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項目驅動、能力本位”的遞進式教學模式在“化學分析雙語課程”中的實踐研究

2018-03-04 21:52孫會寧石建屏
新校園·上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化學分析能力本位項目驅動

孫會寧 石建屏

摘 要:本文介紹了“化學分析雙語課程”的開設緣由,論述了雙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項目教學法在中英文雙語課程中的應用,建立“項目驅動,能力本位”的遞進式教學模式,注重過程學習及能力培養,探索新模式下項目教學對能力提升的實施及效果。

關鍵詞:項目驅動;能力本位;化學分析;雙語課程

一、“化學分析雙語課程”的課程定位與存在問題

“化學分析雙語課程”是各類化工與分析專業所開設的四大基礎課程之一“化學分析”所對應的英語教程。該課程主要介紹“化學分析雙語課程”的基本詞匯、語法、文獻和工廠化驗室常用專業術語。培養學生以下能力:能認識該課程詞匯;能閱讀專業文獻;能翻譯該專業英語文獻;能撰寫相關的英語文章;能在外企或對應工作崗位中進行簡單的專業口語交流,能達到“化學分析”高級工的水平。

從近年來學生的具體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對雙語課程學習缺乏興趣,一是學生學習情緒低落,二是上課效果較差。根據目前存在問題探索新教法提高雙語教學效果尤為重要,本文主要從“項目驅動、能力本位”出發,探索遞進式教學模式改善教學方法,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二、“項目驅動、能力本位”在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探索

“項目驅動、能力本位”是以項目教學法為主,以能力培養為根本目標,是目前高職教育中倍受關注的教學方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完成實施項目工作的教學活動?!绊椖框寗?、能力本位”教學中的項目的設置、情境的設計以及任務的有效實施是教學的關鍵,直接關系著教學的成敗及效果。教學中所選項目及設計的教學情境均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及系統性。此教學法實現了三個轉變:一是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打破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獨攬課堂唱獨角戲的模式;二是由以教材為中心轉變為以實際應用工程項目為中心,讓學生直接參與和企業工作崗位任務對接的項目任務,實現無縫連接;三是由以學生課堂接受為中心轉變為以實際工作為中心,讓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參與每一項有意義有價值的活動,讓學生動起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不再是教學中的主導者而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指導者和監督者。學生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帶項目任務去學習,將學習過程轉變為人人都參與、相互合作的一個實踐過程,注重的不是結果而是在整個過程中對學生查閱資料、主動學習、制訂方案、動手操作及合作等多種能力的培養。

1. “化學分析雙語課程”項目教學的設計?!盎瘜W分析雙語課程”基于“項目驅動、能力本位”的遞進式模式進行教學,共設計八個項目和一個課程引導。課程引導采取引領式教學,使學生了解本課程的歷史沿革及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及學習方法。所設置的八個項目(化學定量分析、常用化學儀器、酸堿滴定、酸堿指示劑、沉淀滴定、氧化還原滴定、重量分析、配位滴定)參照“化學分析”中的教學章節選定常見的八個分析項目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循序漸進地進行雙語教學。每個項目載體中培養的重點不同,通過不同的載體來學習各個領域的常用詞匯、句型以及科技英語應用技能。

2. “化學分析雙語課程”項目教學的實施?!盎瘜W分析雙語課程”在教學中除了課程引導采用理論講授方式外,其他模塊學習均采用項目教學法完成,主要環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下達項目任務。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目的,然后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在工作中學習理論知識。打破傳統的教師直接上講臺講述理論知識、以教師為主的傳統模式,改為以學生為主的新型教學模式,讓學生具有更多的主動性。

(2)指導學習。主要讓學生帶著任務查閱資料尋求所需信息和知識點,教師變換角色為指導學生學習,答疑解惑,指導方向,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主動地去獲取需要的信息。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本項目的難點重點進行講解,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評,打破傳統的教師一節課講到底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3)項目實施。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教師將項目實施報告發給學生,學生帶著任務書來完成項目實施報告。項目實施報告主要包括項目名稱、項目任務、子項目考核成績、專業英語詞匯的英漢互譯、常用儀器口語、重點文獻翻譯等項目,每個項目單都有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在項目實施中,將全班學生按照實際狀況合理分成小組,以小組為單元,讓學生在組長的組織下相互學習英語詞匯,并相互監督,互相翻譯。并在規定的時間內讓每個人把自己的翻譯結果公示給小組其他人,這樣學生就有事情可做,而且有一個比趕超的過程。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對專業英語不感興趣、課堂氣氛沉悶的狀況,提高學生的實施空間和主動性。同時,教師每節課根據該章節所設置項目,將化學分析相關的儀器、設備圖片根據實操性展現給學生或把圖片發給學生,讓學生能對照實物和圖形說出其專業術語。在所設置的每一個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具體的操作中教師可根據具體的教學環境和場所采用講授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現場分組實施法等多種方法靈活引導學生完成項目及理論知識的學習及應用。此外,采用獎勵法來改善課堂的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自己準備的小禮品分發給在該項目學習中表現突出的學生,效果頗好。

(4)項目考核。在每個項目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小組組長對每個項目進行考評,每個項目的成績將納入該課程最終課程的學習成績,具體見“化學分析雙語課程”的考核方式及效果。

三、“化學分析雙語課程”的考核方式及效果

該課程的考核是基于“項目驅動、能力本位”的教學模式,以過程考核為主,按百分制評定學生學習成績,項目考核80分,由小組負責人和教師共同考評(每個項目10分,其中過程學習4分,報告撰寫3分,答辯考核3分),理論知識考核20分,由教師負責考評。共計100分。在項目考核中,各項目負責人和教師公平、公正、公開地評定本組成員,給出子項目成績,各項目總成績和期末理論考核成績之和即為學員本課程學業成績。

自從本院在工業分析與應用化工專業使用項目教學法進行化學分析雙語教學以來,學生學習的激情和動力以及課堂效果有明顯好轉,多次受到學院督導組專家和相關專業教師的好評。雖然目前國內眾多院校的雙語課程教學仍在探索和改革中,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但只要堅持根據具體的課程及教學內容,結合自身學生的基礎和學習特點進行不斷的完善,使“項目驅動、能力本位”的項目教學法靈活應用到教學中,使項目設置更合理、實際教學場所更貼近企業工作坊,使學生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相信項目教學在“化學分析雙語課程”中的應用前景一定非常樂觀??傊?,“化學分析雙語課程”的教學改革一直在路上,仍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使其朝著更實用、更系統、更可行的方向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孫會寧.化學分析與檢驗專業英語課程標準[D].綿陽:綿陽職業技術學院,2011.

[2]王言.項目教學法[J].職業技術教育,2003(7):10.

作者簡介:孫會寧(1978— ),女,陜西寶雞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職業教育及新材料研發。

猜你喜歡
化學分析能力本位項目驅動
高職會計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模式的探究
依托工作室的軟件工程實踐教學研究
基于物聯網項目驅動的嵌入式系統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基于“紅色之旅”項目驅動的《調酒與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機制探討
能力本位的《影視藝人經紀》課程改革芻議
試論基于項目驅動的機械制圖教學改革
有色金屬中稀土元素的化學分析及應用
有色金屬中稀土元素的化學分析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