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鄉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2018-03-03 01:52崔榮方
科學與財富 2018年1期
關鍵詞:美麗鄉村宜居鄉村振興

崔榮方

摘要: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建設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基礎,共繪美麗藍圖。本文在概括近年來各地美麗鄉村建設基本模式的基礎之上,對鹽城市東臺市五烈鎮甘港村叫響生態休閑品牌,打造美麗宜居鄉村具體做法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幾點思考、啟示。建設美麗鄉村,歸根結底就是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堅持以人為本、保護生態、科學規劃、內外兼修、因地制宜地將鄉村建設成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人人向往之地,讓更多的老百姓享有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關鍵詞:美麗鄉村;鄉村振興;農村;宜居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懊利悺笔状巫鳛樯鐣髁x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寫入黨代會報告。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建設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基礎,共繪美麗藍圖。美麗鄉村建設是當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深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載體。美麗鄉村更是小康社會在農村的凝練概括和具象化表達,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

一、美麗鄉村建設基本模式

2013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努力建設美麗鄉村”的戰略布局。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通過頂層設計、示范引領和宣傳推介,美麗鄉村建設在全國總體上形成政府重視、群眾響應、社會支持的良好局面。美麗鄉村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生態環境治理成效顯著、農業轉型升級明顯加快、鄉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充實。近年來,各地在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探索出了產業發展型、生態保護型、文化傳承型、休閑旅游型等基本模式。

(一)產業發展型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根本。美麗鄉村應該是生活富裕的鄉村,貧窮落后的山清水秀稱不上美麗鄉村。因此,美麗鄉村必定要有強有力的產業支撐。產業發展型是指,鄉村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發展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競爭力的的特色產業,以項目帶動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發展模式。鄉村要美起來,農民更要富起來,要加快推進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培育農村新興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提升延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

(二)生態保護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杯h境好、生態美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生態保護型建設模式突出“生態環?!边@一目標,加強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并注重提升資源利用效率。處理好農村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發展之路,堅決不要“帶血的GDP”。生態保護型模式,重點是對鄉村環境質量進行提檔升級,對生產生活垃圾進行有效治理,確保村莊空氣環境、聲環境、水源環境等優質良好,營造美麗宜居的人居環境。

(三)文化傳承型

文化是美麗鄉村建設的軟實力。歷史保存下來的古村,其美不但體現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上,更是體現在歷史文化的傳承上。古村鎮、古村落是先人留下的寶貴財富,如何保護和傳承優秀村落文化、民風習俗,守住鄉村建設的魂是古村落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關鍵所在。早期,一些地方在新農村建設中,缺乏對古村落的保護意識,為了建成現代化的聯排式住宅,拆除了一座座傳統住宅。近年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人們對古村落的保護意識逐漸增強,在保護村莊原始肌理的基礎上對有修繕可能性的老房子不斷加大修繕力度,并注重村落特有的鄉土文化和民風民俗的傳承,積極探索文化傳承型美麗鄉村建設模式。這不僅喚起農民對鄉土文化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更是激發了廣大農民美麗鄉村建設的熱情。

(四)休閑旅游型

近年來,鄉村旅游越來越受城市人的青睞,放慢腳步,體驗悠閑生活。在旅游資源豐富的地方,完善住宿、餐飲、休閑娛樂設施,發展鄉村旅游。休閑旅游型發展模式在做精做強鄉村旅游的同時,更是實現了農民收入增收,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了。

二、甘港叫響生態休閑品牌 打造美麗宜居鄉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如何開展有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才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東臺市五烈鎮甘港村地處蘇北里下河水鄉,境內河網密布,溝河縱橫,水鄉風情濃郁。近年來,甘港村依托水鄉特色,做優生態環境,建成國家3A級甘港旅游景區,先后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村、江蘇省最具魅力休閑鄉村、江蘇省最美鄉村、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全國生態文化村、江蘇省首批五星級鄉村旅游區等稱號,受到了長三角地區游客的高度關注和廣泛認可。2017年初,甘港村獲得住建部第四批“美麗宜居村莊示范”。甘港村究竟是如何建設美麗鄉村的?

