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教師成為家庭教育的指導者*

2018-02-26 13:38胡白云
中國德育 2018年23期
關鍵詞:共育家校家長

胡白云

摘? ? 要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和學校的共同教育,由于學生家長素質參差不齊,要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迫切需要專業人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要遵循立足發展、尊重差異和平等協商的原則。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的內容包括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理念、引導家長解決關鍵問題和指導家長用好教育方法三個方面。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可從注重研訓結合,提升教師指導能力;開展家長培訓,提高家長教育素質;搭建資源平臺,拓展家校共育渠道等路徑展開。

關 鍵 詞??家校共育;教師;家庭教育指導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和學校的共同教育,家校共育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盵1]他的觀點充分說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的重要性。但由于學生家長素質參差不齊,要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迫切需要專業人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在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者缺乏的當前條件下,教師對家庭教育進行指導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教師需要明確應該在哪些方面對家庭教育進行指導以及如何進行家庭教育指導。

一、家庭教育需要教師的專業指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家庭中父母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并非每個家庭都能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甚至不恰當的家庭教育會成為學校教育的阻力,成為制約學生成長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確保家庭的力量和學校的力量形成合力,學校需要對家庭教育進行專業的指導。具體而言,有如下原因:

1.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不足

首先,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心認識不足。目前家庭教育的重大誤區是重智輕德,許多家庭已經變為第二課堂,許多父母成為老師的助教,并且以知識教育為中心任務。[2]其次,由于有的家長缺乏教育方面的系統知識,不了解孩子心理發育及學習的規律和特點,不能理性科學地分析與孩子相關的問題,不能抓住教育孩子的關鍵期和關鍵問題,容易錯失教育良機。最后,有的家長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孩子的獨特性,不能正確分析孩子的行為表現并給予恰當的引導,多數時候家長會理所當然地將父輩的教育方式沿用到孩子身上,或簡單采取社會上普遍認同的一些教育方式,導致教育效果不理想。

2.家校合作中的問題影響教育效果

不配合、不理解、不作為是家校合作中的主要問題?!安慌浜稀敝饕憩F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各自為政,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的理解,認為學校教育不能使孩子出類拔萃并在升學考試中占優勢,在學校教育的基礎之上,不顧孩子的興趣和意愿,又給孩子增加一些額外的學習任務,分散了孩子的精力,同時又加重了孩子的學習負擔?!安焕斫狻眲t表現為家長不理解、不支持學校的要求,導致“5+2=0”,即五天的學校教育效果與兩天的家庭教育效果相抵消?!安蛔鳛椤北憩F為有的父母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養育上,認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身上的問題自然會得到解決,忽視對孩子必要的引導。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可能會一味將責任推卸給教師,認為教育就只是教師和學校的責任,以上問題影響了教育的效果,更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3.家庭教育指導缺乏專業的服務人員

由于目前我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處于起步階段,專職的家庭教育指導者還是少數,不能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家長日益增長的需求。一方面,目前僅有的家庭教育指導者大多數是兼職人員,其中“新手”居多,他們把家庭教育指導作為一種志愿服務,難以保證指導的時間和效果。另一方面,專業指導人員培訓體系尚不健全,大多數以自學方式進行繼續學習,僅有三分之一的指導服務人員可以接受外界提供的繼續教育,導致服務人員的素質提升有限。此外,我國目前家庭教育研究滯后,缺乏系統性、連續性的深入研究,不能為指導者提供理論上和行動上的支持。[3]而一項調查研究顯示,當遇到家庭教育問題時,家長首選方法是求助教師。[4]這說明家長希望教師給予家庭教育的指導。事實上,不論從教學、管理的角度還是從學生發展的角度,由于教師具備專業素養,同時又與家長的教育目標一致,使得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具有必然性和可行性,成為家校共育的必然要求。

二、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的原則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我國家庭教育創新發展,2016年11月全國婦聯聯合教育部等部門共同印發了《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 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應城鄉發展、滿足家長和兒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并部署了未來五年家庭教育的發展方向、工作目標和落實舉措。這一文件為家庭教育指導指明了方向,也為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提供了依據。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要遵循立足發展、尊重差異、平等協商的原則。

1.立足發展

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的目的是為了“不指導”,也即家庭教育指導要立足于家長教育素質的發展,經過教師與家長一段時間的互動、合作、探討,幫助家長成為自身問題的發現者、探索者和解決者,從而不再依賴教師的指導。目前家庭教育指導在開發家長自身的潛能、引領家長分析思考家庭教育問題、啟發和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更多的是面向群體的知識傳播,停留在指導者教、家長學或者簡單模仿層面,教師把家長當作“受教育者”或“被要求者”,家長處于被動狀態。社會學家潘光旦說:“真正的教育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每一個人都有一種內在的智慧,并且具有使用這種智慧應付環境、解決問題的能力?!盵5]所以,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要立足于發展,促進家長教育素質的提升,激發家長的教育潛能,讓其通過不斷自我教育,悟出教育孩子的真諦,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

