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鎮化建設中鄉土文化的保護研究

2018-03-04 07:18王麗
藝術評鑒 2018年24期
關鍵詞:鄉土戲曲文化遺產

王麗

摘要:中國的鄉土文化源遠流長,而廣大農村則是滋生培育鄉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鄉土文化是中華民族得以繁衍發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結晶,是區別于任何其它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進取心的真正動因。在城鎮化進程中有效保護、弘揚傳承鄉土文化,就是守住我們的精神家園???h地方戲曲大平調是具有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的河南西路大平調的代表,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h鄉土文化的代表。在城鎮化建設的大潮中,如何有效地保護??h大平調,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體現,也是協調好??h城鎮化建設與鄉土文化之間關系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鄉土文化? ?地方戲曲? ???h大平調

中圖分類號:J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24-0183-03

中國的鄉土文化源遠流長,而廣大農村則是滋生培育鄉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鄉土文化是中華民族得以繁衍發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結晶,是區別于任何其它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進取心的真正動因。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大部分地區傳統的鄉土文化資源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與重視,很大一部分鄉土文化遺存,包括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被摧毀、被遺忘的境地,鄉土文化出現了退化和斷層的嚴重危機。城鎮化進程中對待鄉土文化的態度上,不能簡單地把城市文化當成先進,把鄉土文化當成落后,讓農村來的新市民全盤接受城市流行文化,或者僅僅讓鄉土以另類的姿態成為城市的點綴和陪襯。如何對其進行有效保護面臨著嚴峻的困境,挖掘和開發鄉土文化的價值與內涵,弘揚鄉村民俗文化已經成為我國城鎮化建設中的重要任務。

中國的戲曲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以專業化的唱腔,臉譜化的角色,故事化的情節,影視化的表演,輔以獨具中國特色的民俗配樂,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地的方言不同,由此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方戲。地方戲曲作為優秀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流行于一定地區,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是鄉村文化的重要載體。濃郁的鄉土氣息是地方戲與生俱來的特征,不同區域的地方戲,反映的是不同地區的鄉土味,體現的是當地的鄉土文化與生活風貌?,F今,“在城市化的大規模推進中,鄉村社會逐漸喪失了文化培育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喪失了自己的話語表達和文化自信”(趙霞《傳統鄉村文化秩序危機與價值重建》),最能體現鄉村文化和農民價值觀的地方戲,也隨之漸受冷落。重視地方戲曲的保護和傳承,是城鎮化建設中文化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

浚(xun)縣,1994年國務院命名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個縣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大平調是流行于豫北、豫東、冀南、魯西南等地的一個古老戲曲劇種,有東路平、西路平、河東平三個支派。大平調用來伴奏的梆子長約50厘米,重約5斤,稱為“大油梆”,大平調又俗稱“大棒戲”“大梆戲”,分為三個流派,東路平調、西路平調和河東平調???h是大平調的主要發源地,??h大平調是西路大平調的杰出代表,是??h影響最大、人民群眾最為喜愛的傳統戲曲劇種。2011年5月23日??h大平調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它表演粗獷豪放,音樂唱腔獨樹一幟,一般都用真嗓,唯慢板、拐頭釘等板式的起板時,尾聲使用極高的假嗓(也叫嘔腔)。鑼鼓、曲牌、板式名目繁多,素有“鑼鼓曲牌四百支、自家伴奏自家吟、唱腔板式八十種、百轉回腸古到今”之說。作為一種優秀的傳統地方戲曲劇種,??h大平調根植于??h這片土地,根植于人民群眾,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它曾經是??h影響最大、人民群眾最為喜愛的傳統劇種,是??h鄉土文化的代表。

在??h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雖然國家在政策及資金上給予了??h大平調保護與支持,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確立非遺傳承人,撥付專項資金。但是近幾年??h大平調的生存現狀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沒有固定的演出場地、觀眾流失、劇目老化、技藝失傳、演員缺少、服裝道具破舊、演出少等問題。在國家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中,??h古城保護與旅游資源開發如火如荼,大伾山、浮丘山、古運河、古城墻、歷史文化街區、黎陽倉以及優秀民間藝術如民間社火、泥塑都得到了大力開發及宣傳,但是對地方戲曲??h大平調的宣傳卻很少,作者在《??h古城保護與旅游資源開發》和《??h古城保護與旅游發展項目推介詞》中沒有看到關于??h大平調的詳細介紹,在古城游歷中也沒有關于??h大平調的推介。