(一)鄉村旅游助推產業發展

走進甘港,一排排優雅別致的農家別墅,一條條寬廣整潔的瀝青道路、一幅幅寓意深刻的墻體畫、一個個引領文明風尚的“道德榜”……構成了一幅生態宜居的美麗畫卷。近年來,甘港村抓住美麗鄉村建設的有力契機,打造水鄉生態旅游特色,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建成“村史館、百坊園、百果園、百草園”一館三園的集歷史文化、民情風俗、農業觀光、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鄉村旅游區。中國東臺村史館——鹽城首家黨史教育基地,藏有實物2350件、文獻資料4450件,是全國首家全方位反映農村變遷的史料展館。一張張歷史圖片,一件件珍貴實物詳細記錄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村改革發展的光輝歷程。甘港村依托紅色旅游,旨在通過參觀中國東臺村使館激發廣大干群愛黨愛國愛家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熱情。百坊園內設戲坊、茶桑坊、豆腐坊、手工坊、酒坊、老街坊等作坊。百果園、百草園匯聚各種果樹、花卉、開心農場和農耕文化體驗區。百坊園、百果園、百草園讓游客身心充分融入鄉村,體驗農耕農活。景區周邊還建設了花坊、民宿、農家餐飲等配套景點和服務設施。鄉村旅游助推產業發展,甘港村大力發展工業主體經濟,全村大小企業100多家,紡織、麥芽、機械等企業形成一定規模,同時發展高效農業、觀光農業,讓休閑觀光農業作為一種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新型復合產業。鄉村旅游美化了農村環境,增加了農民收入,如今農民人均純收入3萬元,村集體積累700萬元。

(二)打造生態宜居環境

東臺市五烈鎮邀請相關專家考察,委托鹽城師范學院商學院編制全鎮三產旅游業發展規劃,突出高效設施農業、觀光休閑農業和生態旅游項目建設,打造水鄉生態旅游特色。甘港村則重點建成“一園三區一中心”(碧城商貿園、生態居住區、農業示范區、鄉村旅游區、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五大功能區域。碧城商貿園以鋼材市場、汽車城為支撐,打造省級服務業集聚區。生態居住區以水鄉風情為特色,借助村域優越的自然條件,建設新型居住區。農業示范區以有機農產品種植為主體,建設高效休閑觀光農業的試驗示范區。鄉村旅游區以村史館、百坊園、百果園、百草園為核心。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以方便村民生產生活為功能定位,建設服務大廳、便民超市、衛生服務站、幼兒園等公共服務設施。

開展農村環境整治,重點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亂堆亂放、工業污染源、農業廢棄物、河道溝塘,著力提升公共設施配套、綠化美化、飲用水安全保障、道路通達、建筑風貌特色化、村莊環境管理水平,進一步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打造生態自然家園。

(三)鄉風文明引領新風尚

甘港村建設美麗鄉村注重內外兼修,著重塑造甘港內在美。甘港村村書記劉懷仁這樣說到,“不僅要外在美,更要讓老百姓心靈美,讓甘港人自強不息、敢于擔當、努力奮斗的精神品質融于最美鄉村”。為此,甘港村著力打造二十四孝長廊、忠義亭、家庭美德展示墻,廣泛開展農民道德評議、“創十星、評三戶”等活動,引導農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村規民約為藍本,譜寫《甘港道德歌》,引導村民唱道德歌,做文明甘港人;大力宣傳東臺市道德模范楊紅余,全國優秀鄉村醫生楊怡林等身邊好人,評樹“好媳婦、好夫妻、好鄰居”、“文明信用戶”,樹立新典型,倡導新風尚。

新時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甘港正闊步前進,村莊呈現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生態宜居的美麗新畫卷盡情舒展。

三、美麗鄉村建設啟示

(一)以人為本,尊重民意

鄉村的核心是人,鄉村振興的目的也是為了人。農民是美麗鄉村的建設者、受益者和管理者,要充分尊重農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把群眾認同、群眾自愿、群眾滿意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根本標準,堅決不搞強制命令。美麗鄉村的建設不是形象工程,不是給外人看的,而是要為農民群眾謀福利得實惠,最終提高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讓農民真正享受美麗鄉村建設成果。

為充分體現農民的主體地位,應積極探索建立農民民主參與機制,讓農民群眾參與到從規劃、建設到鄉村管理各個環節,真正擁有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突出共建共享,共建美麗鄉村,共享幸福生活。盡量避免政府主導有余、農民參與不足的現象,堅決摒棄“等靠要”思想,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發揮群眾主體地位,讓農民群眾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當主任、唱主角。

(二)保護生態,順應自然

美麗鄉村首先表現在生態美、環境美。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慎砍樹、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和鄉村環境,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目前,有的地方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實踐中,不同程度存在過度用地、大拆大建等問題。不少的保留鄉村也正被拆舊建新,建成現代化的新城鎮,建成兵營式的排排房,建成歐式的小別墅、磁磚房、水泥盒子,幾百上千年留下來的“天人合一”的村落格局,老街巷、老宅院,古樹、古井陸續被破壞了。此種鄉村建設并不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只有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的和諧發展、持續發展,才能真正建成美麗鄉村,美麗中國的目標才能實現。

