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2018-02-23 04:35
新課程研究 2018年36期
關鍵詞:思維能力教學方式理念

在以往的政治教學中,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就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影響了學生政治學習水平的提升,對今后的發展不利。故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運用新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高中生應當具備的幾種思維能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高中生的生理及心理逐漸成熟,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已經悄然形成,他們的認知能力也有了質的飛躍。特別是對一些社會或生活上的問題,他們能夠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對于教師的觀點也會提出不同看法。高中生之所以取得這么大的進步,是因為他們的思維能力有了較大的發展。

1.創新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屬于一種更高水平的技能,如果學生對基本的知識概念不夠理解,創新能力也就無從談起。如果僅僅通過死記硬背去學習政治,那么其學習效率就會非常的低下,只有當學生對政治知識有著深入的理解,才能夠提出與眾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在教學過程中,有一些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他們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在整堂課中都在灌輸教材中的知識點,這樣就導致學生只能夠被動地去接受這些知識點,學生完全沒有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從而制約了學生創新思維的提升。而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觀點與看法,要多在課堂上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各抒己見,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這樣才能夠對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行培養。

2.質疑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質疑能力非常重要。因為只有學生敢于質疑權威,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才會去主動創新。例如,在政治學習中,辯證唯物主義要求我們在看待事物和問題時一定要辯證地看待,因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很多問題并不是只有唯一的答案。所以,在政治學習中,學生必須要具有質疑能力。

二、影響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主要因素

1.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落后。新課改指出,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提高他們的政治學習興趣。然而,在政治教學中,有一些教師仍然在運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他們將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板書到黑板上,然后讓學生將這些重點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事實上,政治學科有許多知識都非常復雜、抽象,許多學生為了學習政治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不利于思維能力的培養。在這種教學理念下,學生會過于依賴教師講授,不愿意主動去探究其中的問題,最終影響學生政治學習能力的提升。

2.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展,人們的思維方式及思想觀念發生了改變,這就要求教師要與時俱進,轉變教學方式,最好運用一些新興的教學手段,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但是,在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更習慣于運用板書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由來已久,而且簡便、易于操作,所以受到了廣大教師的喜愛。但是,如果一味地運用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會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F如今,在教育領域之中,多媒體教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該教學手段集視頻、圖片、文字等為一體,將原本抽象、復雜的知識直觀地呈現到學生的眼前,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根據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方式,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主要方法

1.教師應當樹立新的教學理念。要想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需要教師突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與時俱進,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如此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還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重視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

筆者認為,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需要教師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例如,教學“生活中處處有哲學”一課時,筆者就鼓勵學生說出生活中的哲學現象。這時,學生紛紛各抒己見,有的說足球或籃球比賽就是攻與守的矛盾,有的學生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說明的就是事物之間的間接聯系。通過這些開放性的問題,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就得到了培養。

2.教師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師需要與時俱進,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例如,教學“生活中處處有哲學”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法,通過播放拔苗助長的視頻動畫,讓學生了解到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如果違背了這個規律,勢必會受到懲罰。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參與活動情境。例如,教學“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一課時,教師可以讓一位學生扮演消費者,另一位學生扮演超市收銀員,其他學生去購買一些商品,如球拍、零食或衣服等,接下來讓其中一名學生將自己買到的球拍送給好友。當這個活動表演完之后,教師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該同學所購買的東西都是商品嗎?”此時,學生會根據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并與同學進行討論。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引起學生思考,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

3.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的認知能力、政治基礎水平、興趣愛好等都有著較大的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例如,教學“經濟全球化”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對經濟全球化的看法,討論經濟全球化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弊,應該怎么去面對經濟全球化等,這種開放性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與見解。

4.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的實踐能力會直接影響今后的發展。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例如,學習唯物辯證法之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生活化的問題,讓學生去解決。

綜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夠提高他們的政治學習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此,教師應當樹立新的教學理念,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如此才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猜你喜歡
思維能力教學方式理念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培養思維能力
優化教學方式 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靈活采用教學方式 提升語文教學效率
培養思維能力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原則及教學方式探索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中醫理念的現代闡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