積極探索??h大平調的有效保護措施,讓這一優秀傳統文化得以永久保存與傳承,是??h城鎮化建設中關于文化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本文結合作者對??h大平調現狀的實地調查,擬提出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對其進行整理、保護、傳承:

設立縣級文化館,積極收集和整理大量??h大平調遺存,舉辦系列展覽和宣傳活動,包括瀕臨失傳劇目、演出場地(古戲臺)的保護、維修。古戲臺作為傳統戲曲的演出場所,記錄著我國傳統戲曲演出的文化信息,是我國戲曲形成的見證,促進了戲曲的發展和繁榮,是非常寶貴的"固態的戲劇文化???h浮丘山廣場南端的戲樓,建于清光緒年間,它曾經是大平調演出的重要場所,如今年久失修,孤零零與山門遙遙相對,不復有鑼鼓喧天的熱鬧場面。對古戲臺進行合理保護、管理及維修,重新利用,是發揚傳承大平調的一個重要部分。

通過民俗文化節慶活動傳承鄉土文化???h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應以傳統的民俗節日為載體,傳承和發揚優秀的民間藝術,保護鄉土文化。如依托??h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正月廟會,建立文化廣場,開展民俗文化節活動,組織專場大平調演出,開展大平調宣傳活動???h古廟會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集體活動,時間貫穿于每年的整個農歷正月,素有“華北第一大古廟會”之稱,始于后趙,至今已有1600年歷史。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又因規模大,會期長,被國家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每年的正月,??h都會匯集大量國內外游客,成為周圍地區宗教文化、娛樂活動的中心???h大平調可以依托古廟會為載體,重新啟用舊戲臺,進行經典劇目的展演,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宣傳范圍。

在中小學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開展戲曲進課堂活動。與當地中、小學合作,組織大平調非遺傳承人進課堂講授傳統戲曲知識,賞析經典唱段,進行傳統文化知識普及。

對鄉土文化進行數字化保護。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數字化技術正日益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使用數字影像技術來保護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成為全球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手段,數字技術具有永久性保存的優點。利用數字影像技術、多媒體與寬帶網絡,建立大平調專業網站,建立具有檢索功能的信息數據庫,對大平調文字知識及視頻資料進行匯總,供人們查閱、認識、了解,實現資源互享。擴大大平調的宣傳空間,促進大平調的保護與廣泛傳播。

鄉土文化是人民群眾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不可替代的無價之寶。保護鄉土文化就是守住我們的精神家園,也是提升民族自信心的來源,更是愛國主義的實際表現。城鎮化也不僅是一個歷史概念,也是一個發展中的概念。黨的十八大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2014年3月份,《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正式發布。我們的城鎮化是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大力弘揚鄉土文化,就是要讓廣大農民群眾在城鎮化進程中精神世界富足,有強烈的歸屬感及幸福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城鎮化要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

參考文獻:

[1]朱中月,李壯麗.??h大平調[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2]溫素威.農村文化,怎樣耕耘[N].人民日報,2011-04-06:(001).

[3]仁宗.農村文化,如何根植沃土[J].信息導刊,2005,(38).

[4]遲曉蕾.鄉土文化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的價值研究[J].農業經濟,2017,(10):56-58.

[5]榮豫川.論??h西路大平調的生存困境與保護策略[J].天中學刊,2014,29(05):57-60.

[6]王亞兵.??h大平調 不應沒落的藝術瑰寶[J].中國戲劇,2012,(08):74-75.

[7]朱明慧.河南大平調研究[D].武漢:武漢音樂學院,2009年.

[8]王慧敏.鄉土文化,哪兒去了?[N].人民日報,2000-07-31:(009).

[9]高小康.內卷化:鄉土文化復興之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08-10:(011).

[10]于俊魁,張海洋.淺析大平調的表演藝術特色[J].戲劇之家,2015,(12):36.

[11]直愛嫵.大平調劇種的形成探源[J].戲劇之家,2016,(23):36.

[12]楊芳.新鄉市延津縣大平調歷史沿革與傳承發展[J].戲劇之家,2016,(06):15-16.

猜你喜歡
鄉土戲曲文化遺產
中外大學生體驗非遺戲曲文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遺產日
戲曲從哪里來
Task 3
傳統戲曲
Tough Nut to Crack
善用鄉土歷史資源 提高史料實證素養
鄉土分外妖嬈
河南省將戲曲納入大中小學課程
文化遺產與我們的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