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策略探析

2018-02-25 07:59王慶懷
新課程(下) 2018年12期
關鍵詞:孔乙己創設初中語文

王慶懷

(貴州省遵義市務川自治縣牛塘完小,貴州 遵義)

閱讀,是人類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對人類的發展、文明的進步有著重要作用。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階段,教師要努力尋找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那在具體教學中,又有哪些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呢?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經驗,從以下幾點進行了探析。

一、創設閱讀教學情境

初中階段的學生,生活經歷和文化積淀還不是很豐富,對于初中教材中有些課文理解起來比較費勁,情感也難以激發出來,學習興趣度不高,閱讀效率低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閱讀教學情境來彌補學生實踐和積累上的不足,激發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七年級下冊《黃河頌》的教學時,由于很多學生沒有親眼見過黃河,沒有切身的感受和體驗,無法對黃河充滿熱愛之情。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播放有關黃河的影片,用影片中黃河奔騰的聲勢來震撼學生,用影片中有關黃河的故事來感動學生,再加上教師充滿激情的語言描述,調動起學生的情感細胞,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創設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方式,它可以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內容變得形象有趣、生動鮮活。除了利用多媒體創設直觀情境,教師還可以利用疑問創設問題情境,利用生活創設生活情境,利用動作創設動作情境等,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情況,選擇合理的閱讀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實施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探究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小組合作進行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新課改下倡導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它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合作意識有著積極的作用。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實施小組合作探究,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學生對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廣度。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孔乙己》的教學時,文中從多個角度描寫了孔乙己的性格,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孔乙己的性格特點并探究形成這種性格特點的原因。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生對孔乙己的性格特點理解得更加全面,對孔乙己悲劇的原因理解得更加深刻,不僅看到了孔乙己悲劇的個人原因,更看到了孔乙己悲劇的社會原因。另外文中多次寫到眾人的哄笑,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討論作者為什么用眾人的哄笑來貫穿孔乙己的故事?這樣寫有什么用意?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和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對文章的表現手法理解得更加到位。小組合作探究,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給了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能充分發揮學生各自的優勢,讓學生從不同方面來理解問題,對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辯證思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合理安排閱讀時間

傳統的閱讀教學,往往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了教師的“教”上,而忽略了學生“學”的時間。新課改更加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提倡學生自主閱讀。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好教師的指導作用,合理安排學生的閱讀時間,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效率。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下冊《傷仲永》的教學時,首先,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課前預習,讓學生初讀課文,查找資料,進行重點字詞的注音,注釋以及簡單語句的翻譯等。在課堂教學一開始,教師可以安排學生結合課文注釋及自己查找的資料再次進行閱讀,把讀不懂的地方做好標記,然后提出問題,并講述一下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接下來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引導學生班級討論或者小組討論。如,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是什么原因導致方仲永由天資過人最后變得“泯然眾人”?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提示,引導學生再次閱讀相關段落。然后教師再進行細致講解,解答學生的困惑。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下,對學生自主閱讀時間的合理安排,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是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理解教師講解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安排閱讀時間,并做好引導工作,保證學生自主閱讀的順利進行。

總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初中語文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努力尋找更多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積淀學生的文化素養,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好基礎。

猜你喜歡
孔乙己創設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孔乙己》“讀寫結合”教學設計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孔乙己(下)
孔乙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