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網絡“史記體”的特點及其意義

2018-02-22 05:51
新聞研究導刊 2018年1期
關鍵詞:禮義司馬遷史記

程 誠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7)

隨著社會經濟與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近些年來,各類網絡流行文體層出不窮,逐漸呈井噴趨勢。它們通常伴隨著某個社會熱點、網絡跟帖抑或是全民娛樂式惡搞等而產生,并能夠在一定時期內迅速獲得較高的社會關注度。其中,網絡“史記體”別具一格,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一、網絡“史記體”的特點

“史記體”不同于一般的簡易復制的網絡流行體。它是對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經典名著《史記》的一種戲仿,其內容多集中于對當代社會名人尤其是有負面影響的名人進行新聞事件輯錄與評述,如《史記·藥家鑫列傳》《史記·馬蓉列傳》等。網絡“史記體”的特點主要有:

其一,它的作者及仿效者甚多,部分匿名,受文體自身要求,主要集中為有一定的文化素養與寫作能力的網絡群體,如較為著名的“史記體”寫手“太史劉”即擁有研究生學歷。因此,仰仗作者較高的文化水平和經典文本的自身魅力,該文體亦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文學價值及當代史價值,可讀性強,從而有別于其他網絡流行體的碎片化閱讀。

其二,忠于原作者的寫史態度。正如《史記》取材廣泛,“史記體”文章對當代發生在社會名人身上的新聞事件都做了認真的分析與輯錄,旁征博引皆媒體披露之資訊,翔實可考,內容豐富。即便如其他網絡流行體一般亦有戲謔的成分,但絕少有無新聞來源的編造,比較忠實于司馬遷的修史態度。

其三,忠于原著的藝術特色。比如較為嚴格地遵循了《史記》所開創的史書紀傳體體例?!笆酚涹w”文章中除個別戲謔意圖強烈的如《史記·李毅大帝本紀》《史記·朱廣滬世家》等以外,絕大多數都正確選用了“列傳”,即用以記敘名將名人事跡的史體。與此同時,司馬遷引入《史記》中用以褒貶歷史人物及事件的史贊文體“太史公曰”在“史記體”文章中同樣得到沿用,多居于篇末,以近百字常見,主要為述褒貶、抒感慨,亦有被作者戲仿為其他樣式,如“散人公曰”“太史劉曰”“劉史公曰”等。又如“史記體”文章多通過各種細節描寫、對比映襯、矛盾沖突等手段來刻畫人物形象,盡可能向原著的藝術特色靠攏。不過由于作者非一等原因,諸如“互見法”等藝術特色表現不明顯。

二、網絡“史記體”產生的原因

“史記體”作為諸多網絡流行體之一,它的誕生既與其他網絡流行體的出現有著共性的原因,譬如媒體及商業推廣、社會風氣影響、民眾的心理需求等等,又具有獨特的個體原因。

首先,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的流行。伴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成了人民的迫切需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幾千年來深刻地影響著國人,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一脈相承。因此,《史記》作為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在當代的流行及對它的戲仿熱不言自明。

其次,當代史的流行與妙用。誠如克羅齊所說:“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盵1]司馬遷撰寫《史記》的目的及意義在于“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通過筆下人物的故事和命運去展現當時的社會與時代變化,并尤為關注當代史?!白运抉R遷之后,仍然有私人寫當代史。以西漢一代來說,在司馬遷的影響下,褚少孫補《史記》,劉向、劉歆、揚雄、馮商、陽城衡、史岑、梁審、肆仁、晉馮、段肅、金丹、馮衍、韋融、肖奮、劉詢等相繼撰續《史記》,都是寫當代史的?!盵2]可見,當代人寫當代史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與歷史淵源。而“史記體”便是網絡時代背景下當代史流行的產物。