以生態文明理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首先要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樹立生態環保理念;其次要加大農村環境保護力度,營造美麗宜居環境;再者大力倡導綠色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多方共贏。只有生態環境好了,才能確村莊走上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保之路,也才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三)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美麗鄉村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要統籌做好土地保護利用、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環境整治、危房舊房改造、鄉風文明建設等各項工作。一些地方在美麗鄉村建設試點中,把大把精力投入在硬件基礎設施建設上,忽略了美麗鄉村建設的總體規劃和長期計劃的科學制定。有的規劃甚至朝令夕改,究其原因,還是規劃定制過程缺乏科學性與民主性,規劃缺乏指導性和可行性。

建設美麗鄉村規劃先行,做到“無規劃不建設、無設計不施工”。按照“專家設計論證、公開征詢意見、群眾參與討論”的辦法完成村莊規劃設計,確保規劃設計科學合理,達到群眾滿意。同時,要注重規劃的可操作性,將規劃分解細化為定量指標,轉化成年度計劃,按照序時進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確保美麗鄉村建設的質量和效益。

(四)內外兼修,軟硬兼施。

美麗鄉村建設不但要“面子” “外衣”美麗,更要注重“里子”“內在”的提升。建設美麗鄉村不能物質層面富足了,精神文明建設卻是貧瘠的。美麗鄉村建設不但要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物質方面的支撐,更要有鄉風文明、文化底蘊等內涵式發展,內外兼修,軟硬兼施,讓鄉村發展真正充滿活力。

尤其要做好“苦修內功”這門課,注重保護歷史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傳承民風民俗,完善村規民約,教育引導村民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培育文明鄉風,提升鄉村“軟實力”建設。通過搭建農家書屋、道德講堂、鄉村大舞臺、農民技能培訓等等平臺和載體,大力繁榮發展農村文化,讓村民享受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著力提升村民文明素養和鄉村文明程度,使鄉村建設成為富有文化底蘊和人文氣息的美麗鄉村。

(五)因地制宜,去同質化

美麗鄉村建設除了做好標準化、均等化的基本性公共服務以外,還要因地制宜在鄉村特色上做文章,彰顯鄉村個性,而不是簡單地、機械地進行復制、改造鄉村。鄉村和城市要各美其美,鄉村最美的、最富有吸引力的就是其田園意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既不能照搬照抄城市建設模式,也不能簡單地用一個模版克隆、復制。

一是要從鄉村實際出發,不搞一個模式。各個地方在自然環境、區位條件、人口規模、資源稟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決定了建設模式和著力點不可能一模一樣。各地要立足本地實際,遵循發展規律,深入調查研究,創新發展模式,走出一條適合鄉村實際的發展之路,讓鄉村成為城市向往之地。

二是要突出個性特色,不搞千村一面。各村莊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統籌考慮山、水、田、林、路等生產生活要素,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汁原味的鄉土文化基礎上,深入挖掘自身優勢資源,努力建設彰顯青山秀水、體現田園風貌、傳承鄉風文明的美麗宜居鄉村,走出一條彰顯地方特色的發展之路,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韻”。以甘港村為例,既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又有鄉土風貌,還有紅色旅游資源,沒有照搬其他地方的模式,而是突出“留住鄉愁”這個特色,在尊重和保護現有農村的地形村貌、田園風光、農業業態和生態本底的前提下,盡量“不砍樹、不填塘、不占田、不拆房”,統籌謀劃“一園三區一中心”五大功能區域建設。以鄉愁助推鄉村旅游,連片打造鄉村旅游品牌和精品線路,幫助農民因地制宜開發生產特色旅游文化產品,讓生態文化和紅色文化在育民、樂民、富民方面發揮作用,使“留住鄉愁”成為甘港一張“亮麗名片”

黨的十九大指出,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發展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點燃了廣大農民建設美麗鄉村的新希望、新熱情。相信有城鄉居民對鄉村美好生活的向往,有鄉村振興戰略的強力推動,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一定會早日實現,鄉村的明天一定會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人人向往之地。

猜你喜歡
美麗鄉村宜居鄉村振興
相約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匱”
宜居的海底城市
宜居大化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美麗鄉村要靠富民產業支撐
美麗鄉村建設中“三農”媒體的使命與擔當
宜居星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