楷基本筆畫的學習。

楷書基本筆畫是小學書法教育的基礎,在小學書法教學中一直都是重中之重的內容。絕大多數的書法教材是以楷書橫畫的書寫作為楷書基本筆畫學習的開端的,因為楷書橫畫集中體現了楷書側起頓收、右肩上揚的基本形態特征。教師利用教材中字帖例字和運筆示意圖,通過觀察、分析和臨摹的步驟引導小學生運用毛筆書寫楷書橫畫是當下小學書法教學的通用之策。

但在筆者的教學實踐和觀摩中常常發現,剛開始接觸毛筆書法的小學生在課堂的練習中將橫畫書寫成起筆和收筆處過度夸張的“啞鈴”狀,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過度才漸漸將橫畫、豎畫的形態恢復到規范樣式。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師在一開始的教學中就重點強調了橫畫起筆的藏鋒、按筆、轉折以及收筆的提筆、頓筆、回鋒。小學生對信息和對圖像的認知接受的簡單化處理導致了很難在一開始完成掌握楷書橫畫的書寫。教師在課堂的教學為了追求信息的完整,將表達復雜化,已然超出了小學生的認知能力。

針對這種現象,提高書法教師的認知水準、優化課堂設計和學生的學習邏輯是改善書法課堂教學的一種路徑。本文試以站在教師的角度從提高學理認知和優化教學設計的兩方面探究小學書法教學中筆畫訓練的新思路。

一、楷書筆畫特征的學理分析

楷書是字體發展的最后階段。如上所述,楷書筆畫的形態特征就是側鋒起筆、收筆下頓以及聳肩上揚。如忽略用筆上的區別,只從筆形和方向上看,就楷書橫畫斜起斜收、左低右高。這種筆畫形態特征的形成即是字體演變的必然結果,也是右手書寫在人體運動機理的范圍內最優化的結果。

從字體演變的角度上看,筆畫側起的傾向在楷、行、草形成之前就存在漢字的書寫中,特別是各種篆、隸的草寫。漢代各種具有實用性的書寫,如敦煌隸書簡牘中就有順鋒斜切的起筆形態。①而橫畫的頓筆收筆則一直是學界定義今體行、楷書形成的重要標志。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認為“把早期行書里出現的橫畫收筆用頓勢的筆法普遍加以應用,再增加一些捺筆和硬鉤的使用”,就形成早期楷書標準。②又西川寧《西域出土晉代墨跡的書法史研究》通過考察出土晉代簡牘殘紙,得出楷書初步形成的標志,即重頓落筆,構成明顯起筆后,再作行筆,最后以按壓收筆的“三過折”理論,③為學界所延承。同樣在出土的三國吳簡和西晉殘紙中已經能明顯發現行、楷書側起頓收、右肩上揚的結構特征。④因而,楷書橫畫的斜起斜收、左低右高可以視為楷書的基本筆形。

從人體運動機理上看,楷書橫畫斜起斜收、左低右高是右手書寫最便捷操作所帶來的痕跡現象。首先是橫畫的側鋒起筆,人右手執毛筆,以右肘關節為支點,在立體空間中從右上方向運行至左下方著紙書寫。此時由于右肘關節的支點作用,前臂等長運行路線是在空中形成從右上到左下的隱形弧線。這樣的運行路線又決定了毛筆錐體在著紙的時候,在紙張平面方位上是筆尖向左上的右下方向入紙,在紙上形成的痕跡則一定是筆尖向左上的與水平方向成45°左右的錐體,這也是順鋒側起的形態。再者,因為右手上臂起牽引左右的肌肉集中肱骨后外側,因而從左往右的運動遠遠靈活于從右往左。右手執筆在紙面上行筆時,無論是以肘關節還是腕關節為支點,作右向運動時,以前臂或手掌為等長的運行路線也必定是具有弧線性質,并且由于關節的活動維度集中人體左前方,行筆痕跡表現出的左低右高、略帶弧度的特點。最后,由于行筆方向和行筆路線的一致性,運行痕跡在結束時最有可能保存與起筆處相一致的形態,這也是楷書橫畫頓筆斜收的所在。

從學理上分析楷書筆畫的形態特征,斜起斜收和左低右高是楷書橫畫的基本筆形,這種特征筆形的形成又是右手自然書寫的最便捷的結果。

二、楷書筆畫訓練的優化設計

各種小學書法教材多以歐、顏、柳、趙為范本,各體之間具體書寫方式和技巧各有差異。但是針對楷書筆畫斜起斜收、左低右高的形態特征,教師在教學過程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以楷書筆畫的右手自然書寫而成基本筆形為突破口,考慮小學生的接受能力,筆者提出三個層次的課堂優化設計的方案。

(一)橫畫的訓練

教學中暫時舍棄各家楷書具體的書寫技巧,回到楷書筆畫基本形書寫上。在教授楷書橫畫的時候,分成四個步驟:

