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寫互促,以情撰文

2018-02-25 12:04楊曉紅
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 2017年12期
關鍵詞:葉挺老樹小魚

楊曉紅

海明威在他的紀實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學創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說:“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倍谖膶W作品中,文字和形象就是所謂的“八分之一”,情感和思想才是所謂的“八分之七”,前兩者是具體可見的,后兩者是寓于前兩者之中的。

當我成為語文老師之后,開始接觸“讀寫互促”這個研究主題,我才愈發體會當年中學語文老師對我的良苦用心。他曾給我看過一篇叫作“生活”的文章,內容比題目還短,只有一個“網”字,再加一個句號。他對這篇文章給予了高度評價,不矯揉造作,簡明扼要,大快人心。他嚴厲批判我的作文是:東拼西湊,不知所云,言之無物,言之無序,狗屁不通……沒錯,當時我把閱讀《青年文摘》看成一種任務,我從中抄襲優美詞句,再搬到我的作文中;當時我盡管看不懂郭敬明、韓寒的文字,卻極力崇拜那種“仰著45度角最美”的矯情;當時我總喜歡戴著別人的面具,露出一雙空洞的眼睛,眼睛里面什么也沒有……難怪,我的老師這么憎恨我那自以為是的文字——現在我才深深懂得,因為當時我從閱讀中習得的僅僅是文學創作中的“八分之一”,只是一堆沒有靈魂的文字和技巧罷了。我從文本中不能體會其余“八分之七”,我如宵小一般只窺得了冰山一角還竊竊自喜著。而現在的大多數學生應該也和我差不多吧——我想,這責任關鍵還在于我們老師,因為我們總強調閱讀對作文的促進作用,卻很少能夠在教學中積極抓住“讀寫互促”的“因子”,及時激起學生“說話”、“寫話”的興趣。

葉圣陶老先生雖然說過:“閱讀和寫作是對等的兩回事?!奔词姑靼住皩Φ取钡囊饬x,但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卻更傾向于把二者剝離開,閱讀和寫作成了“兩回事”。我們要么分開先談閱讀,再談寫作,然后再談聯系;要么就是專門談論寫作,談如何從閱讀中強化寫作,甚至就像潘新和教授提出的“不能外化為表現的閱讀都是浪費”寫作本位觀點,只強調寫作的重要性。這樣并不能從根本上激活學生的言語生命,他們對閱讀的需求就是為了更好地寫作,他們在閱讀中機械模仿文字和形象,雖然作文水平能得到暫時的提高,但絕非長久之計,因為他們并不能從中體會到樂趣。簡言之就是,如今大多數學生的“寫作”經驗是不快樂的!

這個事實讓我們一邊痛心疾首,一邊檢討。我想,就如知名博主曹龍老師所說的,學生對“閱讀”“寫作”感到疲憊,主要還是因為感受到了一種“任務式”的壓力。老師在教學實踐中,不能很好地挖掘文本中“讀寫互促”的“因子”,不能讓學生在學習寫作中自然地體會到“動筆”的樂趣,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不能很好地“遷移”,心理上產生違和感,所以“不快樂”。那我們應該如何挖掘文本中“讀寫互促”的“因子”呢?因為我現在教授的是一年級學生,只要他們能說一句通順的話,就足夠讓我欣慰很長時間了?,F在他們學習的大多是一些仿句,句子里一般只要有“主謂賓”三個成分就可以了。但即使這樣,還是讓我有些招架不住,因為他們哪里懂得什么“主謂賓”的概念!在教授《老樹的故事》這篇文章時,里面有仿句練習:仿照“老樹老樹,你怎么這么大!你有一百歲了嗎?”寫一句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大量設置情境,通過角色詢問、角色扮演,巧妙引導:我是小鳥、小魚、小河、天空等,我就站在你們面前,你們會問我什么問題?這種師生之間的傾情對話,學生感受不到“寫出來”的壓力,盡管他們說得“天馬行空”,但總是發自肺腑的,其中也總有“金玉良言”,比如:“小魚小魚,你怎么這么活潑!難道你有小寶寶了嗎?”再比如:“小河小河,你怎么這么長!你有一百米嗎?”訴諸口牙,再行之筆端,他們說得快樂,自然寫得也快樂——字里行間,從閱讀仿寫中習得的不只是“八分之一”,更有令讀者發笑的“八分之七”感情。

如果說“傾情對話”能夠稍微給學生一些“說話”的快樂,那么給文本中次要人物表現的端口,應該能夠幫助學生拓寬寫作思路吧?在平時,我們不難發現講課老師為了加深學生對文本主人公的形象解讀,總會這樣引導:“如果你是他,你會怎么想?”的確,在閱讀中,我們的眼光常常會聚焦在主要人物的言行上,而小練筆時我們不妨來個焦點轉移——這樣打破常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另辟蹊徑,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比如在北師大版《囚歌》一課中,如果我們能模仿反動派充滿挑釁的腔調來朗讀,然后從這延伸出一堂小練筆,就讓學生僅僅關注這些反動人物,反常態思考,讓他們寫一寫這些革命事業的破壞者心里是怎么想的,或許會更有意思吧?比如,他們會想:“葉挺,只要你投降我們,我們就讓你吃香的喝辣的,給你自由!”又或許,他們并非十足的惡人,他們內心掙扎著為葉挺打開狗洞,萬般無奈之下折磨著中國同胞,當他們看著葉挺寧死不屈的《囚歌》時,也正在一邊懊悔著,一邊繼續茍延殘喘著呢……這種次要人物的敘述不僅對解讀主要人物有反襯作用,也可以開辟另一番想象天地呢!

……

關于“讀寫互促”的策略探討,我也只是管中窺豹。但對于能讓學生做到“我手寫我心”的美好祝愿卻是發自內心的,從閱讀中習得的“八分之一”文字和技巧雖很重要,但其中蘊含的“八分之七”情感體驗卻更可寶貴。因為“讀寫互促”不僅僅是簡單的復制、粘貼,當他們不再為了寫作而閱讀時,當他們看三四遍《活著》也會流淚時,當他們看《紅高粱家族》也會拍案叫絕時……我想,有如此豐富的情感體驗的人,還怕他們寫不出動人的文章嗎?endprint

猜你喜歡
葉挺老樹小魚
葉挺橋
老樹別秋
老樹
葉挺扶貧
小魚
小魚
老樹與小樹
小魚
風停了
葉挺亂世里的幸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