2.尊重差異

家長與教師之間是平等互助的關系,尊重是彼此關系和諧的基礎,是家校共育的保障?!坝捎谖覈鐣幕亩嘣院图议L群體的社會分層特征,家長對學校教育的理解水平與支持程度,以及家庭教育的價值取向與教育能力方面,既存在群體差異,也存在個體差異。尊重差異,成為當今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面臨的基本條件?!盵6]只有正確看待這種差異,教師才能給予家長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一方面,教師不能將自己的觀念作為評價父母教育方式的唯一標準,要以開放接納的心態看待父母與自己的差異以及父母與父母之間的差異,并認識到這種差異存在的合理性,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引發自己對家庭教育更多的思考。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家長之間的差異,形成樂于分享、促進反思的氛圍,讓不同的家長分享自己的想法、做法,啟發更多的家長思考和解決教育問題。

3.平等協商

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教師是教育方面最有發言權的人,二者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各有優勢且目標一致,因此有合作的基礎,是合作者的關系。在家校共育的過程中,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要基于平等協商的原則,不能居高臨下或以權威的口吻要求家長,要把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建立在與家長充分溝通和理解的基礎之上。一方面通過交流讓家長了解國家的教育政策和學校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等,進而讓家長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中[7];另一方面,教師通過與家長深入溝通,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情況,協助家長分析家庭教育問題并共同協商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三、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的內容

家庭教育指導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直接目標是通過多元化的指導措施,促進家長思考父母的職責、孩子的權利、家庭教育的特點和規律這些最根本的問題,從而提高家長的教育素養。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在內容上主要體現為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理念、引導家長解決關鍵問題、指導家長用好教育方法等。

1.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理念

家庭教育成敗的關鍵在于父母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會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為。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就要抓住這個關鍵,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用正確的理念指導其教育行為。父母的教育理念包括如何正確看待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孩子的學習與人生的關系、家庭教育與孩子發展的關系等。教師的指導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有的父母可能沒有意識到思考以上問題對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是憑感覺在教育孩子,遇到問題就抓瞎,因此教師要對家長進行引導,讓家長先有正確的認識,從思想上明白哪些該做、該怎么做。另一方面,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不可避免地帶著自己成長的經驗,這些經驗既是財富也是限制,同時父母還會不可避免地受到當下一些不良社會觀念的影響而盲從一些做法。這些方面都需要教師指導家長進行理性的分析,針對自己孩子的個性和能力特點,有選擇性地加以利用。

2.引導家長解決關鍵問題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關注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但在不同時期,孩子面臨的主要問題不同,需要父母重點引導的方面也不同。在學齡階段,父母的關注重心轉移到孩子的學習、心理、成長等方面,其中學習成為父母關注的最主要方面,這與孩子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有關,有其合理性。但有的父母過分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為人處世、社會公德、規則意識等方面的培養和引導。從孩子一生發展角度來看,某一次考試或某一階段的學習成績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也不能決定孩子的人生,但孩子是否具備良好的品質卻會影響到他未來的發展,而這些品質往往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形成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家長抓住家庭教育的關鍵問題,更多關注孩子的品行、習慣和能力的發展,在這些方面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

3.指導家長用好教育方法

很多親子問題不是父母素質的問題,而是教育方法的問題。在教育方法的運用上,普遍公認的原則是“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有的父母在方法上仍然以說教、管教、體罰為主,沒有考慮到孩子所處的時代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不懂得針對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采取不同的方法與孩子溝通,從而導致親子關系緊張,教育效果不理想,甚至有時會適得其反。在教育方法上家長需要教師的專業指導,一方面要了解教育方法的多樣性、針對性、教育性等特點,即了解多種多樣的教育方法,當一種方法不見效時,可以考慮別的方法,但方法一定要有針對性,并且不能傷害到孩子的自尊或打擊孩子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學會反思家庭教育問題,分析和利用自身的優勢,結合孩子的特殊情況,積極尋找有效的教育方法。很多家庭教育問題,不僅僅是孩子的原因,更多是父母自身的原因,只有善于反思的父母才能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四、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的路徑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從五個方面對家庭教育工作進行了指導,為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在“充分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中提出強化學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導、豐富學校指導服務內容、發揮好家長委員會作用、共同辦好家長學校等意見。該文件為學校、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提供了思路。因此,教師要提升指導能力從而更好地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指導方面的作用。同時,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要解決突出問題,開展系列培訓。此外,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的首要任務是“授人以漁”,讓家長得到成長和發展,從而做好家庭教育并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