1.首先要求學生觀察橫畫的形態,提示橫畫斜起斜收和左低右高的特征。

2.教師示范,提示學生注意毛筆斜向著紙、右拉行筆、斜向收筆三個步驟,并行筆方向細微的斜度。整個過程其實就是要求學生以一定角度的落筆方向和行筆連續行筆,如圖1所示。

3.學生實踐,要求學生完成上述動作,重復完成橫畫基本形,體會楷書筆畫的特點。因為要求相對簡單,小學生一般能較快掌握,這時學生實際上已經掌握楷書筆畫書寫的共性與特性。

4.根據實際需要,教師可視學生掌握程度,教授學生在基本形的基礎上加上提按、藏露等用筆動作,完成各體楷書橫畫的形態。因為學生已經有了對基本形的認識,在以提按等動作豐富筆畫形態的過程中能避免學生無意識地夸大筆畫起收處的形態。

圖表1

(二)點、橫、豎、撇、捺的綜合訓練

突破橫畫單個筆畫的訓練,以斜起筆為突破口,尋求楷書筆畫的共性,下面參照圖2,試以例舉:

1.點畫。如上所述,自然書寫狀態下,毛筆著紙即留下筆尖斜向左上的錐形,這就是楷書筆畫的最起始狀態,也是點畫的基本形。

2.豎畫。仿照橫畫的訓練方法,改右上行筆路線為直下,即是楷書豎畫的基本形態。

3.撇畫、捺畫。從斜向起筆處左下行筆,提筆出鋒即是撇畫的基本形。從斜向起筆處右下行筆,逐漸調整筆鋒方向再出鋒即是捺畫的基本形。這兩個筆畫的用筆動作較復雜,在學生對點畫、橫畫、豎畫的書寫動作較為熟悉后,再進行這兩個訓練。

圖表2

(三)組合筆畫的訓練

楷書筆畫教學的另一個難點就是組合筆畫的書寫,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對各種橫折的聳角的形態和寫法無從把握。延續以上思路,還是通過筆畫基本形的把握進行訓練:

1.要求學生觀察橫折的基本形,如圖3,提示橫折是由橫畫與豎畫交疊形成的。并且由關于楷書筆畫基本形的思路中橫畫和豎畫的起收狀態都是一致的,所以也就很好理解橫折在橫畫收筆和豎畫起筆處并疊形成的聳角形態。

圖表3

2.教師示范,首先書寫橫畫的基本形,在橫畫起筆處重新起筆書寫豎畫的基本形,完成橫折的基本形。

3.教師再次示范,一次形完成橫折的書寫,提示折筆處的提按動作與橫豎交疊的相似性。

4.學生實踐,在經過橫畫、豎畫的訓練之后,學生應該已經能大概了解筆畫基本形與各種楷書書體筆畫之間的共性,熟練掌握通過基本形的加工完成各種完整的筆畫。所以這里學生在教師的提示下應該能直接完成橫折的完整動作。

結語

小學毛筆書法教學以楷書為基礎學習對象,這是楷書的實用性決定的??瑫膶嵱眯砸欢ǔ潭壬蟻碓从谄浞嫌沂肿匀粫鴮憹h字的最便捷程式的特性。

自然書寫形成的楷書筆畫基本形是我們重新認識楷書教學和優化楷書筆畫訓練的突破口。通過基本筆形的訓練,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楷書筆畫的特征和共性,讓學生更易于準確掌握楷書筆畫的書寫,達到優化小學書法教學楷書筆畫訓練課堂的效果。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基本筆形的訓練模式。既可以在遵循教科書教學次第,對每個筆畫的教學逐個依據從“基本筆形”到“完整筆形”的過程教學。也可以從基本筆形的綜合訓練開始,讓學生在最初階段就掌握各種筆畫的基本形,在后面的課程中逐漸豐富各種提按、藏露、轉折的動作,以及輕重、大小的認識。在教學中,運用基本筆形和自然書寫的模式方法,一方面足以讓學生掌握書寫的共性;另一方面提高教學的靈活度,教師根據各種學情,在完成基本筆形的基礎上設定各種層級的教學目標。

注釋:

①參見李逸鋒:《敦煌隸書簡橫向筆形書寫考察》《全國第十屆書學討論會論文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271頁。

②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北京:商務出版社,1988年版,第92頁。

③ [日]西川寧:《西域出土晉代墨跡的書法史研究》,姚宇亮譯,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版,第205頁。

④劉濤:《中國書法史·魏晉南北朝卷》,蘇州: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頁、第128—140頁。

猜你喜歡
橫畫楷書筆畫
苕溪詩蜀素帖 技法精講(十一)
楷書的教與學
筆畫相同 長短各異
——識記“己”“已”“巳”
有趣的一筆畫
杜甫《寄韓諫議》(楷書)
畫說漢字——百
德云禪寺(楷書112cm×36cm)
找不同
學生寫不好“橫畫”的原因分析與解決策略
楷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