再次,文人炫才與吐槽文化的升級。文人炫才,古已有之,從早期的唐傳奇到后來的清代小說,炫才之風綿延不絕?!巴虏凼蔷W絡時代的一種新興話語表達方式,通常采用反諷、雙關等手法,言他物而表己意,加上采用娛樂化戲仿、拼貼的后現代表現手法幽默地反映社會問題,既娛樂大眾、緩解社會壓力,又扛起社會責任、表達民眾心聲,在言路并非十分暢通的中國社會突出重圍,走到了言論表達的前沿陣地,以曲線的方式表達了民間話語權?!盵3]因此,較之簡單復制模式的通俗、低俗甚至惡俗的其他網絡流行體,“史記體”既能夠明顯展現出作者非同一般的才學修養,又能夠較為理性、有效地表達社會輿論與民眾訴求,雖仍有娛樂效果,但卻是網絡語言及吐槽文化的一種良性升級。

三、網絡“史記體”的意義

“史記體”的本質是對經典文本《史記》的一種戲仿與妙用,其娛樂化效果的背后流露出的是超越其他網絡流行體的深刻意義。

其一,舊體文學復蘇的網絡表現。當今社會,“國學熱”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現象早已深深根植于社會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電視媒體開辦的以《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為代表的各類國學講座及活動;又如紙媒開辦的以《光明日報》“國學版”為代表的各類報刊專欄;還有媒介教育層面的以孔子學院為代表的各類國學班,等等?!笆酚涹w”作為經典文學的網絡戲仿與傳播,是舊體文學在網絡媒體上的重生與狂歡。

其二,網絡新聞評論的創新形式?!笆酚涹w”較之其他形式的新聞評論,獨樹一幟。它較好地將各個新聞熱點事件匯輯起來,以簡潔凝練、生動傳神、詼諧幽默、通俗易懂的文字展現在讀者面前,可讀性強,使讀者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取一整套的有效信息及其背后的啟示,同時又能感受到文言美學的獨特魅力,有效地提升了網絡媒體的閱讀質量與傳播效果。

其三,司馬遷精神的當代反映?!八抉R遷精神的核心,一言以蔽之:禮義一統!貫穿司馬遷《史記》始終的是,反映禮義,贊頌禮義,樹立禮義,建設禮義一統的國家。這是司馬遷畢其一生探究、盡其一書追求的理想?!盵4]作為對《史記》較為忠實摹寫的網絡“史記體”,也同樣具備這些精神內涵?!笆酚涹w”文章雖有不同程度的戲謔的娛樂效果,但總體價值導向依然是樹立禮義,以仁愛和諧為標準,貶斥種種社會不良不正之風,這也是這類文體多集中評述有負面影響的社會名人的重要原因之一。與此同時,“史記體”文章能夠從紛雜的新聞事件中較為客觀和理性地梳理、總結

出各種啟示及哲理,給社會和民眾敲響警鐘,既是主流價值觀在民間的滲透與維護,又是一種自覺的社會輿論監督。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司馬遷的偉大人格與創造精神,并以當代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戲仿形式表現出來,有別于其他網絡流行體的粗暴戲謔、矯揉造作或是發泄空虛不滿??梢哉f,摹寫《史記》既是對史圣的遙祭與致敬,又是對當代史及當代新聞寫作的一種別開生面的娛樂化妙用。因此,“史記體”雖然是一種網絡流行體,但應擁有更長的生存周期,若加以合理引導與利用,定會成為一筆網絡精神財富。

[1]克羅齊(意).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2.

[2]施丁.司馬遷寫當代史[J].歷史研究,1979(7):41.

[3]王芳,吳君.儀式的抵抗:網絡“吐槽文化”的傳播研究[J].現代傳播,2015(5):138.

[4]丁德科,馬雅琴,梁建邦.論司馬遷精神[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6(1):5.

猜你喜歡
禮義司馬遷史記
少年品讀 史記
少年品讀 史記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發微——兼論禮義起源問題
專家學者為“司馬遷與《史記》研究”欄目三十周年題詞
少年品讀 史記
少年品讀 史記
《國語·周語》“奉禮義成”辨析
麟溪水長流
人故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
假如司馬遷沒有《史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