1.注重研訓結合,提升教師指導能力

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首先要具備家庭教育指導方面的知識,掌握實際的操作方法。在職前教育中,師范院校開設的公共教育類課程以普通教育學、心理學為主,而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課程很少或根本就沒有。所以需要在職后階段提升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能力,途徑就是大力開展校本培訓和行動研究。一方面,開展家庭教育知識的培訓。由學校制訂具體的培訓計劃,組織教師系統地學習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方式可以靈活多樣,如研討經典案例、現場觀摩、在線學習等等??梢圆扇 罢堖M來,走出去”的辦法,請家庭教育專家到學校講學,與教師談話、討論,幫助教師解決家庭教育指導問題。學校還應為教師創造到校外學習、觀摩或學術交流的機會,開闊教師視野,提高家庭教育指導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另一方面,開展行動研究。學校鼓勵并出資將家庭教育指導問題作為課題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教師既是實踐者,又是研究者和探索者,這可以提升教師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教師由教學型向專家型轉化,在學校內形成一支專家型的家庭教育指導教師隊伍。

2.開展家長培訓,提高家長教育素質

針對家長開展系列培訓是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最為有效的途徑。首先,組織專題培訓。培訓主要針對多數家庭普遍關心的家庭教育問題及突出問題,形成系列培訓主題,有計劃地定期開展專題培訓,邀請家庭教育專家或由學校專門從事家庭教育指導的教師授課,向家長介紹相關的家庭教育知識、科學方法及優秀家長的典型案例,供家長參考。培訓參與形式可以是家長自愿參加,或在必要的情況下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建議部分有需要的家長參加。其次,開設家長課程。學??筛鶕拘W生的特點,開發不同學段的校本家長課程,如“認識孩子的成長規律”“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做一個稱職的家長”等。有計劃地開設課程并向家長開放,由家長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參加學習。同時,學校要有相應的評價考核制度和激勵制度,對家長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和表彰,形成家長重視學習并自覺提升家庭教育素質的良好氛圍。

3.搭建資源平臺,拓展家校共育渠道

父母需要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但并不等于教師對家庭教育的包辦代替,家庭教育最終要由父母完成,任何人無法替代。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搭建平臺,助家長成長,“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家長素質提高了,家庭教育才有保證,家校共育才有可能。

首先,搭建活動平臺,動員家長參與。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如家庭教育知識普及活動、親子活動、主題班會等,為家長創造學習、參與、分享的機會和氛圍,動員家長參與其中,定期組織他們共同探討教育問題,展示、點評家庭教育的得失,促進家長反思,在自我教育和實踐的過程中達到教育理念的升華、教育知識的增長、教育方法的豐富,更有效地把握適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方法。其次,搭建互助平臺,鼓勵家長互助。伴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QQ群、網頁、微博、微信公眾號等交流平臺日益成為人們思想交流的主要媒介。教師應善用這些媒介,倡導和鼓勵有相似教育問題或相似家庭情況的家長組隊,在教師指導下展開家長之間的互幫互助,交流經驗體會,自行解決家庭教育中的問題。最后,搭建信息平臺,促進家校共通。教師利用網絡平臺,建立以家校共育為目的的網站,設置不同的板塊,如學生在校情況展示板塊、家庭教育理論學習板塊、班級優秀家長案例板塊、親子活動板塊等,及時將相關信息發布到平臺,方便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動態,并為有學習意愿的家長提供學習資源。

綜上,家校共育的關鍵在于學校、在于教師,讓教師成為家庭教育的指導者,既是家校共育的突破口,也是國家重視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必然要求,相關問題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杜殿坤,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539-540.

[2]孫云曉.家庭教育指導須實現五個轉變[N].中國教育報, 2016-04-14(9).

[3]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現狀調查報告[EB/OL].(2013-09-18)[2018-11-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915/c1001-22926323.html.

[4]侯小輝,孫彩霞.家庭教育指導的需求分析—以山西省太原市中小學學生家長為例[J].現代教育科學,2011(5):126-128.

[5]潘乃谷,潘乃和.潘光旦教育文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

[6]晏紅.學校指導家庭教育是權利不是權力[N].中國教育報, 2017-03-09(9).

[7]宗秋榮.“中國家庭教育發展論壇”綜述[J].教育研究, 2004(8):92-94.

責任編輯︱李 敏

讀者熱線:010-62027830

投稿郵箱:zgdy_xueshu@163.com

猜你喜歡
共育家校家長
談如何有效的開展幼兒園家校共育工作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為黨慶生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家校攜手,共促發展
互動+溝通——基于信息技術的家校溝通新模式
家長錯了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家長請吃藥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