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視語文教材的學習
——讓我們成為語文教材的主人

2018-02-24 19:01武新利
新課程(中學) 2018年12期
關鍵詞:工具性課外教材

武新利

(泰州市民興實驗中學,江蘇 泰州)

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體驗,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核心——“語文課程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我把它駕馭到語文教學中,在深入對語文教材挖掘的基礎上,頗有深刻體會。

一、語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語文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接觸的第一文本,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載體。語文教材的內在價值和意義則集中體現在其人文性上。一方面,語文是一種“文化”的構成,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語文教材負載著多姿多彩的人類文化,蘊含著無限豐富的人文精神。任何民族的語言都是該民族認識世界、闡釋世界的意義符號體系和文化價值體系。學習教材就是學習文化,承傳文化。教育部審定的教科書,八年級上冊全書設有“主題合成單元”“寫作”“口語交際”“語文實踐活動”“誦讀欣賞”等。每個單元前面還有簡短的主題詞,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把他們引領到學習的氛圍中。增選入的有余秋雨的《陽關雪》、張岱的《湖心亭看雪》等,把祖國山河的神奇與壯美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既寫景又表現人。這也是語文人文性的另一層含義,就是強調對人、對人的生命價值的尊重,強調對學生健康個性、健全人格的培養。學生閱讀這些教材,就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體驗、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識與文本背后潛藏的生命對話的過程,就是實現學生自我生命成長和提升的過程。

語文教材的另一作用則體現在工具性上,語文教材是承傳文化的工具,學生通過對教材的學習,能夠學會閱讀文章,能夠說一口精彩流利的普通話,能夠寫一手漂亮的文章,能獲得審美的體驗?!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總體目標與內容中提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能初步欣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比如學生欣賞了文中描繪的景,學習運用恰當的語言來描繪景物的方法,模仿它寫一段文字,在平時教學中重視教材,拓展寫作,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切實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學生能夠做到這幾個方面,語文教材的工具性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二、現實狀況和評價標準

調查顯示,不喜歡語文教材內容的學生占調查人數的60%,淡化教材學習的學生比例占40%。大部分學生認為,語文考試試卷就是這幾種命題形式,直接考書本上的內容是不會出現的。正是這樣,學生更不重視語文教材。以此帶來了許多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越來越熱,課堂教學形式花樣百出,但帶來的結果是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學生上課感興趣的不是教材內容,而是教師采用的方式,教師補充或拓寬的課外內容,甚至在學生心目中,上語文課,老師講故事多,講課外知識多,這個老師就是知識淵博的老師,就是好老師。種種現狀,讓語文的作用何去何從?怎樣才能體現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作用?我覺得對語文教材的重新審視顯得尤為重要。八上教材在編寫上擴大學習資源,“名著推薦與閱讀”和“專題”等,富有創意的新設計,為學生獨立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創造性學習創設了條件。特別是新增一些語法學習,寫作題目更貼近學生生活,容易激發學生觀察和表達興趣??荚嚳际裁?,教學大綱明確提出“以本為本,以綱為綱”,考綱也提出“來源于書本,又跳離書本”。命題的依據是教材、是大綱,要有一個理想的成績,不得不先重視教材的學習和研究。

三、學生、學習與考試

盡管社會一直呼吁,不要讓學生成為學業的機器,要讓學生自由發展。教育的出發點也是先讓學生學會做人,然后才是學會知識,學會做人是一種無形的價值體現。學會知識才是具體可感的。但家長對子女學習的評價,社會對學生的關注,老師對學生的期待,學生對自我的評價,焦點體現在最后的成績上,學生學習的目的最終還是考一個好成績,考一所理想的學校。此外,從目前學生的學業課程和時間來看,學生每天除了上課外,屬于自己的時間很少,課業負擔過重,要讓學生騰出課余的時間來廣泛閱讀課外知識,讓學生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學生,這是很難做到的,加上課外資料、課外知識來源的有限,學生也難以得到這么多知識,學生唯一能做的是認真學習教材,深刻領會教材,領會上課教師圍繞教材所做的補充,然后用到實際中,那么學習的目的達到了。盡管減負政策已推行,學生屬于自己的時間多了,但有幾個學生能夠很合理、很自覺地安排好自己的時間,這是一個疑問。所以我們要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特別是一些“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自己動手從圖書館、期刊室以及網上搜集一些文章,制作讀書卡片,推薦優秀作品,以及把評論寫到個人博客等。教學內容越來越來回歸靈活,越來越貼近學生生活。語文試卷中的音、形、同義詞比較、成語的取材幾乎直接來自教材。默寫、文言文閱讀更是直接從書本中摘錄下來的句子和詞語作為題目。從歷年來滿分作文的寫作情況來看,能夠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內容作為素材的文章,得分普遍較高,也深受評卷老師、專家青睞??磥韺W會對語文教材的學習,是能否發揮語文教材價值的關鍵,也是適應考試的重要保證。讓語文教學和語文學習真正回歸到語文的本性上,讓師生成為教材的主人,高度重視語文教材的使用,能夠充分發揮語文教材的價值和實用。

猜你喜歡
工具性課外教材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小滿課外班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共生——核心素養下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培養
新課程對教師的新要求——兼談語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中職數學“工具性”教學模式探究
從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讀《林黛玉進賈府》
課外實踐豐富多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