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象會傳情,妙筆可生花

2018-02-24 19:01張林娜
新課程(中學) 2018年12期
關鍵詞:鋤頭物象祖母

張林娜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清華中學,江蘇 徐州)

寫作是一種藝術。初中階段,記敘文寫作是訓練的重點,但學生往往一敘到底,這就像是向一個人轉述一件事,而不像是文學作品了。這就需要創作者能精心雕琢,配以裝飾,方能讓讀者沉浸之、贊美之、享受之。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巧妙借助一些物象,則可以達到此種效果。

記敘文常用的物象主要有花草類、食物類和物品類,在行文的時候借助這些物象的描寫,可以起到增添文章意蘊、表達文章情感、讓文章妙筆生花的效果。下面舉例闡述利用物象的具體方法和作用。

一、借助物象,營造氛圍

在古代詩詞中,物象因為帶有了作者主觀的情感,常常稱之為意象,詩人往往會借助于詩歌中的這些具備了情感的物象來營造或悲或喜、或靜謐或熱鬧的氛圍?!盁o邊落木蕭蕭下”“清泉石上流”“一枝紅杏出墻來”“枯藤老樹昏鴉”……這些物象在詩歌中就有了靈性,無論是單一的物象還是物象的組合,不需要作者點破,讀者就能感受到濃濃的情感意境。文學都是相通的,記敘文寫作也是如此,如果能夠在記敘文寫作的過程中巧妙借助一下物象,則可以營造一種更加濃厚的氛圍。

比如,學習賈平凹的散文《一棵小桃樹》,對于小桃樹這個物象的描寫,剛從土里鉆出來的時候是“長得很委屈,是彎了頭,緊抱著身子的”“瘦瘦兒的,黃黃兒的,似乎一碰,便立即會斷了去”。后來開了花“卻開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兒……像患了重病的少女,蒼白白的臉,又偏苦澀澀地笑著”。通過對小桃樹的幾次楚楚可憐的描寫,營造了一種凄愴傷感的氛圍,給后文蓄勢。我們寫作的時候也可以運用這種形式,不必言說,自能感受到物象營造的氛圍。比如,筆者指導一位學生修改后的《那風雨中的一樹桂花》作文如是寫:“一場突如其來的秋雨,完全沒有了秋雨的樣子,是夏天的雨走錯了季節嗎?在凄厲的秋風的陪伴中,打落了一樹的金黃與濃香,桂樹枝丫錯亂,好像一位大病初愈的婦女,披頭散發,精神懨懨……”用風雨后的桂花營造氛圍,與自己剛剛經歷挫折的心境一致,比直接說出自己的心境要更具有韻味。

二、運用物象,構成線索

文章運用物象,可以構成行文的線索,一般而言這種線索是文章的明線,與暗線相互交織,互為映襯,讓行文脈絡清楚。物象的這種作用,在行文的過程中要有明顯的分布,開頭、中間、結尾,凡故事發生轉折的節次都要及時展現出來,就像電視劇《香樟樹》《山楂樹之戀》等一樣,情感發展是暗線,但明線就是香樟樹與山楂樹,它們貫穿整部電視劇,讓故事情節更清晰,更有情致。

比如,巴金的《啞了的三角琴》一文,開篇先描寫墻上掛著的“蓋滿灰塵”“破舊的”“斷了兩根弦”的三角琴,文中回憶關于母親以及拉狄焦夫與這把琴的故事以及“啞了”的原因,結尾回到現實,由于“我”的好奇心,三角琴從墻上掉下來摔碎了。全文緊緊圍繞“三角琴”展開故事情節并貫穿始終,可見是全文的線索。如此,我們寫記敘文也可以用物象作為線索,比如一位學生寫的《汗味鋤頭》,開篇描寫家中陽臺上的一把鋤頭,細嗅還隱隱約約充滿了汗味;中間交代了這把鋤頭的來歷以及與它有關的故事;結尾回到現實,看到鋤頭就會想到爺爺對于他的土地的付出,想到爺爺那句“我手里拿的是鋤,土地是我的作業,我要辛苦付出才會有莊稼的豐收。你手里拿的是筆,知識就是你的作業,只有付出才會有人生的收獲”。全文以鋤頭為線索行文,結構緊湊,意蘊豐富。

三、選擇物象,寄寓情感

物象營造氛圍,成為線索,并不影響其還可以寄寓情感。所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都是在表明物象的作用,不在于本身,而在于物象里寄托的那份情感。文章不能沒有情感,如果直接表達出來,文章就缺少了韻味,借助于物象來表達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比如,史鐵生的《合歡樹》,用母親手植的生命力頑強的合歡樹,寫出了母親對我的期望,也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感激和思念之情。再如,朱成玉的《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葉》一文,從落葉與祖母的相似點到祖母與落葉之間的故事,再到落葉與祖母的生命姿態,一路寫一路情,寄寓著對祖母一輩子詩意生活的贊嘆,對祖母對爺爺的感情執著的謳歌。比如,上面一篇《汗味鋤頭》的寫作,在把鋤頭作為線索的同時,還借助于爺爺一輩子與鋤頭息息相關的描寫,用鋤頭寄寓自己對爺爺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的精神的贊嘆與一輩子不改初衷的崇敬之情。

四、巧借物象,蘊含哲理

物象不但含情,有時候也包含哲理,就如同詩歌中的托物言志手法一樣。文章要想表達一種對人生的認識,對社會的看法等,直接進行議論的話,顯得生硬,讀者也不容易接受。如果利用物象進行類比、比喻,就會讓讀者的心靈變得柔軟起來,心靈也會漸漸走進物象,與物象進行思想的碰撞。

比如,課本中的宗璞的《紫藤蘿瀑布》一文,借助于對紫藤蘿的描寫,由花的盛衰變化,感受人的生命的變化,感悟生命的永恒。再如,賈平凹的《訪蘭》一文,把野蘭與盆栽蘭花對比,表達人的品格不要隨著環境變化,要保持自我的人生感悟。一篇《奶奶的紅豆湯》的學生習作,通過對奶奶熬制紅豆湯的用料選擇、火候掌握、精心操作的描寫,熬制出來香噴噴、軟糯糯的紅豆湯與街頭的紅豆湯的寡淡虛浮進行對比,表達了生活需要純真、沒有功利性的思想,才能成就精品的道理。

物象會傳情,妙筆可生花。在記敘文的寫作中,要多借鑒一些優秀的作品進行模仿、感悟,巧妙選擇合適的物象,抓住物象與人物、主題等相關的或者相似的地方,精雕細琢,就會寫出記敘文中不一樣的風景。

猜你喜歡
鋤頭物象祖母
物象幾何——新藝美固整木展廳
如何與物象相處
記敘文構思之“物象法”
小豬
武術文化中“物象與興象”的博弈
祖母家的夏天
繞轉小舌頭
祖母
祖母家的夏天
祖母尚能倚門望(節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